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動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干部實干擔當、拼搏奮斗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勤政廉潔、擔當實干的同時,廣大黨員干部還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要知信行統一,心中始終裝著人民
沒有實干擔當,就沒有作為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各級黨組織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落實‘重實踐’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匡正干的導向,增強干的動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事實上,我們黨自從成立之日起,千千萬萬的黨員干部以實干擔當,詮釋了共產黨人可貴的品質和精神。老一輩革命家為全黨全國人民樹立了光輝典范,他們心中始終裝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深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焦裕祿一生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展現了共產黨員崇高的思想境界。在帶領全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爭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焦裕祿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冒著風雪走村串戶、訪貧問苦,在洪水暴發時抱病到災區察看災情,總是在群眾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們送去溫暖與關愛。對自己和家人,焦裕祿卻堅持“嚴”字當頭。他多年來一直衣食儉樸,只因孩子看了一場“白戲”,便予以嚴厲批評,并立即要求把票錢如數送到戲院。由此,他還專門起草了《干部十不準》的通知,在縣委會上通過,規定領導干部不能搞特殊化,要求全縣干部嚴格遵守。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焦裕祿始終心系群眾冷暖,矢志不移改變蘭考面貌,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強調“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發揚光大”。保持廉潔本色,厚植公仆情懷,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廉潔奉公、勤政為民。
焦裕祿精神被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廣大黨員干部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那種“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干部作風,就必須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并結合新的實際把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以勤政廉潔為本,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從古至今,勤政廉政都是對從政者的基本要求,更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黨員干部不僅要實干擔當,更要始終堅持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領導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的要求,也上升到了新高度。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實干擔當,還必須樹立起以人民群眾為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把個人進步與黨的事業聯系起來,腳踏實地工作,講真話、報實情,不夸夸其談,不脫離實際,不搞勞民傷財的假政績,扎扎實實干出實績,實實在在讓群眾滿意。”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要“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的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黨員干部都能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然而,也有個別黨員干部的政績觀卻是錯位的,或亂鋪攤子,或作風漂浮;還有個別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喜歡搞急功近利、盲目蠻干、熱衷于搞花架子表面功夫的所謂政績。凡此種種“政績工程”,圖的是面子上好看,撈的是個人升遷的“資本”。
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原黨委委員、副院長宗文就是此類負面典型之一。“急功近利、貪大求洋、好大喜功,熱衷上馬‘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這是不少干部群眾對宗文的評價。”《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稱。政績觀扭曲,是宗文嚴重違紀違法事實的一個顯著特點:為了短期利益,為了突出政績,他好高騖遠,盲目投資,急于求成。在擔任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期間,宗文不認真學習領會上級的安排部署精神,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打折扣、搞變通,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為了撈取個人政績,宗文還偏離“集合要素優勢、節約生產成本”要求,拍板決定投資28億元修建32萬平方米新能源汽車廠房,但投入使用的僅12萬平方米,大部分閑置。他一味追求這些形象“高大上”,壘盆景、博眼球的工程,不僅絲毫沒有推動實際工作,還浪費了大量國家資財和公共資源。為了在項目觀摩會上博人眼球,宗文安排下屬子公司斥資上千萬元打造項目觀摩點,觀摩后長期閑置。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對黨員干部而言,同樣要謹防看似“無傷大雅”的小錯的積累而終至毀于一旦。對此,廣大黨員干部務必引以為鑒。
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切實提高免疫能力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堅強的紀律保障是提高黨員干部免疫力的“防火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組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認真學習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搞清楚黨的紀律規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言行準則,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該《通知》強調。
如果無視紀律約束,把黨紀法規當作耳邊風,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干部駱玉林涉嫌受賄、內幕交易案,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近日已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此案就是這樣一本典型反面教材。
檢察機關起訴指控稱,被告人駱玉林利用擔任青海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青海省經濟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部長級干部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有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檢察機關同時起訴指控稱,駱玉林作為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在涉及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明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當以受賄罪、內幕交易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古人云:“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小小蟻穴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孔眼也能使氣泄掉,因此,紀律是約束自身行為的“戒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更是無小事,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紀律規矩意識,從內心深處敬畏法律、敬畏紀律、敬畏權力,如此,方可真正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