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2年期間,我國旅游產業遭受重創并持續承壓,旅行社、OTA、景區、住宿等旅游產業鏈相關企業自然減員和收入下降明顯,國內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管理實施科學精準“熔斷”機制,走走停停、反反復復成了旅游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常態與挑戰,也促使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格局發生了新變化。
根據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從2020年開始,我國入出境旅游市場幾乎全面停滯,2019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2020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國內旅游收入2.23萬億元,同比下降61.1%。2021年,國內旅游總人次32.46億,同比增長12.8%。國內旅游收入2.92萬億元,同比增長31.0%。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 旅游經濟監測與預警課題組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旅游經濟數據報告顯示,受紓困扶持政策和假日市場影響,2022年旅游經濟以“穩開緩升”態勢開局,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綜合指數(CTA—TEP)為95.60,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了9.7和3.3,處于景氣榮枯線以下并呈下降趨勢,企業家信心指數波動下行,波折中前行成為常態化,全社會對旅游業也進行了前所未所有的關注。
上市旅游企業作為旅游產業的中堅力量,其整體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為旅游產業總體情況的晴雨表,本文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并結合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選取旅游類上市公司。為保證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對初始樣本進行了如下的處理與篩選:剔除ST、*ST、PT等存在異常數據的公司和季度財務數據有缺失的公司樣本數據。最終選取我國26家在A股上市的旅游企業進行趨勢分析,借以了解當前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態勢,明晰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形勢和做好后續的應對策略。
上市旅游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呈現逐步恢復態勢
資產回報率(ROA)代表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通過對該指標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強各方面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關注,促進企業提高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效果越好。通過對A股上市的26家旅游企業的資產回報率(ROA)進行整體對比分析,2019年平均季度ROA為4.75%,2020年四個季度的ROA平均為-0.09%,其中第一、二季度分別為-1.27%和-0.93%,2021年全年四個的ROA平均為3.67%,恢復到2019年ROA水平的77.26%,2022年第一季度落至0.73%。2020年至2022年期間,旅游業上市旅游企業始終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在此關鍵時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服務業紓困政策,兼顧當前紓困和長遠發展,全國多地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扶持旅游消費市場主體的政策,為緩解旅游企業當前困難、增強廣大從業者信心、助力行業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旅游消費市場復蘇,盈利能力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虧損中呈現了波動回升態勢。
國有上市旅游企業的主體地位與發展韌性有助提振旅游市場整體信心
國有上市旅游企業作為我國旅游產業的支柱,對我國旅游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有旅游企業具有政策支持、低息貸款、政府授信等優勢,在經濟繁榮期,國有企業應該發揮積極作用,率先擴大投資,增加市場信心,以引導民營企業資金入場;而在經濟蕭條期,國有企業應當有逆周期經營擴張的行為。從圖2也可以看出,國有企業ROA與企業總體ROA的發展趨勢軌跡相同,說明其在旅游產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民營上市旅游企業的在2018-2019的8個季度內,ROA均值為5.3%,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7.4%下降到2020年第四季度的-15.4%,下降幅度高于國營上市企業的均值0.043,國營上市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ROA最低,從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9個財報周期內,平均ROA為-2.1%,僅有2021年的第二、三季度的ROA為正。民營上市旅游企業包括麗江股份、三特索道、眾信旅游、宋城演藝、西藏旅游、天目湖。其中天目湖景區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的ROA仍然保證每個季度為較好的盈利表現;宋城演藝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仍然保持了0.42%、0.27%和1.11%的投資回報率,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跌幅巨大,達到-19.22%。
民營企業中,以出境游批發、出境游零售和商務會獎旅游為主營業務的眾信旅游,出境游業務尚未恢復,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季度凈利潤開始虧損,2020年、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均出現大幅下降,最大虧損是2020年第四季度報的11.68億,2021年后,虧損收窄。公司堅持布局多元化業務領域,深入探索“旅游+購物”項目價值,整合營銷目前已成公司最大業務板塊。
國營上市旅游企業中,中國中免的綜合表現最為突出,在境外消費回流和內循環發展的大背景下,憑借多年深耕免稅行業的實力和經驗,持續發揮全球領先的行業規模優勢,圍繞免稅主業,緊抓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發展機遇,穩健經營,甚至出現了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67%,實現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7.23%。
旅游商務服務優于目的地經營為主的上市旅游企業
以旅游商務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上市企業僅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ROA為-1.53%,之后迅速恢復,2021年第三季度已經恢復并超過2019年均值為8.93%,發展的韌性較為強勁。以目的地接待為主的上市企業,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ROA降為-0.85%后,第三季度達到ROA的最低點-3.70%,2020年全年季度ROA均值-1.67%。從整體情況來看,以旅游商務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上市企業經營狀況優于目的地接待服務為主的上市企業。
被動變革與主動創新的上市旅游企業發展突圍
通過對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來看,品牌塑造、業務模式轉型、多元化發展、“旅游+”、數字化等成為上市旅游企業內外發展突圍的主要路徑選擇方式。中國中免以免稅新零售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新零售業務,建立O2O營銷模式,成為公司新的數字化價值中心,扎實推進線上業務一體化運營。嶺南控股以創新業務蓄能,夯實主業、深化布局、融合提效、多元并舉、科技賦能,持續推動公司泛旅游生態圈建設。西安旅游重在塑造新型品牌形象,打造了構建由酒店民宿、智慧旅游、貿易物流、資本運作、景區管理、特色商業、教育培訓、供應鏈管理等組成的多元化產業集群。中青旅堅持以追求高質量發展為原則,加快鍛造能力,構造在細分業態的領先優勢,緊扣國家戰略機遇,打造文旅投資運營與產融協同創新模式,聚焦價值創造,有效布局“旅游+”產業鏈延伸業務,實現存量優化與增量突破。眾信旅游逐漸探索“旅游+N”業務轉型模式,拓展新的發展邊界。
新業態與新需求促進休閑與本地生活走向融合。從港股旅游單一業務板塊來看,2021年,美團采用深入眾多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超級平臺”戰略,以本地生活服務為大場景閉環,使得同城旅行2021年的平均月活用戶達到2.6億,同比增長34.2%,這一數字較2019年,實現了25.2%的增長。美團到店、酒店及在線旅游業務實現325.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3.1%,凈利潤達141億元,同比增長72%,業績表現最為突出。
我國上市旅游企業恢復發展前景向好
旅游產業是敏感性行業,但也是韌性十足的行業。雖然2020年至2022年期間對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并未改變旅游業持續發展的整體趨勢。待日趨平穩直至結束,隨著旅游消費需求的復蘇反彈,被壓抑的旅游需求將逐步釋放,旅游業擁抱互聯網、大數據也在不斷提速,旅游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和增長。上市旅游企業要緊跟旅游消費的不斷升級與市場下沉步伐,密切關注游客消費行為特征的變化,從業務創新、品牌塑造、產品迭代、消費場景打造和營銷渠道開拓等方面著手,優化旅游供給結構,拓展旅游與文化元素結合,推動轉型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