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群被稱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他們的皮膚很白、頭發很黃,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享受美食,很多常見的食物都會對他們的身體產生嚴重損傷。他們是罕見病患兒,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苯丙酮尿癥(簡稱PKU)。
什么是苯丙酮尿癥?
該病屬于酶缺陷導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不具傳染性,多發生于近期結婚的后代中。從本質上來講,苯丙酮尿癥的發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AH)或者其輔酶四氫生物蝶呤(BH4)缺乏導致。
苯丙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即人體不能自行分泌,但為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生活中多數常見的食物,如西紅柿、香蕉、金槍魚、帶魚等都含有一定量的苯丙氨酸。正常情況下,苯丙氨酸在肝臟中通過苯丙氨酸羥化酶的催化,形成酪氨酸,然后轉化為蛋白質。但罹患苯丙酮尿癥的患者,缺乏PAH或BH4,苯丙氨酸長期停留在血液中,繼而誘發一系列代謝性疾病。
苯丙酮尿癥的臨床表現
苯丙酮尿癥患兒出生的時候往往表現正常,他們長到3~6個月時會出現以下癥狀:
1.毛發與皮膚顏色變淺
患兒頭發變黃,皮膚變淺。這是因為苯丙氨酸代謝障礙,酪氨酸合成受抑制,使黑色素合成減少。
2.生長發育緩慢
未經治療的患兒會出現智力發育不良、肌肉力量較小,如角弓反張等(項背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問題。嚴重的患兒會出現語言發育障礙、智力低下、小腦萎縮等情況。
3.尿液、汗液異常表現
苯丙酮酸等代謝物在患兒的尿液和血液大量堆積,患兒排出的尿液、汗液中含有苯乙酸,具有特殊的鼠臭味。
4.神經系統異常、性格異常
部分患兒會出現抽搐、癲癇等精神類疾病,且具有抑郁、自卑、孤僻等個性特征。
苯丙酮尿癥的預防
進行孕前篩查等措施能降低苯丙酮尿癥患病的風險。
1.避免近親結婚
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避免近親結婚。近親結婚會大大增加包括苯丙酮尿癥在內的隱性遺傳病的發生風險。
2.遺傳咨詢與孕前診斷
有苯丙酮尿癥家族史的夫婦,應在懷孕前進行遺傳咨詢,了解雙方是否為苯丙酮尿癥基因的患者或攜帶者。明確子代遺傳患病的可能性,盡量避免遺傳病患兒出生。
3.產前診斷
孕婦可在懷孕后進行產前診斷,如通過羊水穿刺或絨毛膜取樣進行DNA分析,以判斷胎兒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癥。
苯丙酮尿癥的診斷
1.新生兒篩查
我國于2009年6月1日起實施《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苯丙酮尿癥是新生兒疾病篩查必檢項目之一,目前該項篩查的覆蓋率已達到98%。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后48~72小時內,通過采集臍帶血或足跟血進行苯丙氨酸水平測定。若濃度超過正常范圍,新生兒需進一步進行檢查確診。
2.生化檢測
對于疑似苯丙酮尿癥患兒,可采取血液檢測以確認診斷。通過對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及代謝產物水平進行檢測,結合臨床表現、基因分析等進行綜合判斷。若受檢兒童的血苯丙氨酸濃度大于1200微摩爾/升,可進行尿三氯化鐵(FeCl3)試驗和2,4-二硝基苯肼(DNPH)試驗,以輔助診斷。
3.基因分析
基因分析是苯丙酮尿癥確診的“金標準”。對于疑似的患兒,通過觀測位于第12號染色體的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d 突變情況,可以確診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癥。有苯丙酮尿癥家族史的夫婦生下的嬰兒,以及通過其他檢查疑似患病的嬰兒,建議進行基因分析以明確診斷。
苯丙酮尿癥的治療方式
苯丙酮尿癥的治療目標是降低患兒體內的苯丙氨酸濃度,避免損傷神經系統,使患兒能夠正常發育。同時,患兒應及時補充所需營養元素,進行心理疏導,避免發生自閉等自理障礙,保證其健康成長。
1.飲食療法
苯丙酮尿癥患兒需終身采用低苯丙氨酸飲食,控制體內的苯丙氨酸含量。
(1)控制飲食總熱量
需要根據患兒的年齡、性別、體重、身高和身體活動強度等因素,計算其每日需要的飲食總熱量,控制熱量攝入。
(2)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量
嬰兒期,患兒的首選食物是母乳。可以增加輔食后,患兒不能食用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的肉類、蛋類。植物性食材如大豆、堅果類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苯丙氨酸,患兒應禁食。同時,含有阿斯巴甜的零食、飲料等,患兒也不能食用。患兒需要限制食用的食物有大米、小麥、藜麥、燕麥、玉米、土豆、甘薯、普通面包等。患兒可以食用的食物為:無苯丙氨酸或低苯丙氨酸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專用的低苯丙氨酸米粉和面食、大部分蔬菜、大部分水果(干無花果除外)等。患兒稍大一些以后可以適量食用低蛋白質含量的天然食物。
(3)定期補充微量元素與維生素
苯丙酮尿癥兒童缺乏的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礦物質鈣、硒、鎂、鐵、鋅,維生素B2、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D等,家長可遵醫囑為患兒補充。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將苯丙酮尿癥納入醫保體系,為患兒購買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花費可以進行報銷。例如,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印發了《關于開展苯丙酮尿癥特殊食品談判掛網采購的公告》,將符合要求的苯丙氨酸配方粉、營養粉、低蛋白米及其制品、低蛋白面粉及其制品等苯丙酮尿癥特殊治療食品,納入該省藥品采購平臺。這對于需要長期購買特殊食品的患兒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2.藥物治療
患兒可遵醫囑服用含有四氫生物蝶呤成分的藥物,實現體內苯丙氨酸的正常代謝。
3.心理健康治療
苯丙酮尿癥患兒可以正常上學,但是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飲食。同時,他們的體表特征、性格、行為習慣可能和一般的小朋友有區別。教師、同學應用正常眼光看待苯丙酮尿癥患兒,不因生理上的疾病區別對待。患兒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要多給予關注,及時溝通問題,耐心開導,鼓勵他們與同齡兒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