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由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分別審議通過的《關于促進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協同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東北三省一區同步施行。
這是東北三省一區開展的首部協同立法項目,由吉林省人大常委會牽頭,會同遼寧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研究形成。
貫徹落實黨中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5月17日,黨中央首次以旅游發展為主題召開全國旅游發展大會,釋放大抓旅游、大興旅游的強烈信號。
東北三省一區應時代之潮流、謀發展之宏業,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快形成現代旅游業發展格局,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高位推動、政策加持……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頻頻“出圈”, 冰雪時尚、民族風情、避暑休閑、田園詩意、美食美宿等旅游新名片不斷涌現,振興發展的亮眼一幕在“綠水青山”“冰天雪地”中不斷呈現。當下,旅游業已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大旅游、大融合、大發展,也逐漸成為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發展的主基調。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規劃》,更是繪就了東北地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跨越行政區劃,實現旅游要素資源整合、一體化協同發展,必將提升東北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為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思路已定、方向已明、路徑已清,關鍵就在腳踏實地抓好實施。
時光指針回撥至2023年的金秋十月,東北三省一區協同立法實踐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座談會上,共同簽訂省際間協同立法框架協議——《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協同立法工作框架協議》,旅游協同立法成為東北三省一區的第一個協同立法項目。
“開展旅游協同立法,有利于黨中央關于東北全面振興決策部署的深入落實和國家旅游業發展規劃的更好實施?!奔质∪舜竺褡鍍S務外事委員會負責同志表示,“通過協同立法推動和促進旅游業協同發展,充分體現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的工作要求,意義十分鮮明?!?/p>
高質量落實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具體行動
按照《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協同立法工作框架協議》規定,吉林省人大常委會牽頭起草《決定》。
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對文件起草全過程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吉林省人大常委會成立由民僑外委、法工委和省文旅廳組成的吉林省起草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協同立法質量。
起草好一份文件,離不開法律政策的準確把握,離不開調查研究的深入開展。起草過程中,工作專班堅持目標導向,聚焦需要協同的領域和問題,認真研究法律法規和政策,學習借鑒長三角經驗,客觀分析《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規劃》實施和區域旅游合作實際情況,組織專家深入地方和經營主體調查研究。
起草好一份文件,離不開智慧的匯聚,離不開集思廣益。2023年11月中旬,《決定》文稿形成之后,廣泛征求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各市州人大常委會、部分省人大代表意見。今年1月22日,工作專班組織召開旅游協同立法征求意見座談會,傾聽旅游方面專家學者、旅游經營者和旅游景區、行業協會(聯盟)的聲音,確?!稕Q定》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旅游協同發展立法,這是新時代提出的新課題。答好這道“考題”,需要注重各地實際。
近年來,東北三省一區都將旅游業作為重要產業來謀劃布局,既有各自的地方性法規作為基礎的法治保障,又有一系列政策舉措來推動發展。文件起草期間,工作專班注重加強省區對接,研商建立省際間協同立法聯系機制,協調各省區人大和相關部門深入交換意見,共同研究確定《決定》文本,努力形成最大共識。今年2月,初步形成的《決定》文本發給各省區征求意見。4月10日,工作專班又組織召開了三省一區旅游協同立法座談會,按照各省區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決定》文本內容。
認真對待、充分吸收,前后歷經4輪、20余次修改,6月底前,《決定》分別由東北三省一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為規范和促進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7月1日,審議通過的《決定》在東北三省一區同步施行?!稕Q定》全文共16條、2600余字,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特色鮮明。
《決定》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瞄準吉、遼、黑、蒙區域優勢,用“特色”著“共色”。
全文貫穿一條主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協同發展目標明確:推動東北地區建設成為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國綠色旅游發展引領地、邊境旅游改革創新樣板地、跨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實踐地。
跨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各地需協同發力。針對目前東北三省一區旅游協同發展中存在的跨區域合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決定》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建立健全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明確省區政府間建立旅游業協同發展推進機制,共同解決旅游業協同發展的重大問題;旅游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系和定期會商機制,共同推進和落實區域協作事項;鼓勵各省、自治區地方間建立跨區域旅游發展合作機制。
合作開發具有東北特色的旅游產品。突出東北三省一區優勢旅游資源,重點協同發展冰雪旅游、綠色旅游、紅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工業旅游、農牧業旅游、邊境旅游。同時,結合當前和未來旅游與其他業態融合發展趨勢,對協同加快發展旅游新模式、新業態、新體驗提出要求。
細化落實協同發展的具體措施。在做好總體設計的同時,推動旅游宣傳推廣一體化、旅游交通一體化、市場監管一體化和旅游標準一體化,共建旅游信用體系、智慧旅游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等,打好協同發展基礎。
加強組織實施和人大協作。要求東北三省一區政府應當根據本《決定》明確旅游業協同發展具體任務,認真組織實施;加強人大監督工作聯動,共建有利于協同發展的法治環境。
立良法,促善治,謀發展?!稕Q定》以法之名護航旅游業發展跨地區合作、跨區域規劃,必將為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協同發展美麗畫卷著濃墨、添重彩,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來源:中國人大網、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