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自古以來,楓葉就是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可是,楓葉為什么在秋季變紅呢?這個秋天,我在小區觸摸到了紅艷的楓葉,也觸摸到了科學之美。
一天下午,我漫步在小區的小道上,一團明艷的紅色忽然從小道的轉角處躍出,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呀,那是楓葉!一樹楓葉紅得似血,燦得如霞,遠看仿佛一團烈火。走近細看,片片楓葉都是那么可愛,紅中透著點兒橘黃,邊緣還有一些沒有褪去的綠色。秋風一吹,“沙沙沙……”滿樹楓葉就像無數拍動著的小巴掌,發出悅耳的聲響。
望著迷人的楓葉,我不禁產生了疑問:為什么在春夏季節綠油油的楓葉,到了秋季就會變得鮮紅呢?我跑回家去,上網尋找答案。
查閱資料后我才明白,入秋后天氣轉寒,促使楓葉中的花青素大量增加。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在堿性溶液中呈紫色。楓葉中的酸性溶液與花青素反應,使其呈紅色。秋季氣溫下降,日照時間減少,導致葉片中的葉綠素漸漸分解,紅色素便得以顯露出來。同時,楓葉中貯存的糖分也會隨著分解轉變為花青素,使得楓葉的顏色更加紅艷。
花青素與酸性溶液反應,創造了絢爛的楓葉。原來,科學不僅能在實驗室里發現,更能在我們的生活日常中覓得。科學無處不在,它是如此浪漫、鮮活,創造出了那么多美麗的事物。
站在陽臺上俯視樓下的楓樹,那抹似火的紅色在一片枯黃中顯得更加鮮明。我不僅觸摸到了美麗的楓葉,更觸摸到了科學的脈搏。
(指導老師:楊"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