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課屬于高師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主要課程,與傳統化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具有節約時間、降低經濟成本、增加學習樂趣等諸多優點。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個性化的指導、集體課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習氛圍容易受到干擾等。PBL教學法著重于問題的推進式教授,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研究,探討將PBL教學法融入鋼琴集體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與實踐意義,在鋼琴集體課程的教學流程中,實施PBL教學法,旨在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在鋼琴集體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創意實踐能力。在高師鋼琴集體課課程中,部分高校也創建了以PBL為主導的學習模式,但由于缺乏系統化的教學經驗,目前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教學方法的實踐問題進行探究,通過相關問題的闡述,希望能夠為未來鋼琴集體課課程的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PBL;課程實踐;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6-0-03
PBL教學法即問題驅動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種創新且高效的教學模式,其核心在于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驅動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通過解決問題,達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在PBL教學法中,教師會提出一個與課程主題緊密相關且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和解決。這種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問題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則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PBL教學法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展現出更高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因此,高師院校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可以廣泛應用PBL教學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PBL教學法在高師音樂教學領域的探索應zwAK4w8tCh8ObwKSAeepN4vabwftNh7sM0dGQCLtG5w=用
在新時代背景下,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高師音樂教學領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PBL教學法的應用仍然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揮。然而,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增長的今天,現代教學觀念逐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PBL教學法,基于問題的一種教學法,側重于解決現實難題。它倡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協作交流等,來積極尋找問題的解答路徑,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1]。
當下,在音樂教學領域中,PBL教學法的應用尚未獲得足夠的重視,在我國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應用尚屬空白,但其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卻不容忽視。在高師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專業中,鋼琴課程占據著至關重要的核心地位,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更要求學生具備敏銳的聽覺、良好的樂感以及豐富的音樂表現力。然而,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往往過于注重技巧的傳授和模仿,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鋼琴課程教學在音樂教育專業方面中具有顯著的實踐意義。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學科基礎理論外,教師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解決難題的技巧,以及在教學領域內展現創新思維的能力。在眾多音樂教育專業的必修科目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往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熱情與興趣,難以達成培養學生創新實踐技能的根本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PBL教學法的引入顯得尤為重要。
在鋼琴集體授課中,筆者嘗試將PBL教學法融入其中,通過設計一系列與鋼琴教學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例如,在教授某一首曲目時,不僅局限于對樂譜的闡釋與技術要點的傳授,更深入地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達曲目的情感、探索以創新性手法處理音樂作品中的節拍與旋律線條的方法。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始主動探索、嘗試不同的演奏方式,課堂氛圍也因此變得活躍起來。
在PBL教學法在鋼琴集體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他們開始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完善自己的想法。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演奏技巧,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2]。
此外,PBL教學法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協作、共同討論,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二、探索PBL教學法在鋼琴集體授課中的實際應用
(一)鋼琴集體課課程現狀和學情分析
高師鋼琴集體課是高等師范學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是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必修的一項,此課程著重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學生需熟練掌握鋼琴演奏所必需的基礎技法。此外,學生還需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及良好的教學能力,該課程的教學主旨在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并著重培養其音樂素養與鋼琴演奏技巧,筆者一直在教學進程中不懈地探索與研究,旨在探尋出契合高校鋼琴集體課實際需求的教學模式與策略,依據學科知識的結構體系,在鋼琴集體授課中,常融合講解、示范、演奏實踐及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其中,講解主要針對基礎知識,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互動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示范則主要針對演奏技巧,通過教師示范和學生模仿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演奏則主要通過學生獨立或合作演奏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模擬教學則主要通過模擬實際教學場景,讓學生體驗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技能與水平,有些教師在授課前會精心設計與準備與本節課知識點緊密相關的案例(即音樂作品)。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示范演奏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與練習,同時,設置練習環節,讓學生分別進行獨奏或合作演奏,在這樣的教學框架下,借助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確實能夠迅速習得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及表現力。
