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播劇《玫瑰的故事》中有句經典臺詞,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共鳴:“結婚時,都是奔著滿分去的,可到最后才發現,能及格就不錯了。"
追求幸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紅塵中的男女,無不期盼著遇一良人,白首不離分。
然而,有太多故事的結局,都無法盡如人意。
有的是從初見時的怦然心動,變成了相看兩厭;有的則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從兩情相悅走到了分道揚鑣……
究其原因,不是他們不再渴望幸福,而是缺少了擁有幸福的能力。
一段感情是否長久和睦,從來不是靠上天的恩賜,而更多的是靠后天的經營。
那些在感情之路上走得平穩順遂之人,往往都具備了下面這4種能力。
《中國新聞周刊》曾開展過一項調查——90后離婚的100個理由。本以為很多人選擇分開是因為對方犯了原則性錯誤,但沒想到很多人分開的理由,竟會讓人覺得詫異。
有人說,另一半總是隨意亂扔襪子,擠牙膏也總是從中間開始,對于有強迫癥的人來說,實在是難以忍受。
有人說,受不了婆婆把飯嚼碎了再喂給孩子,一氣之下就離婚了,反正也沒人規定一輩子只能結一次婚。
還有人說,另一半是非常注重儀式感的人,逢年過節都要他送禮物,但他實在記不住,就選擇了放棄婚姻。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速戰速決”仿佛成了許多人的人生信條。“分開就分開,下一個更好”這句話讓人們認為,好像只要換個伴侶,就能收獲圓滿的婚姻或情感。
可這世上何來完美的婚姻和伴侶?無論和誰在一起,感情的路上都會遭遇風雨和坎坷。僅僅因為換了一個伴侶,那些生活中的煩心事就能煙消云散嗎?倘若一遇到矛盾,就選擇分開或離婚,那終其一生,也難以抵達幸福的彼岸。
還記得那對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夫妻嗎?當被問到維持婚姻的秘訣時,老太太回答說:“我們那個年代什么東西壞了或出問題了,總是想著先修補修補,而不是隨意扔掉。”寥寥數語,卻揭示了婚姻的真諦。
再甜蜜的感情,也難免會有矛盾爭執、想要分開的時候,只是有人選擇了輕言放棄,而有人選擇了修補和維系。婚姻就像一塊布,用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有破漏的地方。置之不理只會讓裂痕越來越大,而修修補補則能讓情分歷久彌堅。
聽一位情感咨詢師講過一對夫妻的故事。這對夫妻結婚多年,一直恩愛如初,是不少人羨慕的模范夫妻。可他們的相處之道卻有些離奇:總是愛“糊弄”對方,而另一方也樂于配合。
妻子很愛美,熱衷于購物,常常瞞著丈夫買新衣服。可她又擔心丈夫會不高興,便把吊牌悄悄剪去,假裝是很久之前就買的衣服。其實丈夫心里很清楚,卻從不點破,即便偶然撞上了正在剪吊牌的妻子,他也只是笑笑,假裝沒看見。
周末時,丈夫喜歡打游戲,又怕家人有意見,所以常常關上臥室的門,并借口說自己要加班。妻子雖然心知肚明,卻從不計較,有時還會倒杯熱水或切好水果給丈夫送進去。
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夫妻二人都擅長“裝傻”,從不較真。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話:美滿的婚姻,是由“眼瞎”的女人和“耳聾”的男人締結而成的。所謂的“眼瞎”和“耳聾”并非生理缺陷,而是經營婚姻的一種智慧。
婚姻之路何其漫長,若事事都斤斤計較,非要揪著對方的錯誤不放,那只會讓感情陷入爭執不斷的境地。感情的世界里,比起道理,彼此間的情誼更重要。
切莫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感情,亦無須時時刻刻都保持絕對的清醒。偶爾糊涂一些,矛盾自然就少了。
修得一顆包容之心,多些遷就和讓步,少些糾結和計較,日子便會越來越好。
作家張德芬曾分享過這樣一個觀點:通往快樂和幸福的途徑是向內探索,而非向外求取。如果一個人總是把情緒的開關,安裝在別人身上,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與外界有關,那么無論與誰在一起,他都難以收獲幸福。
幸福青睞的永遠是那些懂得取悅自己和滋養自己的人。在一次采訪中,演員陳數就曾聊起過這個話題。她表示,自己幸福感的主要來源便是她自己。她很少期盼從別人身上得到認同和理解。因為她不想把自己的幸福感完全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哪怕是那個要攜手一生的伴侶。
人和人的關系本就充滿了不確定性,倘若把幸福感寄托在別人身上,一旦對方沒有出現,或是某天突然離開,又或是在她期待之時沒有給予她想象中的回應,那她注定要受傷。
因此,她有很多能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哪怕生活偶有不如意,也能隨時哄自己開心。
的確,情到濃時,有不少人會不自覺地把情感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對方沒及時回復消息,就失落不已;但凡兩人有個矛盾,心情就會跌入谷底,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勁兒。

可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百分之百地滿足另一個人的期許。與其盼著有人給你幸福,倒不如學著自給自足。
少被旁人影響,把時間留給自己,去讀書、去旅行、去購物、去靠近一切能取悅和滋養你的事物。
當你學會取悅自己,便無人能影響你前進的步伐;無論你身處怎樣的感情中,都能百毒不侵。
電視劇《我們的婚姻》中,蔣靜的遭遇讓許多觀眾倍感唏噓。她原本也是一位職場女性,曾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閃閃發光。可婚后,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她不得已回歸家庭,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丈夫和孩子的身上。然而,丈夫卻對她越來越冷淡,兩個人能聊到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丈夫沖她發脾氣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和丈夫在一起時,她總是小心翼翼,連吃東西時也要擔心會不會因熱量太高而長胖,進而遭到丈夫的嫌棄。每次和丈夫要生活費時,她也感到十分為難,雖然明明都是家中的必要開支,可手心向上的滋味讓她如履薄冰。
可即使這樣,她也沒想過要離開丈夫,只是不斷地寬慰和開解自己:“把丈夫當作老板就好,既然他給我經濟上的支持,那我受點委屈也不要緊。”這一幕,讓人心疼不已。
好的婚姻,從來都是并肩而行,而非有一方抬頭仰望。
婚姻里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活成了依附的藤蔓,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里仰人鼻息。有句話說得好:“女子獨立,則天地皆寬。”別人的屋檐再大,也未必能為你遮風擋雨;別人的懷抱再溫暖,也不一定能為你祛風御寒。
無論當初的誓言有多動聽,眼下的感情有多甜蜜,都別弄丟自己。永遠保持經濟和人格上的獨立。不怕失去,才是婚姻生活里最大的底氣。
我們要始終相信,在感情世界里最好的姿態是:很高興你能來,但我也不害怕你會突然離開;有你,我的生活會錦上添花;沒有你,我也依舊風華。
很認同一句話: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換再多的泳池也是枉然。婚姻和感情也是如此,倘若沒有修好自身的能力,那么無論和誰在一起都會變得不幸。
不苛求完美的婚姻,有矛盾時愿意多想想對方的好,才能在綿長的歲月里不斷為感情加溫。
少些挑剔和計較,偶爾“裝聾”,偶爾“作啞”,方能讓彼此相處得更融洽。
無論感情再深,都不要完全依附對方。請你永遠保持物質和精神上的獨立,絕不把感情和婚姻當成雪中送炭,而要當成錦上添花。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