
摘 要: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持續增強,音樂欣賞能力也在不斷地得到提高,交響樂因此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為提升交響樂團的表演質量,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員視奏技能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文章旨在探討小提琴視奏的要求和為提高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所需采取的策略,以期為提升交響樂團的演奏水平提供一些有參考性的價值。
關鍵詞: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視奏意識
中圖分類號:J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5-00-03
一、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培養意義
(一)協調演奏音樂作品
在交響樂團中,培養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能夠促使樂團中各類演奏樂器的演奏效果協調平衡,營造統一協調的聽覺效果。同時,演奏員視奏能力的提升,能夠確保小提琴的演奏節奏與交響樂團的整體演奏節奏、演奏風格相契合,最終讓音樂作品的演奏基調與演奏模式能夠協調一致。
(二)提升小提琴演奏效率
交響樂團在正式演奏前同樣需要排練,強化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的培養,能夠將演奏節奏韻律、演奏音高和音樂表情等要素充分掌握,從而提高排練效果,使演奏質量與效率全面提高;同時,演奏員的視奏能力提高后,在正式演出時,如果需要即興發揮演奏小提琴,或演奏需要變動調整,演奏員能夠迅速適應,能大幅度提高演奏效率,也能提升演奏效果。
(三)豐富交響樂情感表達
交響樂團中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促使演奏員對音樂作品的主旨內涵與情感層次變化深入理解,運用指法與弓法等技巧,將作品的情感變化與音樂色彩充分傳達,增強演奏音樂的渲染力與表現力[1]。同時,演奏員能夠敏銳感知自身聲部與樂團其他聲部之間的音色平衡性,并對其靈活調整,以完整表達音樂作品的豐富情感。
二、交響樂團小提琴視奏要求
(一)小提琴視奏的聲部要求
交響樂團中小提琴聲部占據的比例較多,如小提琴聲部在管弦樂隊中的人數通常占據1/4左右,在視奏要求方面,交響樂團演奏過程中,小提琴的各聲部之間需要整齊一致,各聲部成員需要在日常的視奏訓練中,加強內心節奏感的培養,保障呈現協調的交響樂演奏;同時,小提琴聲部的視奏要求成員通過調號對調性特征充分了解,確保小提琴聲音響起前,迅速領會調性信息。例如,對于休止符,聲部成員應明確其傳達的未經表示的心情,并且部分樂曲中,休止符與各音符密切關聯,視奏時應根據調性保障單位拍演奏,并且可以將正拍點標記處理。此外,演奏員的視奏還具備高度的嚴謹性與敏捷性,具體體現在需要與聲部首席保持一致,并且嚴格按照樂團的動作、指揮手勢、氣口等統一演奏。在敏捷性方面,需要保障敏感捕捉指揮的具體要求,并對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情況做出敏捷反應。
(二)小提琴視奏的樂譜要求
交響樂團中,小提琴通常需要依靠具體的樂譜來視奏,因此演奏員需要對樂譜方面的視奏要求充分掌握。首先,音樂作品的各類基礎信息,通常在樂譜的譜面上顯現,視奏時應清晰了解譜面的節拍、調號、所需演奏的力度和表情記號等情況,確保實現精準掌握樂曲中的相關音樂元素。其次,小提琴樂譜的視奏要求,應充分考慮音樂作品的實際風格特點。例如,對于現代類交響樂作品風格存在的轉調頻繁的情況,小提琴視奏時,應對樂譜中所描述的樂曲各部分音高、調性等情況充分了解。再次,小提琴樂譜的視奏與演奏節奏密切相關,視奏者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節奏感知意識與能力,要以高標準對視奏能力嚴格要求,將音樂節奏的轉換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2]。最后,交響樂隊小提琴演奏員除了根據樂譜對音樂作品的整體風格全面把握,還需要對音樂作品的具體思想內涵、創作背景、所處時期社會背景等全面了解,從而實現精準把握作品所需表達的情感。對音樂形象有更好的理解,可以與音樂情感產生共鳴,進而優化整體的交響樂演奏效果。
(三)小提琴視奏的速度要求
