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裝飾性繪畫的虛擬現實轉換并融入跨媒介藝術賞析方式,要求創作者對裝飾性繪畫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轉換,從色彩、構圖、空間布局方面做到靈活調控。同時,選取合適的虛擬現實平臺和工具,增強體驗效果。并且,要求創作者掌握必要的賞析技巧和方法以及在虛擬現實中的表現形式,增強賞析效果。
關鍵詞:裝飾性繪畫;虛擬現實;跨媒介藝術鑒賞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9-00-03
裝飾性繪畫的虛擬賞析引進跨媒介藝術形式,可調動賞析者多感官刺激,增強賞析者的沉浸感,使其更加深入了解裝飾性繪畫的藝術特征和細節,呈現出裝飾性繪畫的藝術內涵和藝術價值。
一、跨媒介藝術賞析與對比的概述
跨媒介藝術強調將不同媒介類型之間的概念進行融合,而不是簡單疊加,要求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運用多種媒介,創作出具有豐富感知性和具身空時性的藝術作品。即跨媒介藝術在審美感知層面需要呈現出獨特的屬性。跨媒介藝術賞析強調多感觀感知融合,以及跨媒體技術需要通過調動賞析者的多感官,引導其協同完成對藝術感知的學習,這種共感性將不同感官結合在一起,達到感知系統與神智系統之間更為復雜的協作,此類賞析活動不是純粹視覺性或視覺為中心的審美,而是需要調動多個感官以及整個心智系統,進行多元化審視探究,具有環境認知學所提倡的非中心化的全景域特征。跨媒介藝術與傳統媒介藝術有著顯著的差異,其創作方法以及賞析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出入,跨媒介藝術實現了不同媒介之間的交融,使觀賞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跨媒介藝術本質和特征,從而更好地賞析、評價藝術作品。
二、裝飾性繪畫與虛擬現實的概述
(一)裝飾性繪畫
裝飾性繪畫具備豐富的媒介特性,主要是依托傳統的繪畫材料,如顏料、畫布、紙張,基于色彩、線條、構圖等元素來傳達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審美觀念。
(二)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主要是基于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媒體,結合頭戴式顯示器、體感手柄等設備,提供沉浸式的交互式體驗。其中,賞析者依托虛擬現實環境,身臨其境地體驗藝術家的創作成果,實現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的交互。
三、基于跨媒介的裝飾性繪畫虛擬現實賞析策略
(一)了解裝飾性繪畫與虛擬現實的基本特征
鑒賞者需要了解裝飾性繪畫的基本特征,如色彩豐富、線條流暢、構圖巧妙,需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而裝飾性繪畫的這些特征使其具備獨特審美價值。為了使整個賞析過程更加直觀,可依托虛擬現實技術,提供沉浸感、交互感,提供虛擬創客空間,打破藝術展示的局限,為裝飾性繪畫的賞析提供全新視角和體驗。這要求創作者在裝飾性繪畫的虛擬現實開發過程中,結合虛擬系統,從色彩、線條、構圖等三個維度,對其中的藝術細節進行著重展示和呈現,增強作品的沉浸感。并且,從基本裝飾性繪畫特征角度,對相關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使裝飾性繪畫的核心特征能夠顯現出來,從而為后續賞析互動提供良好的支持。
