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內卷”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在經濟學中,它往往與惡性競爭聯系在一起。所謂“內卷式”競爭,指的是個體或群體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過度努力,導致效率降低的現象。
購物節的爭執
又是一年購物節,這次商城的優惠規則是邀請朋友助力,助力的人越多優惠力度越大,并且新用戶助力比老用戶助力的優惠力度更大。
大聰明和小問號為了獲得優惠,找了很多朋友來助力,可還是不滿意。這時,他們同時想到了酷博士??岵┦科饺绽餂]空購物,肯定是新用戶!于是,他們迫不及待地找到酷博士,請他助力。
大聰明和小問號為了爭得酷博士的助力可沒少費力氣,又是送水果,又是按摩……兩人爭著向酷博士獻殷勤。
你們兩人都要我幫忙,可是新用戶助力的機會只有一次,我該給誰助力呢?
我!你要是幫我助力,我就給你一塊巧克力。
不,先給我助力!我給你兩塊巧克力。
低質量競爭不可取
為了讓我幫忙助力,小問號付出了額外的“代價”,而大聰明為了贏過小問號不得不付出更多。你們付出了更多努力,收益卻沒有變化,最終還傷了感情。這其實就是一種“內卷式”競爭。
有道理。我和小問號這種情況就是一種不斷消耗自己的行為。
其實商城推出優惠助力活動也可以看作一種“內卷”。商家為了爭奪市場,只能不斷壓低價格,以此來吸引顧客。這種低價競爭不僅會影響商品質量,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市場秩序。
把需求放在第一位
那良性的市場競爭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你們先來猜猜這個物品是用來干什么的?
這只能用來做裝飾品吧。
其實這是一個用來存放戒指的戒托。商家為了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發現了人們有存放戒指的需求,并制作了戒托。
良性的市場競爭應該是不斷開發商品的異質性,讓商品更加獨特、服務更加到位,從而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激發市場活力。
我明白了,競爭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要鼓勵良性競爭,而不是一味“內卷”。
大聰明就是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