然而,經過長期的實踐驗證,此種教學方法并非對每位學生均適用,鑒于學生之間的專業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學生的專業基礎相對薄弱,其學習的自主性有所欠缺,他們缺乏足夠的獨立分析與思考能力,過度依賴于教師在課堂上所給予的講解和指導,僅能基本達成演奏任務的要求,當面對具體的作品演奏或解析時,這些學生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便顯露無遺,例如,他們缺乏深入思考與理解的過程,過度依賴網絡資料,偏好模仿而非創新,且未能形成自己對演奏作品的獨特見解,不擅于主動思考作品的更深層意義等,盡管此教學方法能使教師有效地傳授基礎理論知識,但它也能達成讓學生進行基礎技能訓練這一基本教學目的,然而,它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教學能力的培養卻有所局限,因此,鋼琴集體課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3]。
(二)鋼琴集體課中PBL教學法的教學構思設計
1.設計情境,預設問題
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教學能力以及演奏技能,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需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將其融入高等師范音樂教育領域,在設置問題時,應當融入教學創意實踐元素。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PBL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和鋼琴演奏及教學技能。教師需要設計一個情境,如選擇不同時期不同體裁且難度稍具有挑戰性的曲目作為學習目標,然后,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有效地學習和演奏這幾首曲目,可以涉及音樂理論、作品分析、技巧和音樂理解與表達等方面,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思維和學習態度。
2.自由結組,討論問題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要求學生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在學生開始學習和練習曲目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團隊進行分組,每個小組需選定一個與項目主題緊密相關的核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如如何理解曲目的情感表達或如何掌握特定的技巧;從哪些知識或技能點切入教學等,小組成員采用集思廣益的方式,初步提出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激發創新思維,梳理思路并詳細記錄討論結果,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退居旁觀,傾聽各小組意見,并適時給予指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并發表個人見解。此類教學方法通過討論的形式,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它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并且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互動,學生得以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意能力,待討論環節結束后,教師需要整理并匯總各小組提出的初步解決方案,并列出已討論的問題,還需歸納出尚待深入探究與解決的各項問題。
3.深入探究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在學生開始學習和練習曲目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和反思來解決問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一些具體的技術難點或表現手法進行深入研究和練習,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資源和指導,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互相觀摩和評價,讓學生從他人的演奏或模擬教學中學習和借鑒經驗。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教學表達能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開展實踐、互動交流及自我反省,獲得并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顯著降低。教師需著重向學生闡明小組合作的至關重要性,面對每一個問題,小組成員應當充分交流協商,明確分工并開展合作,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此期間,教師通過引導,促使學生圍繞明確目標與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并適時地指引學生向正確的解決方向前進,為學生提供更多促進溝通與互動的機會與平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發現值得在分享學習成果時交流的內容,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評估自身及他人的演奏作品,引導其分析每首作品的創新點是否站得住腳,以及作品的形成過程等細節,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4.進行總結反饋,布置新問題
當某一教學階段告一段落時,教師需對學生的學業進展進行歸納總結,這包括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運用、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評估并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這些不足可能包括學生對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對某些技能的掌握不夠熟練,或者在解決問題時缺乏創新思維等。通過指出學生的不足,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提高,布置下一階段的新任務時,這些新任務應該與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相關聯,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通過布置新任務,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使他們主動思考和探索,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在布置新任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帶著新問題進行學習。例如,印象派音樂與美術在音色、色彩等方面的相通點是什么?這個問題涉及了兩個不同的藝術領域,需要學生進行跨學科的思考和比較。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結束語
以鋼琴集體課為試點,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的核心設定為所面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以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關理論,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具備交互性質的教學方法,教學成效顯著,獲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
在鋼琴集體課課程中,教學不再以教師為主導,轉變為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得以改變,確立了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培養目標。
未來,關于如何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識別問題并有效應對與解決的能力、運用各類參考資料及網絡資源搜集信息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旨在促進學生由單一思維模式向多元化思維方式的轉變與培養,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教育教學能力,尚需進一步深入思考與探究。
參考文獻:
[1]王平蘭.高師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模塊化說課教學及評價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05):60-65.
[2]侯立春.高師院校GIS課程教學與實踐改革的探索[J].地理空間信息,2011(01):146-147,152.
[3]何佳琦.PBL教學法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24(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