色彩認知深化。鑒賞者可利用虛擬現實平臺提供的色彩分析工具,對裝飾性繪畫中的色彩進行識別和對比,了解色彩搭配的規律及其對情緒表達的影響。
線條動態體驗。通過虛擬現實中的手勢追蹤功能,鑒賞者可模擬畫筆在畫布上的運動軌跡,親身體驗線條的流暢與變化,感受畫家在創作時的情感流露。
構圖解析互動。虛擬現實環境可構建可交互的三維模型,鑒賞者可自由調整畫面構圖,觀察不同構圖對視覺體驗的影響,深入理解裝飾性繪畫的構圖美學。
在了解裝飾性繪畫的基礎上,鑒賞者還需熟悉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感、交互感以及虛擬創客空間的潛力。沉浸感使鑒賞者仿佛置身于畫作的世界,獲得前所未有的觀賞體驗;交互感則允許鑒賞者與畫作進行互動,探索更多細節和背后的故事;虛擬創客空間則為創作者提供了無限的創作可能,使得裝飾性繪畫的藝術特征得以在虛擬環境中得到創新和拓展。
基于此,鑒賞者可通過調整虛擬現實設備的參數,如視野范圍、分辨率等,以獲得最佳的沉浸體驗,更深入地感受裝飾性繪畫的藝術魅力。并且,利用虛擬現實平臺提供的交互工具,如語音控制、手勢識別等,與裝飾性繪畫進行互動,發現隱藏的藝術細節和創作背景。最后,需鼓勵鑒賞者利用虛擬現實平臺的創客功能,嘗試對裝飾性繪畫進行二次創作或重構,從創作者的角度深入理解其藝術特征和技術實現。
(二)選擇合適的虛擬現實鑒賞平臺與工具
賞析者需要選取合適的裝飾性繪畫賞析的虛擬現實平臺和工具,從而才可以獲取良好的賞析體驗。相關平臺與工具應當具備高質量的虛擬現實體驗,能夠提供清晰、流暢的視覺效果和真實的交互體驗。比如,需選取高分辨率的頭戴式顯示器以及體感手柄,實現與系統交互,以確保在賞析過程中獲取沉浸感,增強賞析過程的互動性。
1.高質量虛擬現實體驗的需求
賞析者首要關注的是平臺與工具能否提供高質量的虛擬現實體驗。這要求所選平臺必須能夠呈現清晰、流暢的視覺效果,以及真實的交互體驗。裝飾性繪畫以其色彩豐富、線條流暢、構圖巧妙的藝術特征著稱,因此,平臺需具備足夠的解析力和刷新率,確保這些藝術細節在虛擬環境中得以完美呈現。具體來說,賞析者在選擇時,應首先對比不同虛擬現實平臺的性能指標,如分辨率、刷新率、視場角等,確保所選平臺能夠滿足清晰流暢的視覺效果需求。同時,考察平臺是否支持高質量音頻輸出,以營造全方位的沉浸體驗。為增強賞析過程的互動性,賞析者應選取與平臺兼容的高分辨率頭戴式顯示器以及體感手柄。頭戴式顯示器需具備良好的舒適度與調節功能,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佩戴需求。體感手柄則需響應靈敏,支持多自由度動作捕捉,使賞析者能夠自然地與虛擬環境中的裝飾性繪畫進行互動。
2.沉浸感與互動性的實現
為確保賞析過程中獲取沉浸感,增強互動性,賞析者還需關注平臺與工具是否提供了豐富的交互功能與定制化的賞析環境。裝飾性繪畫的藝術特征在虛擬現實環境中得以拓展,如色彩可隨視角變化而微妙調整,線條可動態展現其繪制過程,構圖則可通過虛擬相機自由探索。其中,在選定平臺與工具后,賞析者應測試其交互功能的完善程度,包括手勢識別、語音控制、眼動追蹤等,確保這些功能能夠流暢地應用于裝飾性繪畫的賞析過程中,提升體驗的沉浸感與互動性。并且,利用虛擬現實平臺的自定義功能,賞析者可創建個性化的賞析環境,如調整光照條件、背景色彩等,以更好地突出裝飾性繪畫的藝術特征,同時根據個人喜好調整賞析節奏與深度。
(三)掌握虛擬現實賞析技巧與方法
在賞析環節,鑒賞者需要掌握一些虛擬現實鑒賞技巧和方法,其中,賞析者需利用虛擬現實設備的交互功能,與裝飾性繪畫互動,比如,通過手勢或語音控制,放大、縮小、旋轉畫作,以便更加細致地觀察和分析。并且,還需要嘗試利用虛擬現實環境的沉浸感,將畫作所描繪的場景進行展示,感受畫作的氛圍和情感。此外,還可充分利用虛擬現實平臺的分享互動功能,與其他賞析者進行交流探討,共同分享賞析心得和體驗。
1.利用虛擬現實設備的交互功能
