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兒童醫院原院長,北京兒科研究所所長倪桂臣應邀參加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出的《以致誠 致生命》專題節目。她畢生深耕兒童內分泌領域,帶領團隊勇攀醫學高峰,撰寫了80余篇論文,主編《北京市臨床兒科診療常規》《現代兒科臨床藥物手冊》,參編《實用兒科學》等8部專著。她為無數患兒的家庭點亮了生命之光。

因貢獻突出,倪桂臣曾先后獲得北京市科技二等獎、國家優生優育金獎等6項殊榮,還獲得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終身成就獎,并入選了第五屆“人民名醫”。醫者仁心,如今,已84歲高齡的倪桂臣仍堅持每周出診,護佑兒童健康。
1940年8月出生的倪桂臣,如今依舊堅守在門診一線。鏡頭前,身穿白大褂的倪桂臣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面對鏡頭時,她思維敏捷、對答如流、神韻依舊。
當筆者問及“您當兒科醫生,每天面對哭鬧不止的患兒,不心煩嗎?3ZR5ogiQCmOFdtQvhINlrG269nSFC0nnAN+OVATLvdk=”她坦率地說:“我不心煩,孩子哭是在告訴醫生他哪兒不舒服,也可理解為給醫生的一個提示。”
從醫60余年來,倪桂臣為無數兒童診斷治療,每次問診她都會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就診經歷,“我8歲那年,得了猩紅熱,到醫院就診后,被醫生告知需要打針治療。當時,給我看病的醫生非常有耐心,一直哄著我,還拿來幾樣有趣的玩具和糖果來分散我的注意力,護士很快就給我打上針了。”她回憶說。


通過治療,小桂臣的身體慢慢恢復了健康,她又開始活蹦亂跳了。當時,她覺得這位醫生和藹可親、醫技高超,就心生喜歡。自此,倪桂臣小小的心田便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長大后,我也要跟她一樣對待病人,做個好醫生。”
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倪桂臣從小就勤奮好學,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她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學習,晚自習也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入睡前,她經常默默盤點當天學到的新知識,并計劃好次日的學習內容。
時光飛逝,高中畢業填報志愿時,倪桂臣毫不猶豫地填了兒科專業。之后,她如愿以償,被首都醫科大學錄取。
在首都醫科大學兒科內科系學習期間,倪桂臣努力學習臨床醫學知識的同時,還深受老一輩醫生醫德醫風的影響。令倪桂臣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老師——中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兒童醫院原院長胡亞美。在寒冷的冬季,每問診一個患兒,胡亞美老師都會用自己的體溫先把冰冷的聽診器捂暖,再放在患兒的心臟部位。這個細微的動作,倪桂臣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病人是醫生的親人”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體現在醫生治病救人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倪桂臣的腦海里還經常浮現張金哲院士為患兒接診的場景,他總是站起來去迎接患兒,然后讓患兒坐下,告訴患兒要放松心情,再用和藹的態度耐心細致地給患兒看病。
倪桂臣說:“前輩們這些小小的舉動,著實讓我銘記了一輩子。這些舉動體現了前輩們對孩子的大愛情懷。”
入職北京兒童醫院門診兒科內科后,倪桂臣始終以老一輩醫生的言行舉止為榜樣。“每天早晨六點半,我就出門上班了,因為這個時間段我必經的那條路不堵,我不會遲到。到醫院后,我就在醫院辦公室做好接診前的準備工作,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我會伏案看醫學書籍,精進醫術。到了上班時間,我就去接診。”
本著為患兒著想的原則,在半個多世紀的從醫過程中,倪桂臣始終堅持做到提前到診室等候患兒。她真誠地說:“許多患兒和家長不辭辛苦地從全國各地趕來,為了掛一個號,已經等了很長時間,我絕不能再讓他們多等一刻。早一點給患兒問診,患兒就可以早點化驗、早點知道結果、早些返回家鄉,同時也能節省很大一筆開銷。”
有幾次給患兒看病時,倪桂臣開好藥了,但患兒家屬交費時卻發現還差幾百元錢。于是,每次去上班,倪桂臣都特意帶上1000元錢,以解患兒家屬的燃眉之急。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死亡率很高。有一次,診室接收了一位已經昏迷的患兒。那時,因為得糖尿病的孩子很少,對此疾病的搶救經驗也不豐富,盡管醫生和護士已全力搶救,但這個昏迷的患兒仍沒有被搶救過來,倪桂臣和同事們心里都極度難受,個個淚濕眼眸。
為了攻克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這個難題,倪桂臣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了兒童糖尿病領域。那時,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采用的是成人的治療方法,患兒從昏迷到蘇醒往往需要8~12個小時。治療過程中,她絞盡腦汁,想探究出一個專門救治糖尿病患兒的方案。根據以往的治療經驗,倪桂臣和同事們制定了一套針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方案。
有一次,診室接收了一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兒。當時,倪桂臣就采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靜脈滴注的方法來搶救這個患兒。那時候,醫院的醫療條件很差,沒有輸液泵,倪桂臣就用數滴法,先計算出1毫升液體到底有多少滴,然后再給患兒用藥,并讓護士數著滴數。4個小時后,孩子清醒了,并且提出要喝水。由此,越來越多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兒都得到了成功救治。
之后,倪桂臣把救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方法列入了《實用兒科學》一書中。時至今日,這依然是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最有效的方法。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后,倪桂臣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有的孩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被搶救過來后還會復發。于是,她發誓必須再次精進醫術,畢生守護兒童健康。
為了讓糖尿病患兒們了解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己控制病情,1984年,倪桂臣和同事們組織了糖尿病患兒夏令營,把糖尿病患兒集中到河北省承德市進行統一管理,教患兒關于糖尿病的知識,告訴他們這個病是可以控制的,只需要他們學會如何正確飲食、如何監測血糖、如何注射胰島素等。
糖尿病患兒們參加了這個夏令營后,看到不只是自己一個人得糖尿病,便有了治好糖尿病的信心。通過參加夏令營,8歲以上的糖尿病患兒們基本都能夠獨立完成皮下注射胰島素了。夏令營期間,倪桂臣和同事們除了當醫生老師,每天還為糖尿病患兒們清洗衣服。


