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實現無線檢測金屬結構裂紋的寬度和深度,設計了一款無芯片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金屬裂紋傳感器。該設計采用開口環諧振器(Split Ring Resonators,SRR)、電耦合LC 諧振器(ELC 諧振器) 作為主要傳感單元,在2 ~ 4. 5 GHz 的工作頻帶內實現雙諧振。利用雙諧振頻率f1 和f2 在裂紋寬度和深度檢測中的差異性,獲得金屬裂紋的寬度和深度信息。仿真和實測結果表明,增大裂紋寬度時,諧振頻率f1 和f2 同時減小,增大裂紋深度時,f2減小而f1 幾乎不變。在實際測量中,f1 對寬度檢測的靈敏度達到82. 5 MHz / mm,2 mm 樣本的相對誤差在3% 以內。f2 對深度檢測的靈敏度達到50 MHz / mm,1 mm 和3 mm 樣本的相對誤差分別在20% 和6. 7% 以內,驗證了傳感器檢測毫米級裂紋寬度和深度的可行性。
關鍵詞:無芯片射頻識別;金屬裂紋;開口環諧振器;電耦合LC 諧振器
中圖分類號:TP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3106(2024)12-2959-06
0 引言
金屬材料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會產生裂紋,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對金屬結構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測變得尤為重要[1]。國內外對金屬裂紋檢測主要采用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術,包括渦流檢測[2]、超聲波檢測[3]、磁粉檢測[4]和微波檢測[5-6]。但上述幾種檢測方法的成本高、操作復雜耗費人力。使用微波傳感器檢測裂紋傳統上是用有線的方式測量,通過相位[7]、幅值[8]和諧振頻率[9-10]的變化反映金屬裂紋的變化。
近年來為了提高檢測的靈活性,使傳感器具有無線無源等優點,無芯片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材料無損檢測中。文獻[11]提出了無芯片RFID 的結構健康監測傳感器。使用時域反射(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技術,使得超寬帶天線系統能夠精確定位結構裂紋,但對于裂紋尺寸的計算尚未完善。文獻[12-13]將單個圓形貼片天線標簽(Circular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CMPA)作為主要傳感單元,使用線極化波激勵標簽,研究諧振頻率與寬度之間的關系。為提高傳感器可靠性,文獻[14]在圓形貼片對角邊緣增加2 個矩形缺口實現極化轉換,通過裂紋對電流路徑的影響,使諧振頻率發生偏移,從而獲得裂紋的寬度和深度信息。由于背景噪聲會干擾可用信號的采集,文獻[15]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應用于無芯片RFID 傳感器標簽領域,對金屬缺陷實現多參數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