鑒賞者需充分利用虛擬現實設備的交互功能,與裝飾性繪畫進行深度互動。裝飾性繪畫以其色彩豐富、線條流暢、構圖巧妙的藝術特征著稱,通過虛擬現實設備的手勢或語音控制功能,鑒賞者可以放大、縮小、旋轉畫作,從而更加細致地觀察和分析這些藝術細節。鑒賞者在使用虛擬現實設備前,應先熟悉并掌握常用的交互指令,如手勢識別中的捏合放大、雙指旋轉等,以及語音控制中的關鍵詞識別,確保在賞析過程中能夠流暢地運用這些功能。此外,利用交互功能,鑒賞者可以從宏觀到微觀,分層賞析裝飾性繪畫。首先,通過縮放功能概覽整幅畫作,感受其整體氛圍與構圖布局;其次,逐步放大至細節,深入觀察色彩搭配、線條運用等藝術特征。
例如,在虛擬現實環境中賞析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時,鑒賞者首先通過虛擬現實設備(如Oculus Rift或HTC Vive)的手勢控制功能,輕松地放大了畫作的某些細節。例如,通過捏合手勢,鑒賞者將畫面中的“虹橋”部分放大至幾乎占據整個視野,從而能夠仔細觀察其獨特的建筑結構、橋上行人的動態以及橋下船只的通行情況。這一過程中,鑒賞者不僅驚嘆于畫作的細膩筆觸和豐富色彩,還通過旋轉功能,從不同角度審視了虹橋的立體結構,進一步理解了畫家在構圖上的精妙之處。此外,鑒賞者還利用語音控制功能,快速切換到了畫作的另一關鍵場景——“市集”。通過說出“市集”這一關鍵詞,虛擬現實系統立即將畫面定位到了這一繁華的商業區域。鑒賞者隨后通過縮放功能,從宏觀上感受了市集的整體布局和熱鬧氛圍,再逐步放大至微觀細節,如商販的攤位、顧客的表情以及商品的擺放等,從而深入分析了畫作中人物的動作、表情以及服飾等藝術特征[1]。
2.感受虛擬現實環境的沉浸感
鑒賞者還需嘗試利用虛擬現實環境的沉浸感,將裝飾性繪畫所描繪的場景進行展示,身臨其境地感受畫作的氛圍和情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畫作不再是靜止的二維平面,而是成為一個可探索的三維空間。鑒賞者可通過虛擬現實設備的視角調整功能,模擬不同距離和角度的觀賞體驗,感受畫作在不同視角下的藝術魅力。同時,利用虛擬相機功能,自由探索畫作中的場景細節,如建筑的紋理、人物的表情等。在沉浸于畫作所描繪的場景時,鑒賞者應嘗試與畫作產生情感共鳴,通過想象與聯想,將個人情感融入畫作中,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畫家的創作意圖和情感表達。
例如,在虛擬現實環境中,鑒賞者不僅通過交互功能細致地觀察了《清明上河圖》的各個細節,還充分利用了虛擬現實環境的沉浸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畫作所描繪的北宋都城的繁華景象。通過調整視角和距離,鑒賞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畫作中,與畫中人物共同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市井生活。例如,鑒賞者通過虛擬現實設備的視角調整功能,模擬了從不同高度和角度觀賞畫作的體驗。從高空俯瞰,整個都城的美景盡收眼底,街道縱橫交錯,建筑錯落有致;從地面仰視,則能清晰地看到虹橋的雄偉壯觀和市集中人群的熙熙攘攘。這一過程中,鑒賞者不僅感受到了畫作在構圖上的巧妙布局和色彩上的豐富層次,還通過想象與聯想,將個人情感融入畫作中,仿佛與畫中人物產生了情感共鳴。同時,鑒賞者還利用虛擬相機功能,自由探索了畫作中的各個場景細節。他們不僅拍攝了虹橋、市集等關鍵場景的高清照片,還通過虛擬相機的視角調整功能,捕捉到了許多平時難以察覺的細節,如船只上的水手、店鋪里的伙計以及街道上的行人等。這些照片不僅為鑒賞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還激發了他們對畫作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四)關注裝飾性繪畫在虛擬現實中的表現形式
