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排查技術應用
電力是社會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為充分滿足人們用電需求,電力企業應加強發電機組設備檢修管理,以最大限度提高發電機組設備運行效率和電力生產效率。汽輪機在長期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故障問題,尤其是異常振動故障,其發生率較高,詳細分析造成汽輪機異常振動的原因,探討該故障問題的檢測手段與排查技術措施,有助于提升發電機組設備檢修管理水平。
1 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成因
通常,汽輪機會因多種不良因素綜合作用而出現異常振動,如進汽參數不達標、疏水堵塞、油溫過高或過低、油品質量低劣、軸承內部潛在隱患以及運行期間的安全風險等,都是誘發異常振動故障的因素。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對汽輪機進行檢修,排查構件連接牢固程度、磨損率、安裝作業準度等指標,一旦察覺異常振動,需立即排查故障原因,得出合理結論,并進行故障分析,確保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的主要成因大概有4種,即油膜振蕩、轉子發熱變形、汽流激振以及振動摩擦等。管理人員需準確排查故障成因,采取合理控制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運行期間的汽輪機不會單純受到某一特定因素的影響,相關人員還須結合過往經驗,將常見故障成因綜合在一起進行考量,保證全面排查,為檢修作業打好基礎,節約成本開支,保證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
2 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常用檢測方法
2.1 接觸式檢測
接觸式檢測方法所采用的檢測儀器為接觸式傳感器。在汽輪機身合適位置布設傳感器,可將運行期間產生的數據信息通過傳感器轉化為電信號,再結合可視化檢測技術落實檢測任務。利用接觸式檢測法開展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檢測時,還須在鎖定檢測目標區域后,合理布設傳感器,保證汽輪機開啟運行后,相關應力參數被傳感器采集,一旦有異常振動故障出現,故障位置可清晰可見。此外,靈敏度探測法是將傳感器安裝到合適位置,通過接觸式檢測法的有效開展,促進汽輪機高效運行。接觸式傳感器安裝完成后,在連接導線期間也易發不良問題,需提前對汽輪機葉片進行數量設定,借助敏感材料,促進接觸式檢測高效進行,以得到精準檢測結論。
2.2 非接觸式檢測
非接觸式檢測方法所用儀器設備主要包括激光物位計、超聲波物位計、紅外感溫儀、非接觸式雷達物位計以及超聲波流量計等,共同發揮作用,輔助作業人員通過光以及聲音等因素進行故障檢測,精準測定運行期間的汽輪機質量性能參數,全面采集汽輪機運行數據信息。非接觸式檢測法的成功應用,能夠在電磁波和探測聲波的幫助下,精準檢測汽輪機潛在的異常振動故障,其他檢測則可在光電傳感器輔助下完成。應用非接觸式檢測法開展檢測作業期間,應做好成本控制,規范化落實檢測流程,準確高效完成檢測任務。
3 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排查技術
3.1 轉子熱變形檢查
汽輪機組件中,轉子發生熱變形的頻率較高,出現熱變形的轉子短時間內振動特征值會升高很多,且運行期間的轉子參數和理論值之間的誤差會越來越大,機身同步升溫,達到極限轉子就會變形。轉子熱形變問題會導致機組冷態起機時升高負荷,轉子隨之升溫,材質內部應力越來越難以控制,轉子熱變形程度持續惡化。所以,如果轉子頻率加大,一定會出現相位變化,需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并在短時間內處理轉子熱變形故障。轉子熱變形引起的異常振動故障,可通過早期機械直軸法或局部加熱直軸法進行防范。
3.2 嚴密監測動靜碰摩
在控制及預防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期間,需嚴密監測動靜碰摩問題,結合初步判斷法,幫助檢修作業人員全面掌握轉子以及靜子出現的摩擦問題,以預估異常振動潛在的發生發展周期規律,明確在此期間轉子以及靜子表現出來的摩擦周期規律。作業人員還需對局部碰摩點進行密切的發熱跡象監測,如果轉子以及靜子之間碰撞摩擦時發熱,即可判定該處潤滑油不足,由干摩擦而發熱。這時可通過初步判斷法,對現場潛在的碰撞摩擦點進行精準估測,為作業人員后續開展儀器檢測打好基礎。同時,也可通過渦流傳感器對轉子頻率和振幅進行檢測,深入研究參數類型等,將得出的結論與正常運行的標準參數對比,發現異常后,即可精準推斷動靜碰摩的故障成因。
3.3 診斷轉子質量平衡性
