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時間寶貴,我們既不想放棄現在,又不愿失去未來。惟有適時悲觀,常懷樂觀,方可不負現在、未來,贏得主動。
悲觀者自省,看得見蕓蕓眾生、世間百態,故能贏得現在。“向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因為他們足夠清醒,故更加小心翼翼,行事穩妥、深思熟慮是悲觀者們獲得當下成功的關鍵因素。但為何悲觀者贏不了未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悲觀者或是出于對自己的不信任,或是出于對社會的逃避,容易沉淪在自己的世界里,出現抑郁。《紅樓夢》中林黛玉有詠絮之才,但她卻是一個典型的悲觀者,“心氣郁結”也是她身體不好的重要原因。適度悲觀,適時悲觀,才能直面生活的苦難,不被挫折打倒。
樂觀者自得,看向的是未來的錦繡之路,故能贏得未來。“與只知做夢的人相比,從來不做夢的人更像白癡。”一個人有夢想,便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樂觀者從不在意眼前的荊棘叢生,他們看到的是荊棘叢后的鮮花。因此,他們不懼眼前的挑戰,行且至遠,行而不綴,未來可期。樂觀是生活的通行證,目標從不止現在,贏得未來理所應當。
然而,悲觀者切忌過度悲觀,樂觀者切忌盲目樂觀。不論是悲觀還是樂觀,都是我們內心心態的轉變。心態好,做事才會好。在面臨重大事務時,不妨悲觀一點吧!這樣便可懷著謹慎、預想過失敗的心,即使失敗了也不覺傷心。在面臨困難時,不妨樂觀起來吧!樂觀才能有無懼困難和挑戰的勇氣,才敢于開始,才有成功的機會。
適時悲觀贏現在,常懷樂觀贏未來。我們把握現在和未來,不負韶華,以夢為馬,書寫人生之華章。
(指導老師:黃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