在虛擬現實環境中,裝飾性繪畫可能呈現出與傳統展示方式不同的表現形式。賞析者需要關注這些細節的變化,如畫作在時空、虛擬空間中的布局、尺寸、光線等因素對視覺效果的影響。同時,也需要關注虛擬現實技術對畫作色彩、線條、構圖等元素呈現效果的影響。相關元素在虛擬環境中的變化和創新需得到嚴謹高效把關,以保證與現實創作相對應,增強賞析體驗效果。
1.關注時空與虛擬空間布局
在虛擬現實環境中,裝飾性繪畫的時空布局與虛擬空間的設計密切相關。畫作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墻面或畫框內,而是可以自由地懸浮于空中、嵌入虛擬場景中,甚至隨著觀賞者的移動而動態變化。其中,賞析者應主動探索虛擬空間,觀察畫作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下的視覺效果。通過移動、旋轉、縮放等操作,感受畫作與虛擬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對畫作藝術特征的影響。而利用虛擬現實平臺的記錄功能,賞析者可以記錄下不同時空布局下畫作的呈現效果,并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傳統展示方式與虛擬現實展示方式的差異,深入理解虛擬環境對畫作藝術特征的影響[2]。
2.關注尺寸與光線因素
在虛擬現實環境中,裝飾性繪畫的尺寸和光線因素同樣對視覺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畫作的尺寸可以根據虛擬空間的需要進行自由調整,而光線則可以模擬自然光、人工光等多種光源效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情感。賞析者可以嘗試調整畫作的尺寸和比例,觀察不同尺寸下畫作的細節呈現和整體效果。通過對比不同尺寸的畫作,理解尺寸變化對畫作藝術特征的影響,如細節清晰度、整體構圖等。利用虛擬現實平臺的光線模擬功能,賞析者可以調整光源的類型、強度、角度等參數,觀察光線變化對畫作色彩、明暗、質感等方面的影響。通過模擬不同光線條件下的觀賞體驗,感受光線在虛擬現實環境中的藝術表現力。
3.關注虛擬現實技術對畫作元素的影響
虛擬現實技術不僅改變了裝飾性繪畫的展示方式,還對其色彩、線條、構圖等藝術元素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元素在虛擬環境中的呈現效果往往更加生動、立體,甚至能夠創造出傳統展示方式無法實現的視覺效果。賞析者應將虛擬現實環境中的畫作與傳統展示方式下的畫作進行對比觀察,分析虛擬現實技術對畫作色彩飽和度、線條流暢度、構圖層次感等方面的影響。通過對比,深入理解虛擬現實技術在裝飾性繪畫藝術表現中的作用。在虛擬現實環境中,賞析者還可以嘗試對畫作進行創新性的呈現和解讀,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不同的藝術風格、創作技法等。同時,通過與其他賞析者的交流和討論,驗證這些創新呈現方式的可行性和藝術價值。
四、結束語
在裝飾性繪畫賞析領域,需引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呈現出裝飾性繪畫更加豐富的藝術特色、細節特征,引導賞析者從多個角度,調動多個感官進行學習探索,增強賞析體驗。
參考文獻:
[1]陳定家.數字媒介與“藝術視覺革命”[J].求是學刊,2011,38(05):98-101.
[2]張沖,賴金鑫.無處不在的詩意:跨媒介藝術的審美維度研究[J].美術館,2021,(01):8.
作者簡介:張詩語(1998-),女,海南澄邁人,研究生,從事視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