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時節,委員履職如火如荼。
目前,唐山市6個層面70個政協委員履職平臺全部建成,實現了區域全覆蓋、界別全覆蓋、委員全覆蓋。
這是唐山市政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加強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又一生動實踐,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特征、政協特點、唐山特色的基層協商民主新路徑。
高標準建:搭起連心橋
政協工作,委員是主體。實現主體作用的發揮,政協要搭“舞臺”。
唐山市政協黨組把委員履職平臺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保障委員經常性常態化履職,擴大聯系群眾工作覆蓋面的重要抓手。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蘇鐵成多次研究論證并帶隊赴浙江、福建等地學習考察,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結合唐山實際,創新性謀劃了6個層面政協委員履職平臺建設的總體布局,即在市政協設立委員議政廳,在各縣(市、區)政協設立委員活動中心,在各開發區(管理區)設立委員聯絡處,在各專委會(辦公室)設立委員服務站,在各界別設立委員工作室,在委員所在單位設立“委員之家”。
目標清晰,工作才有方向。唐山市政協于2023年7月制發《關于加強委員履職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打造“學習交流的園地、聯系群眾的橋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協商議政的平臺、凝聚共識的載體”的功能定位,確定“有活動召集人、有固定場所、有統一標識、有工作制度、有活動記錄、有工作計劃”的“六有”建設標準。
按照“先試點、后鋪開,成熟一個、掛牌一個”的推進步驟,2024年3月,唐山市政協主要領導為首批建成的豐南區政協委員活動中心、青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王福強“委員之家”掛牌,隨后強化主席會議成員包聯指導、各專委會對口聯系的常態化指導機制,市政協辦公室與各專委會、各縣(市、區)政協協調聯動,委員履職平臺建設在層層抓落實中高效推進。目前,6個層面70個委員履職平臺全部建成,實現了全市區域全覆蓋、界別全覆蓋,架起了各級委員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高質量管:凝聚向心力
為委員搭臺,請委員登臺。為了讓委員在履職平臺占據主場主唱主角,唐山市政協積極探索委員履職平臺運行的長效機制。
突出黨建對委員履職平臺的引領作用,各層次履職平臺加強與對口履職黨支部的聯系,安排黨員委員做好相關工作。對沒有黨員委員的,由市政協相關專委會派駐黨建指導員,實現黨的領導、黨的工作由有形向有效覆蓋。
實行“全員入委”機制,并明確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聯系群眾,實現了全國、省、市、縣3641名委員全進駐。
要求履職平臺每年制定年度活動計劃,常態化開展學習宣傳,每月至少收集反映一條社情民意信息,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走訪、聯系群眾活動。并將每月21日設定為委員活動日,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特別是確定平臺履職重點,深入開展“反映一條社情民意、提交一件優秀提案、參加一次履職活動、深入一個基層單位、助力一項實事工程、撰寫一篇履職報告”“六個一”履職活動,以及“政協委員進網格”,當好黨的政策的“宣傳員”、社情民意的“聯絡員”、解疑釋惑的“調解員”、助力發展的“戰斗員”、民主協商的“監督員”、為民履職的“勤務員”的“六大員”活動,構建了以平臺帶動委員、以平臺帶動履職的工作格局,凝聚了強大的向心力。
高效能用:畫好同心圓
建是基礎,管是前提,用是根本。唐山市政協在“用”字上求實效,確定委員履職平臺“組織學習交流、宣傳政策法規、反映社情民意、開展協商監督、推進‘六個一’履職活動、服務‘政協委員進網格’工作”6項任務。
各委員履職平臺始終注重強化理論武裝,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凝聚共識、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各履職平臺迅速掀起學習宣傳宣講熱潮。文藝界委員工作室用喜聞樂見的說唱,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全會精神在群眾中入腦入心。民革界別委員工作室在讀書活動中,分享《李大釗》《紅色延安的故事》等,民革成員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秉持群眾“關鍵小事”就是政協委員“履職大事”理念,抓實“微調研”“微協商”。豐南區政協委員活動中心創新開展“政協走親”聯誼交流活動,分類實施“企業走親”“鄉村走親”“睦鄰走親”;青聯界別工作室的青年委員,圍繞城市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30余條,及時有效做到了“建言建在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
“小區路面破損坑洼不平出行難”“電動車充電不方便”,居民群眾揣著麻煩事、煩心事和對政協工作的期許,走進委員履職平臺,委員走進社區、廣場和群眾家里,民意零距離、干群面對面,多方參與、交流觀點。各委員履職平臺建設以來,共接待群眾3200余人次,收到意見建議768條,形成社情民意662條。蘆秦梅委員關于綜合施策緩解兒科醫生緊缺問題的建議得到省領導的批示;中共界別委員工作室反映的關注全市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建議、農工黨界別委員工作室反映的關于加強飲水污染防治的建議等信息得到市領導批示,被相關部門采納落實。還有,關于弘揚中華醫藥優秀文化的建議、將數據中心產業相關數據納入統計公報的建議等多篇建議被省政協采用,轉相關部門辦理。
各級委員履職平臺還積極發揮專業特長、資源豐富的優勢,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醫藥衛生界別委員工作室每月都組織政協委員和醫院專家為群眾義診、舉辦健康講座;農業界別委員工作室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技術義務指導;李楊“委員之家”連續兩年聘用大學生60余名,解決就業難題;周存鵬“委員之家”以宣法普法、提供法律援助為特色,堅持開展公益訴訟、電信詐騙等宣傳,守護老人養老金、救命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唐山市全市各級政協委員履職平臺共組織開展各類活動600余次,每一個建議的升華,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贏得了群眾的紛紛點贊,群眾們紛紛稱贊唐山政協協商是“有事好商量,商量有好事”,切實感受到了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一個個委員履職平臺的建設,筑牢了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根基,一場場委員履職活動的開展,見證著協商議事促進基層治理的變化。委員履職平臺已經嵌入政協各項協商議政工作之中,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見效的重要形式。
委員有擔當,政協有力量。唐山市政協印發了《履職平臺建設使用指南》,將持續推進委員履職平臺走深走實,充分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更好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界別紐帶作用和專委會基礎性作用,不斷延伸政協工作觸角,做好理順情緒、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工作,努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打造具有鮮明唐山辨識度的履職品牌,持續繪就人民政協守正創新、奮發進取的嶄新畫卷!
(作者單位:唐山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