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
生于1967年,1989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F居天津。
目前平臺上的微短劇和手機瀏覽器上的微短劇,還是有些不同。前者成畫品質更精美,也更適合在電視等大屏投放,而不僅僅是手機
冬至,臘月和農歷春節倏忽可見。每年這個時候,劇屏也進入收官階段。
通常來講,這一時段熱劇云集,但重磅作品不會太多,各平臺多愛把“劇王”級作品放到“跨年”或“新年—春節”這兩個時間段推出。像早些年的《慶余年》《雪中悍刀行》,去年的《繁花》等,走的都是這種播放路線。今年總體上還是如此,只不過近日出了點小意外:于和偉主演的《我是刑警》,忽然在播放周期中后盤發力,且漸有成為話題型劇集的態勢。
《我是刑警》這個劇,因片尾女聲翻唱的《少年壯志不言愁》,以及于和偉的年輕警察扮相,引發不少爭議。好在劇情硬核,配角天團的表現也實在強勁,富大龍、馮國強、周波、李寶安、石文中、孫浩、孫瑋、鄭曉寧、杜海功、顏世魁、胡明、朱輝等一大批實力演員,對角色生活感的還原式塑造,堪稱教科書般的表演,為該劇在網上贏得了持久的熱議度。
與當年自帶幾分“爽劇”氣質的《狂飆》不同,《我是刑警》反映的是偵破案件之難,將“刑警”這個神秘職業的艱辛,以從未有過的現實感奉獻到觀眾眼前。這使該劇超越近期大熱的《小巷人家》,成為2024年年末最能引發觀眾共情的劇集,也給稍后開播的時尚涉案劇《獵罪圖鑒2》帶來空前壓力。
《獵罪圖鑒2》作為續作,繼續聚焦“模擬畫像師”這一新興刑偵崗位,為探案劇情帶來新鮮看點。主演檀健次、金世佳都是演技、流量兼具的新生代演員。與《我是刑警》的寫實風格不同,《獵罪圖鑒2》更偏奇情。這類劇通常很吸引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但這種時尚氣質,一旦碰上粗糲的、寫實風格的競爭對手,屏幕沖擊力會相對遜色。
與《獵罪圖鑒2》在涉案劇里處境近似的,是接棒《小巷人家》的都市劇《好運家》。該劇導演安建曾執導《北風那個吹》《小姨多鶴》《安家》《解密》等作品,編劇袁子彈憑借兩部《歡樂頌》聲名鵲起,主演張小斐、佟大為、陳小藝、郭濤、隋俊波、于毅、馬思超、胡意旋、徐百慧、岳紅、袁文康……名導演、名編劇、名演員(且新老實力搭配),按說是實力強勁,可架不住前不久《小巷人家》在寫實性和文學性方面所發揮的超強實力。
雖說后者類型是年代劇,《好運家》作為都市劇,立足當下生活,但劇情上,《好運家》略有堆砌之感,《小巷人家》則多了些來自歲月的沉淀。兩劇接檔播出,生活感的厚薄難免有所落差。
正劇還有一部《天下同心》,也有意思。因為劇情涉及的歷史時段接近,且主演里都有佟瑞欣、祝新運、金鑫、馬曉偉、陳逸恒等人,該劇很容易被當作不久前播出的《西北歲月》的續作。這兩部戲,難得的亮點可能是佟瑞欣演技的進步。佟瑞欣之前在《光榮與夢想》等劇里扮演毛澤東,過于靠攏唐國強的風格,缺少自己的特色,而在最近這兩部中,他開始有了更多自信與自如感。扮演領袖人物,角色身上的自信氣質尤其重要。照目前的情形看,未來十年,佟瑞欣很可能會順利接班唐國強,成為影視作品里中年毛澤東的主要扮演者。他將如何進一步展現自己的風格,值得期待。
還想談談微短劇。這個最初在手機瀏覽器上像廣告一樣投放的新類型,到了2024年年末,終于贏得各平臺普遍重視,不少平臺為其開辟單獨頻道。目前平臺上的微短劇和手機瀏覽器上的微短劇,還是有些不同。前者成畫品質更精美,也更適合在電視等大屏投放,而不僅僅是手機。
原來的手機微短劇,畫面、劇情都比較粗糙,有一點像“爽文”的影像化轉換;平臺微短劇不一樣,除了單集時長較短、節奏明顯變快,還是比手機微短劇更注意劇情上的起承轉合。如果說過去的傳統劇集之于同名小說原著,有些像同名連環畫改編;那今天的微短劇顯然更像漫畫版;平臺微短劇,無疑屬于那種精致的漫畫版。
近期平臺微短劇,有兩部可以一看:《嗨,1995》,將稍嫌虐心的年代劇進行喜劇化演繹;《如意》剛開播不久,劇情和傳統古裝奇情劇沒有太大差別,觀賞性也并不遜色。這兩部戲的特點都是制作成熟,可看度高。由此也讓人對微短劇這個新品種的未來生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