為保障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小提琴視奏要求中,還需要對實際的小提琴演奏速度做出明確規定。首先,視奏時演奏員需要對音樂作品的和聲、樂曲旋律等方面充分了解,之后按照其中的具體規律,選擇合適的節奏,注重音樂節奏的結構性記號,在視奏中辨別小提琴樂譜的同時,運用雙手迅速演奏。其次,小提琴視奏時,應考慮演奏音準與演奏的連貫性情況。在演奏過程中,演奏員可以根據交響樂團的實際情況,將演奏速度適當放慢處理,能夠有效降低演奏的難度,保障小提琴的演奏音準。在演奏的連貫性方面,小提琴視奏前演奏員應強化技巧練習,防止演奏過程中出現技術障礙,對演奏節奏造成不良影響,提高音樂作品演奏的連貫性。在演奏韻律較為復雜的音樂作品時,小提琴視奏期間可以適當放慢速度,保障樂曲的流暢與完整演奏。最后,小提琴視奏中調整演奏速度時,演奏員還需要注意充分按照正確的讀譜方法迅速讀譜,確保音樂作品的演奏更加連貫流暢。
三、交響樂團中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培養策略
(一)掌握小提琴視奏理論知識
在交響樂演出前,可通過強化訓練小提琴視奏基礎理論知識,使交響樂團中演奏員的視奏能力得到提升。
首先,應強化培養小提琴樂譜中音符方面的理論知識,培養演奏員的視奏能力,要求其對樂譜中的各類常見音符,與各符號對應的樂曲調性充分了解掌握,主要包括休止符號等。并且,還需要對常見的速度標記、調號、不同的反復記號等清晰了解,保障小提琴視奏時,演奏員能夠根據交響樂隊的實際情況,將上述音樂符號精準演奏。同時,部分小提琴樂譜中還包含眾多的表情符號,演奏員同樣需要將五線譜上的各種表情符號熟記,以此實現準確把握演奏效果。
其次,小提琴演奏員需要對具體節奏類型方面符號視奏理論知識充分了解,主要包括基礎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在實際演奏過程中,能夠自由排列組合形成豐富多樣的節奏模式,使小提琴的演奏情感更加多元化。例如,在基本的演奏節奏中,演奏員在視奏時,應對二分音符占據兩拍時間、八分音符占據半拍時間、四分音符占據一拍、十六分音符為四分之一拍等理論知識了解掌握。最終通過熟練節奏類型與音符知識,在視奏時產生穩定的節奏感,為后續小提琴的各類復雜節奏順利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此外,除了基本節奏與復雜節奏,交響樂團中小提琴演奏時,還會存在一定的概率產生部分特殊的節奏,包括三連音、附點節奏、切分音等。存在不符合常規強弱規律的特點,演奏員同樣需要積極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在視奏時為交響樂曲增添了層次變化感與動感。
最后,小提琴演奏員還可以通過學習曲式結構方面的理論知識來提高視奏能力,能夠對音樂作品的主旨框架、音符內在聯系等全面把控,從而更加高效地實現樂曲的演奏風格和情感精準傳達。例如,在《梁祝》作品中,曲式結構通常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等多個部分組成,其中小提琴主要負責呈示部,引出作品的主題。
(二)強化小提琴視奏實踐技巧訓練
除了基礎理論知識,交響樂團中小提琴演奏員的視奏能力培養,還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其小提琴視奏實踐能力方面的優化培養。
第一,對于學習階段的小提琴演奏員,可以強化其視唱練耳方面技巧的訓練培養[3]。在訓練過程中,學習者應將觀察小提琴樂譜、練唱樂譜,與鍛煉自身的聽覺反應能力同步進行。其中,練唱樂譜環節至關重要,演奏員通過反復的視唱樂譜訓練,能夠進一步提高音準的矯正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等。最終將樂譜的視唱部分與練耳訓練相結合,演奏員能夠充分形成聽辨與撰寫音符等方面的視奏能力,最后在交響樂隊演出中,對音樂作品的演奏情況是否存在異常問題進行精準化的修正與判斷,實現充分掌握視奏中的音樂讀譜能力,輔助小提琴的視奏與演奏順利推進。
第二,可通過開展專項練習對交響樂團中演奏員的視奏實踐能力強化培養。例如,可以開展節拍與節奏方面的實踐訓練,演奏員能夠對小提琴弦的換弦練習、連頓拉弓、不同指法的音階變奏練習等視奏技巧充分掌握。最終通過專項練習,進一步提升演奏員的視奏能力。此外,在通過專項練習,演奏員的基礎視奏能力提高后,演奏員需要接觸我國或國外的各類經典交響樂作品、小提琴作品等,進行對應的演奏練習,并積極吸收借鑒不同作曲家、不同風格、不同時期、不同結構等豐富多樣的作品。接觸交響樂作品后,演奏員能夠迅速有效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情感、風格、演奏規律、技術特征等基礎內容。
第三,應強化演奏員視奏速度方面的意識培養。例如,可訓練前期慢速視奏實踐能力,對于需要演奏新歌時,演奏員在練習初期,應盡量降低練習速度,在對音樂作品全面了解后,可以采用試聽、預覽等形式對歌曲中的各部分內容充分了解,確保有效掌握新歌的視奏技巧。并且前期慢速視奏意識的培養,有助于避免演奏員在實際的交響樂演出中,受到緊張心態的影響出現演奏失誤等。
