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常雞蛋一般是橢圓形,蛋黃和蛋清比例良好。但是在蛋雞養殖過程中,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會引起雞蛋蛋殼質量和顏色的明顯變化,出現一些雀斑蛋、蛋楔子和軟殼蛋等。生產中如何通過觀察雞蛋形態和顏色變化來判斷雞群的疾病狀況,是養殖戶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關鍵詞:雞蛋;蛋形變化;疾病
通信作者:薛英(1979—),男,大學本科,高級獸醫師,從事臨床獸醫工作,E-mail:13898535115@163.com
收稿日期:2024-03-25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09-0062-03
正常雞蛋一般是橢圓形,一頭稍圓,一頭相對稍尖,一枚雞蛋的重量在45~75 g,蛋殼厚而堅硬,光滑且有光澤,蛋黃居中,蛋黃和蛋清比例良好。在蛋雞養殖過程中,很多疾病都會引起雞蛋的明顯變化,及時發現雞蛋蛋形和蛋色的變化[1],對于防治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并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益。因此,本文主要闡述雞蛋蛋形變化與疾病之間的聯系,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一定的參考。
1 雀斑蛋
當雞出現輸卵管炎時,所產的蛋會有雀斑蛋,通常認為是由大腸桿菌感染導致雞的輸卵管炎[2],養殖戶一般簡單投喂頭孢類、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等來治療雞群的大腸桿菌病,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輸卵管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但是能引起輸卵管炎的疾病有兩種,一種是大腸桿菌,另一種是梭菌,因此在治療輸卵管炎時不僅要投喂治療大腸桿菌的藥物,還要配合投喂治療厭氧菌的藥物,比如地米硝唑,這樣治療效果才會比較理想。輸卵管炎除了造成雀斑蛋之外,嚴重的時候還會使雞群輸卵管漏斗部造成黏連,導致成熟的卵泡無法進入輸卵管,從而墜落到腹腔,出現腹膜炎,也就是常說的墜卵性腹膜炎。如果治療不及時,細菌會沿著輸卵管進入到泄殖腔,造成泄殖腔炎。泄殖腔炎嚴重時會降低收縮肌的收縮能力,產蛋時輸卵管縮回的時間延長,導致其他雞看到裸露在外的輸卵管引起啄肛現象的發生,嚴重造成雞只死亡,死亡率增加。
2 蛋楔子
在生產中,有時會在蛋鋪上發現大小與鵪鶉蛋相似的小雞蛋,俗稱蛋楔子。這樣的雞蛋打開后里邊沒有卵黃,中間會有玉米粒大小的異物,這個異物就是輸卵管脫落物。這種現象發生,說明雞群中有個別雞輸卵管炎非常嚴重,需要及時對癥治療,否則雞群就會接續出現雀斑蛋、死亡率增加等現象,直接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3 軟殼蛋
在養殖中還會經常遇到軟殼蛋,產生的原因有多種,既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
3.1 生理性原因
一是初產階段,雞群的生殖系統剛剛發育成熟,機體各方面還未完全協調,此時個別雞會出現成熟卵泡排出過多的現象。如果在4 h內排出2個成熟卵泡,就會產出1枚雙黃蛋。如果在4~20 h排出2個成熟卵泡,必然會排出1枚軟殼蛋或不成形的蛋,因為此時鈣的絡合時間不夠,沒有形成成熟的蛋殼,這是出現軟殼蛋的主要生理性原因。但不要過于擔心,在雞群到達產蛋高峰以后雙黃蛋和軟殼蛋現象會陸續減少,基本在25~27周以后就很少見軟殼蛋。
二是當雞群受到驚嚇造成應激以后,也會出現軟殼蛋增加的現象,原因是雞群受到驚嚇等刺激導致雞輸卵管平滑肌蠕動異常,雞蛋逆行或下行,下行之后所產的蛋就是軟殼蛋。控制措施是給雞群投喂維生素C,連用4~5 d,以減少應激給雞群造成的不良影響。其實,應激發生后應先找出雞群應激的原因并及時消除。當雞群受到應激時,還會出現一種特大蛋,比正常的蛋要大很多,有的甚至比鵝蛋大,打開之后發現是一個蛋中蛋,這是因為輸卵管平滑肌蠕動異常導致雞蛋逆行,可能出現重新包裹蛋清蛋殼而形成蛋中蛋。
