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11時55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海洋三號衛星(又稱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01星搭乘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一顆能在太空中“看海”的衛星,主要任務是通過觀測海洋水體顏色來分析水體成分,從而監測海洋環境。海洋三號衛星01星在軌1年有余,都在探查些什么?為我們提供了哪些幫助?
海洋占全球面積70%以上,蘊藏著無比豐富的資源,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從未停止探索海洋的腳步,但海洋的面積實在過于龐大,想要對其進行大規模的觀測并不容易。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針對全球海洋環境、海洋資源的探測技術也在發展。衛星高效、先進、視野廣闊,使用衛星對海洋進行遙感觀測成為人類獲取海洋信息的重要途徑。

我國的海洋遙感衛星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01年至2020年,我國先后發射了4顆專門針對海洋探測的光學衛星,分別為海洋一號A、B、C、D衛星,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受限于種種因素,海洋一號系列衛星在載荷指標、產品質量、應用效能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色遙感衛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為適應“服務近海、開拓大洋、走向全球”的海洋發展新形勢,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我國提出要發射2顆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海洋三號衛星01星因此誕生。
根據不同觀測要素,全球海洋觀測可分為水色觀測、動力學觀測和海洋監測等3大領域。
其中,海洋水色觀測主要獲取的是全球海洋的水體光譜、溫度等信息,通過這些數據,反推海洋水體中葉綠素、懸浮顆粒物、有機物等濃度的情況。這不僅有助于調查海洋資源,還有利于監控海洋污染、水質、植被、赤潮等。
想要在太空中看水色,并不是拍張照片那么簡單的事。為了清楚地在萬米高空“看”海,海洋三號衛星01星搭載了4個“法寶”。

主要用于獲取全球與我國近海水體中的海洋水色要素(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濃度和可溶性有機物等)和海面溫度場的信息。
葉綠素a是浮游植物體內的一種重要色素,也是水中生物的重要指標,與懸浮、可溶性有機物等一起影響著水體的顏色,測算它們的濃度,就可以獲得水質污染的程度和水質狀況。
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可以在太空中連續、長時間地獲取水色和水溫資料,這對我們研究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等產業的資源分布、合理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分析海洋與全球環境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面向的是大洋,中分可編程成像光譜儀“看”的則是更小的水體。它主要監測的對象是我國近海、近岸、大的江河湖海等水體的環境。
它可以獲取這些水體的分布、變化規律,還能分析我國近岸重點河口港灣的懸浮泥沙分布規律,而這些都與海洋環境突發災害的預警息息相關。

它關注的是我國近岸、海島、港口、大江大河等地的水陸交互作用區域,能獲取這些區域的實時圖像資料。不僅能夠監測海域動態,還能預警海洋環境突發災害。
該系統可以結合其他載荷數據,對我國周邊海洋中的大型船只進行監測,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它既可以保護海洋環境,保障漁政生產,也可用于保衛海上交通安全,避免海上出現交通事故,若出現,可為就近救援提供幫助。

海洋三號衛星01星成功發射后,與當前仍在軌的海洋一號C、D衛星實現了在軌組網運行,不僅為我國主要航道、海上熱點地區、重要港口等提供及時的遙感信息,還監測著海洋環境、漁業資源開發等情況。在天上的“眼睛”的幫助之下,我們正在進一步了解廣闊的海洋。
(責任編輯 / 牛一名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