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構建優質課堂以及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深入探討小學數學課堂作業的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教師優化課堂作業設計提供有效幫助。
一、課堂作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方面,課堂作業是學生由知識理解到實際應用的實踐場所。在衡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時,我們更應關注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識,而不僅僅關注教師傳授了多少內容。有效的課堂作業有助于學生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應用技能,從而實現從知識理解到實際應用的轉變。另一方面,課堂作業是優質課堂與學生能力發展的助推器。優質的課堂作業既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環節,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直接手段,能真實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掌握程度。
此外,課堂作業的反饋對精準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能幫助教師調整課堂節奏,提升教學設計能力,打造優質課堂。
2.符合“雙減”政策要求
新課標指出,小學數學課程目標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因此,除了鞏固基本知識與技能外,教師還應在設計數學課堂作業時突出作業的育人價值。課堂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設計符合多元化目標的課堂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課堂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1.作業布置具有隨意性
一是幾乎不布置課堂作業,僅在常規檢查時要求學生完成幾道計算題。二是常常混淆課堂作業與其他作業的類型,導致課堂作業時間被外移,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三是在課堂上過分強調作業精講,導致留給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十分有限。
2.缺乏創新性與科學性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過于重視計算,導致課堂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創新,難以真正發揮課堂作業的作用,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直接選用教材或其他資料中的題目,這類作業往往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二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自主設計作業,這種形式的課堂作業雖然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但也可能會因為教師素養不足而導致作業缺乏科學性。
三、提高課堂作業有效性的措施
1.確保課堂作業時間充足
課堂作業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與整體教學過程緊密相連。課堂作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在無形中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如果將作業留至課后,可能會對學生的課后時間造成壓縮,降低他們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動力。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面對時間緊迫和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的壓力,學生可能會選擇抄襲或拖延,這就讓作業失去了其應有的真實性和育人價值。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完成課堂作業留足時間,這對提升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確保課堂作業內容優質
目標明確 有效的課堂作業設計需要教師精心策劃并全面設定作業目標,緊密結合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確保作業內容與課堂教學結構順暢銜接。制定清晰、多元化的作業目標,例如,涵蓋啟發性、達成性、檢測性和鞏固性目標等,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形式創新 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核心動力,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并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注重創新,著力設計形式新穎的作業,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課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剪卡片制作圖形、尋找生活中的圖形物體等實踐性作業,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能培養其動手和觀察能力。
內容豐富 作業內容應取材廣泛且豐富多樣。小學生正處于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心理發展階段,往往難以長時間保持專注。為了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課堂作業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經驗以及學科的特點,創造出富有趣味性的作業內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深入作業情境,深入思考數學問題,從而提高作業的質量。此外,作業的設計還應富有層次性。在優化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學情差異和需求差異,巧妙地實施彈性課堂作業的布置策略,既要有保底題,也要有拓展題。保底題可鞏固學生基礎知識,拓展題則允許學生在完成保底題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
3.確保課堂作業評價多元
對課堂作業的評價,教師應摒棄簡單批閱為“優、良、差”或僅寫一段評語等單一的評價方式,采用多樣化的、立體化的評價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業交流,例如,展示優秀作業并討論其優點,引導學生反思不足,從他人作業中汲取靈感。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還應考慮其意志品質、興趣和習慣等因素。在評價方法上,教師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情況和能力發展等。
總之,有效的課堂作業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能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能力并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業設計能力,注重作業的引導作用,從而讓課堂作業發揮其應有價值,助力學生數學思維品質、能力和素養提升,為構建高效、互動和富有成效的數學教學環境奠定基礎。
【本文系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小學作業設計質量的研究與提升”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Y2023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