(三)視奏習慣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除了具體的視奏技巧,習慣與心態同樣會直接影響視奏者的能力發揮,因此交響樂團中為提升小提琴演奏員的視奏能力,應加強對其視奏習慣與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
首先,可以加強對演奏員讀譜習慣方面的強化培養。在演奏員視奏時,除了對各類基本的音符和節奏形成良好的識別與閱讀習慣,還需要養成重要標記、提示的讀譜習慣,主要包括表情記號、力度標記、演奏指示等,保障演奏員能夠對音樂作品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充分了解。例如,演奏員可養成細微的力度變化標記的閱讀習慣,從而實現對其中的情感轉折精準把控,并養成小提琴樂譜中特定的表情記號的閱讀分析習慣,保障明確表情記號所揭示的樂曲風格特征。如對樂譜音符上方所標注的“.”記號,演奏員具備良好的讀譜習慣后,能夠合理選擇拉弓形式,傳達其風格特征與情感色彩。
其次,在演奏員的視奏心理調試意識與能力培養中,可引導演奏員采用冥想、有氧運動、深呼吸等方法,將視奏時所產生的緊張情緒有效緩解。同時,可引導演奏員通過正向的自我激勵與積極的心理暗示等調試心理狀況,增強視奏的自信心。此外,大量的準備練習能夠有效提升演奏員的積極演奏心理,消除焦慮心理。通過練習演奏員能夠充分掌握視奏技巧,實現在演出中保持自信與冷靜的狀態,克服小提琴視奏演出壓力。
(四)培養演奏員視奏合作能力
交響樂團由不同樂器的演奏成員組成,需要注重小提琴演奏員與其他成員協作演出方面的視奏能力培養。
其一,在視奏時,小提琴演奏員應有意識地配合不同樂器的聲部,與其他樂器的演奏成員在樂團指揮的引領下,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4]。例如,小提琴演奏員在實際的視奏演出過程中,應對視奏時間的切入情況仔細研究,注重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通過實踐和思考確保演出時機的精準,避免與其他樂器的沖突,使小提琴演奏與其他聲部有機融合,優化受眾的視聽體驗。同時,小提琴演奏員應注重在視奏時,將和音部分適當處理,確保與其他成員的演奏更加契合,以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其二,小提琴演奏員視奏合作意識的培養,需要注重考慮樂曲的風格特點和整體演出的共性與個性特點。交響樂演出通常具備較強的藝術鮮明特征,包括樂曲結構復雜、音樂作品種類繁多、樂曲之間風格差異較大等,因此在演奏員視奏合作能力的培養中,除了關注基礎的樂器聲部情況,還需要充分掌握演奏音樂的風格,并結合自身風格特點,積極探索與調整視奏模式,進行音樂的合作演奏,保障音樂風格與演奏曲風充分融合,使交響樂的演出效果更佳。例如,在古典風格的音樂演奏中,小提琴演奏員應注重婉轉悠揚和恢宏大氣等風格特點進行視奏演出。
同時,在培養演奏員合作視奏能力的過程中,除了交響樂團的團隊合作能力與演出的整體性原則,還需要在此基礎上,確保演奏員的視奏充分體現演出個性與共性的特點,使整體演出充分滿足樂團中全部樂器的演奏需求,充分發揮出對應演奏員的技術水平[5]。
綜上所述,演奏員的視奏能力會直接影響交響樂團中小提琴的整體演奏效果。樂團必須聚焦樂曲演奏協調性、小提琴演奏效率、交響樂的情感表達,積極推進小提琴演奏員視奏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具有現實意義,還需結合常見的小提琴視奏要求,通過學習理論知識、開展實踐訓練、培養視奏習慣和合作能力等途徑來提升視奏水平,以保障小提琴演奏在樂團中的高效、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周采雯.交響樂團中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的培養分析[J].藝術評鑒,2023(22):80-85.
[2]馮歌星.視奏意識在交響樂隊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J].藝術大觀,2023(24):10-12.
[3]關鶴.如何提升小提琴演奏者視奏能力以及對樂團的影響[J].藝術品鑒,2022(35):185-188.
[4]邵安晨.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在交響樂隊中的作用[J].藝術品鑒,2021(17):180-181.
[5]袁瀛寰.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在交響樂隊中的重要作用[J].戲劇之家,2021(17):73-74.
作者簡介:鄭文韜(1990-),女,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音樂表演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