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志奮領學者,Stirling大學傳媒管理碩士,長期致力于電視傳媒的發展研究和咨詢顧問工作。
遙控器只是一個小小的設備,但它背后是電視業整個生態
今年以來,廣電總局持續進行“雙治理”,劍指群眾反響強烈的“遙控器操作復雜”“兩個遙控器常年來回切”“設備之間不知如何切換”等痛點。11月22日,廣電總局官網消息顯示,通過廣泛開展遙控器“二合一”宣傳和運營商上門服務、電話客服等措施,全國已經有超過2億用戶通過遙控器紅外學習,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
看到此類消息,不禁想起我短暫的“電視遙控器”創業經歷。
人們看電視的過程也是科技進步的過程,從最早的黑白電視,到后來的彩色電視,再到現在的超高清智能電視,電視機不斷迭代,電視遙控器也隨之更迭。最早的電視機是需要旋轉旋鈕來轉換頻道的,當時的“遙控器”大概就是招呼一個小孩兒:“去把電視轉到28頻道。”記得那時,我的創業伙伴不知道從哪里找出來一張照片——西北的窯洞里,一位大叔將一根長棍子綁在電視機頻道撥盤上,用棍子來“遙控”電視。
十多年前,我購買蘋果TV時,對它那個像極了翻頁器的電視遙控器非常有感覺,那是喬布斯極簡風格的體現。但今天,當所有遙控器都變得極簡,你會覺得一定還有進步空間,比如,語音控制。
十年前,我和小伙伴們決定開發手機電視遙控器,希望用手機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當時的做法是在手機音頻插孔上,外插一個紅外設備,以此與電視機聯系。當然,這個軟硬件結合的產品也不只是用來遙控電視,我們希望能結合更多智能應用或生活應用、社交應用,甚至締造全新的電視生態。那時的想法真的很宏大,但用戶卻很實際,基本沒有用戶愿意再掏錢購買這么個小附件。這件事倒是啟發了手機廠家,后來,手機廠家普遍內置早先他們認為落后的“紅外”設備。今天的手機普遍帶有手機遙控器功能,可以遙控電視機,也可以遙控家里的空調、熱水器、電飯鍋等。
最近,我在老年大學教授社區老人用手機剪輯視頻。老人對這門課非常感興趣,課程名額幾乎是秒光。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注意到大城市的老年人基本是50、60年代的人,受過一定教育,這些老人對智能手機的使用都很得心應手。電視機也好,遙控器也好,機頂盒也好,他們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通常是來自廠家的“陷阱”,年輕人也不見得能搞定。
所以,治理電視機操作復雜這件事,并非獨立的問題,而是一個鏈條上的問題。7月2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部門單位,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階段性總結部署推進會。會議通報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第二階段工作進展情況和成效。超2億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完成遙控器紅外學習,初步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組織研發成功基于紅外、藍牙和星閃的新型三模通用遙控器,并在6省有線電視和IPTV運營商開展測試驗證;同時,積極完善手機遙控器。“套娃”收費方面,各指標合格率均超過96%,其中收費包備案、付費單片數量等關鍵指標合格率已達100%;操作復雜方面,開機看直播、開機時長、開機廣告等指標均未發現違規情況。
會議部署今年下半年治理工作重點任務。其中,“全面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加強標準研制,統籌存量和增量,做好三模通用遙控器試點和推廣工作,優化推廣智能語音、手機等遙控方式,讓群眾看電視更加方便。”“推進插入式微型機頂盒試點和批量部署。加強協同研究,年內完成機頂盒內置化電視機研制并開展試點。”“制定智能電視機‘便捷看電視’標準規范,加快完善覆蓋關鍵環節、終端設備的統一技術標準和規范”等,已經觸及遙控器操作困難的根本。
遙控器不只是設備問題,也是民生問題。正因如此,國家才會下大力氣解決。遙控器只是一個小小的設備,但它背后是電視業整個生態。有關部門下力氣改造遙控器,必將令整個電視圈發生巨大改變。一切以百姓需求為導向,做百姓喜歡的事情,我們的電視就不會被百姓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