3.2 病理性原因
很多疾病能造成雞群軟殼蛋,最常見的是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此外,減蛋綜合征也會造成軟殼蛋,但是一般在開產前都會對雞群免疫減蛋綜合征三聯疫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軟殼蛋的發生概率。
判斷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一個最典型的癥狀是雞蛋的蛋清較稀薄,因此可以挑出一部分薄殼蛋和軟殼蛋來查看蛋清狀況。正常情況下雞蛋的蛋清是比較粘稠的,如果雞感染了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蛋清會稀薄如水,主要原因是因為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損傷輸卵管后影響了蛋清的分泌。如果判斷雞群已經發生了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建議養殖戶立即進行全群緊急疫苗免疫,采用點眼免疫能更好地產生抗體,再配合使用治療藥物。
4 蛋色變淺的原因分析
4.1 非典型新城疫
在養雞生產中,新城疫疫苗的免疫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在雞開產前后都會免疫新城疫疫苗。如果雞群感染了新城疫,對于沒有抗體或抗體偏低的雞群所產蛋的蛋殼顏色會變淺[3]。如果雞群發生了新城疫,且恰好快到預定的免疫時間,此時可以采取緊急免疫新城疫疫苗的方法來控制疾病,見效快,成本低;如果雞群還沒到預定的免疫疫苗時間,如果此時進行緊急接種,免疫效果不理想,部分抗體低的雞抗體水平出現提升,部分抗體水平高的雞反而抗體水平下降[4],最終導致整個雞群抗體水平不均。正確的應對方法是采取合適的藥物準確治療,一些生物制劑和中藥為主要成分的藥物均可。
4.2 腸炎
當雞群出現比較嚴重的腸道感染時(如發生腸毒或絳蟲等),也會造成雞群蛋殼顏色變淺。腸道感染,很少是單一因素感染導致,基本上都是以混合感染居多。因此,用藥時一定要聯合用藥,根據雞群的實際情況對癥投喂。目前來看,能夠造成蛋雞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大腸桿菌,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治療腸道疾病的藥物主要是針對大腸桿菌的藥物;第二是球蟲,一般認為球蟲主要發生在育雛、育成期,而產蛋期較少發生,其實則不然,產蛋雞因為消化道發育更加成熟,在糞便變化上看不出呈西紅柿樣糞便;第三是梭菌,能感染雞的輸卵管和腸道。健康的雞盲腸內本身就存在梭菌,當雞群腸道出現問題時,盲腸內的梭菌就會逆行至小腸內引起發病造成腸炎;最后一種是絳蟲,感染絳蟲的產蛋雞一般死亡率不高,表現為消瘦貧血,產蛋量下降,蛋重變小、蛋殼顏色和蛋殼質量變差[5]。總之,在治療雞群腸道問題時,一定要準確查明致病病因,然后按癥用藥、及時防控感染和擴散,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玉森.雞蛋質量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2(08):163-165.
[2] 蔣晶晶.三種家禽蛋殼厚度整齊性及蛋殼形狀指標的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20.
[3] 毛慧,FABIEN Galea.蛋雞營養對雞蛋品質的影響[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4,34(05):23-25.
[4] 王利征,楊懷文,史曉峰.畜禽疫苗免疫及注意事項[J].中國動物保健,2013,15(06):28-29.
[5] 徐淑賢.籠養蛋雞絳蟲病的分析[J].家禽科學,2023,45(11):52-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