第一次參加夏令營,糖尿病患兒們都非常高興,倪桂臣和同事們也感到很開心。然而,治療兒童糖尿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組織一年一度的夏令營,倪桂臣和同事們還一起制定了周密的醫護人員家訪方案,定期對那些經濟困難的糖尿病患兒進行家訪。
聽到有一個糖尿病患兒擔心自己不能考大學時,倪桂臣和同事們當即開始準備資料,大力宣傳兒童糖尿病是可治可控的,糖尿病患兒可以健康地成長,然后走向社會。經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糖尿病患兒終于能和同齡人一樣升學、工作了。
在北京兒童醫院,倪桂臣曾努力醫治過一位7歲的糖尿病患兒。后來,這位糖尿病患兒的身體逐漸好轉,還報考了護士學校,主修檢驗專業。畢業后,這位糖尿病患兒一直在北京兒童醫院檢驗科工作。“每當看到我的病人痊愈了,還能正常工作、生活,我心里就特別高興。”倪桂臣欣慰地說。
數十年來,倪桂臣在小兒內分泌領域取得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并先后獲得6項國家級和北京市級科技成果獎項。2018年,倪桂臣還榮獲了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終身成就獎。
閑暇時光,倪桂臣總會在家里翻一翻老照片,打電話問候她的“糖親人”,回憶和這些糖尿病患兒之間的快樂時光。
2022年8月16日,在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第五屆人民名醫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296位醫生入選“人民名醫”榜單,82歲的倪桂臣赫然在列,并進行了《不忘初心——回顧半世紀從醫路》的主題發言。
如今,已84歲高齡的倪桂臣依然堅持每周出診。“我的初心就是為孩子看病,看一輩子的病,只要我思維還清晰、腿腳還靈活,我就不會放棄我的初心。”從醫60余年,倪桂臣醫者仁心,從青絲到華發,畢生護佑兒童健康。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