對運行期間的轉子進行嚴密監測,評估其質量平衡性方面的表現,可推測振動故障是否發生。運行期間的轉子勢必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不利影響,其潛在的質量平衡表征為:①軸心大致呈橢圓形軌跡;②運行期間的轉子當振幅和轉速成正比例關系時,振幅會隨著旋轉加速而升高;③若轉子持續安全穩定運行,振動相位角也會表現為對應的平穩狀態。利用故障診斷法,可準確測量通頻矢量以及振動矢量二者的相互關系結論,期間在時間推移過程中,如果相位角以及振幅值保持不變,就可初步判定轉子已經發生質量不平衡問題。
3.4 嚴防氣流激振問題
運行期間的汽輪機存在汽流激振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會對機組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低頻分量的動態變化一直持續不停,嚴重時還會上升。若作業人員對機體內部以及外觀監測不夠全面,會導致汽輪機無法及時完成負荷調節,一旦出現不同負荷條件,高壓進氣門就會出現無法統一的狀態。要徹底消除這種易發、高發問題,就要對運行期間的汽輪機進行嚴密監測,排查汽流激振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避免高參數機組再熱高壓、中壓等設施不停振動。
3.5 檢測轉子裂痕
轉子出現裂痕會導致局部剛度持續降低,一旦轉子啟動運行,該局部區域就會發生局部剛度不對稱。在故障診斷期間,可觀察研究轉子運行狀態,總結此時轉子表現出來的時域、升速以及頻率等方面的表征,作為診斷轉子故障的判斷依據。在處理轉子故障期間,需準確排查機體軸承部位和轉子的磨損程度,觀察轉子是否一直在摩擦定子,以及是否一直在磨損鐵芯外表,據此可以有效防范鋼片短路。同時,作業人員還須通過細銼銼除機身表面毛刺,避免硅鋼片出現短接。絕緣漆一定要足量使用,涂刷后現場烘干。發電機內部受潮后會銹蝕鐵芯外表,可取適用砂紙小心打磨,觀察徹底整平后以絕緣漆全面涂刷。
3.6 檢測轉子不對中故障
汽輪機運行期間出現轉子不對中故障時,作業人員可通過分析轉子運行頻率圖,評估并預測轉子徑向潛在的方向變化,當可能性概率已達正常標準的2倍多時,可認定轉子已出現平行不對中。同時,結合研究垂直振幅和水平振幅所得結論,判斷潛在的對中偏差可能性,再結合已經出現的不對中程度,確定異常振動故障的嚴重程度。如果軸向主要頻率確定為1倍頻,則在聯軸器內就可進行連接。聯軸器內的轉子數量為兩個,二者高差數據基本接近π值,存在角度不對中的可能。所以,如果轉子振動頻率達到2倍頻以上,波形基本趨于穩定,聯軸器兩頭徑向和軸向方向上高差已達180°,即可判定組合不對中。一旦發現該問題,作業人員必須現場修正,嚴防運行期間的因此碰撞摩擦。
3.7 改進監測系統
傳統汽輪機運行過程的監測需依賴人工方式進行,也可人工結合相關設備共同完成。但傳統方式監測范圍和時間段不夠全面。所以目前很多企業為加大現場監測力度和實效性,改用系統診斷結合在線監測方式進行。這種監測方式建立在以太網合理利用基礎上,結合適用傳感器的安裝使用,連接到工控計算機系統中,以有效控制運行期間的汽輪機,并結合振動信號的研究分析迅速排查異常振動故障。
模塊關鍵組件合理布設于汽輪機內部,同時布設數量足夠的振動傳感器,保證對運行期間的汽輪機進行持續的全面數據采集,排查其中的振動信號。利用高效數據預處理系統,為中控中心減輕工作負擔。例如,現場濾波可利用振動信號現場調控、放大以及降噪方式進行,對振動信號進行分類和追溯,再經由分類處理以及數據庫分區處理,保證實時跟蹤監控異常振動故障且快速診斷。
打造中心服務器模塊,加裝工控PC1臺,用于整合前端振動信號,作業人員則結合系統預設操作,比對前端振動信號與標準信號,以判斷標準振幅合理區間,并結合異常振動故障診斷,快速排查和預警故障。
生成通信模塊,由以太網負責數據采集,再經由中心服務器實現雙向通信的目的。
3.8 輔助油系統風險防控
汽輪機運行期間,輔助機油系統要求作業人員密切監測軸頸動態。原因在于,軸頸若發生故障,會引發油系統故障。因此,要有效預防輔助油系統故障,定期維護保養汽輪機組,保證整個系統運行過程始終安全穩定,降低故障概率。同時,轉子運行期間,需要全面排查處理機體導致的不平衡問題,嚴防軸頸磨損或破壞。輔助油系統要加強日常運維管理,尤其重點監測轉子特征頻,如果表現為1倍頻,振幅控制也要同步跟進且處于合理區間,減少運行期間的汽輪機負面影響因素。
3.9 實現系統功能
由專家系統負責對數量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檢索,通過老樣本訓練,精密分析振動信號,為故障準確診斷提供依據。同時提交故障診斷報告,幫助作業人員快速鎖定故障成因,以進行針對性診斷和維修,保證高效處理異常振動故障。通過振動診斷單元,對軸向位移、瓦振、脹差以及軸振進行密切監測,如果軸向位移持續不停,系統可及時發布預警,最大限度避免汽輪機組發生停機,且有效控制軸向位移擴大,避免動靜構件嚴重碰撞摩擦,保證汽輪機良好運行。
4 結束語
汽輪機處在長期不間斷運行狀態下,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問題,需借助及時準確的故障檢測診斷與快速的排查處理措施,將故障問題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汽輪機異常振動故障較為常見,文章系統分析了汽輪機異常振動的形成原因、檢測手段以及排查技術措施,以期為設備檢修與管理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