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已經成為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戰略,數字經濟的興起正在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并激發數字技術的新一輪創新熱潮。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正在重新定義內容的生產與消費模式,大模型在企業運營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數字安全領域也在不斷進步,需要不斷探索新的防護策略,來應對日益復雜的數字環境。
數字安全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焦點,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應用本身既是安全防御的重點,也是保障的有利手段。需要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結合,提升保障能力。數字安全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必須尋求創新的安全模式。
首先,要協作開發行業大模型。基礎大模型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的一環,需要應對多項挑戰,包括強大的算力、充足的數據、高水平的人才、新應用的算法和場景、閉環的生態。然而基礎大模型缺少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因此需要大模型提供方與垂直行業合作,但行業大模型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仍有一定門檻。

其次,加快大模型創新。大模型的興起對云計算產生了深刻影響,在IaaS(基礎設施服務)領域推動了存算一體的算力架構發展,在平臺及服務SaaS(軟件運營服務)領域促進了AI?PaaS(平臺即服務)的發展,支持了專業大模型的快速構建和部署。在MaaS(模型即服務)方面提供了模型的定制,推動了云端的應用。對軟件和服務SaaS而言,大模型創新解決了定制化和成本服務質量的問題,提高了使用價值。而且網絡與數據安全的服務,也可以以SaaS的形式為上云的企業所調用。因此,如果將大模型拆分成模塊,利用“IaaS+PaaS+SaaS”的組合構建新平臺,將有利于中小型企業更容易地應用AI大模型。
最后,要創新升級數字安全防護措施。隨著數據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我們應該積極采用IPv6的技術。數字安全企業應構建體系化的安全運營服務框架,為各行業提供安全能力,幫助構建和維護安全防護體系。為此應完善數字安全的生態系統。覆蓋從工業企業到用戶的各方面,實現情報共享,提供安全的防護能力。
(摘編自作者在第十二屆互聯網安全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本文配圖均由360集團提供)
責任編輯:隗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