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是水利建設工程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為研究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以及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基于PDCA管理模式和極端風險評估法,對參建各方依據風險等級進行分級,提出了基于項目法人視角的水利建設工程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構建路徑。實踐證明:項目法人根據各參建單位的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系統規范參建各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可形成完善的案例責任體系。本研究可為工程建設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 項目法人; 參建各方; PDCA管理模式; 安全責任體系
中圖法分類號:TV51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4.S1.013
文章編號:1006-0081(2024)S1-0043-04
0 引 言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1-2]。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因此完善的安全體系作為工程建設的核心,是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項目法人與各參建單位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工作是順利開展水利工程建設的有力保障[3-4]。
施工安全管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問題越來越復雜[5]。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管理機制不健全及監督管理薄弱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工程項目的工程質量和順利實施[6]。如何構建完善的參建各方安全責任制度體系,落實工程建設環節中的安全責任,以確保水利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7]。
本文從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視角出發,以深圳市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三期)為例,分析水利建設工程中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現狀與問題,基于PDCA循環法與水利建設工程實際情況,建立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提高安全管理質量,為水利建設工程的安全責任體系構建提供參考。
1 安全責任體系及其構建方法
1.1 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管理是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和方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5]。管理體系是組織用于建立方針、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過程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
1.2 安全責任體系
安全責任體系是在項目建設中建立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相關法律法規的運行體系[8-9]。安全責任體系不僅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制度,更是安全生產的核心與靈魂。建設施工項目參建方眾多,關系錯綜復雜,安全責任體系是項目法人單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
1.3 PDCA循環法
PDCA循環是管理學中常用的管理模型,其工
作過程分別是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即制定目標和方案、方案實施、檢查反饋與問題改進4個階段,最終實現管理中的持續改進。
1.4 風險矩陣法與極端風險評估法
風險矩陣法是先找出風險因素,建立指標體系;再進行風險分析、風險預測和風險估計,得到風險值;最后得到各因素風險等級區間[10-11],風險矩陣法的分級如圖1所示。
在此基礎上,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風險管理研究所創新性地提出極端風險評估與關鍵措施層次控制法,使指標判定更清晰、更具有操作性。因篇幅關系,在此不做詳述。其中,極端風險等級判定標準詳見表1。
2 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現狀與問題
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三期)是深圳市寶安區水務局負責建設的水環境治理項目,是國內第一個在高度建成區內開展飲用水源水庫水質保障的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石巖北清污分流溝及清水隧洞、石巖南清污分流溝、分散處理工程、污水資源化處理站等,共計92個施工工點,包含隧洞12條、頂管18段、集水井檢查井33座、箱涵10段、分流溝17條、消力池2座。該工程是保障和提升寶安、光明兩區近700萬人飲用水水質的民生大事,也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的前提條件之一。
該工程參建單位多,跨越區域廣、地質條件復雜、隧洞工程多、施工場景多;作業環境變化快、技術要求高、專業設備多、交叉作業多,多因素疊加的耦合風險難于辨識及把控。
(1) 參建單位多,安全管理難度大。水利工程規模大,復雜度高,從項目設計到施工竣工驗收與交付,水利工程項目涉及多個單位,如圖2所示。為保障安全生產,需明確每一環節參建各方工作人員的權責,安全管理難度大[12]。
圖2 水利建設工程項目涉及參建主體
(2) 涉及法規標準多,全面掌握難度大。項目法人及各參建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均作為獨立主體參與項目建設,需在法律法規的總體框架下,依法依規完善各方安全責任。同時適用建設工程領域、水務工程領域和普適性法律法規條款多達上千項,存在法規獲取渠道有限、法規標準識別不全、法規最新更新不能及時感知獲取等問題,安全責任很難完全和法律法規要求一一對應落實。
(3) 參建單位管理水平不一,協調難度大。安全部門的職能不全、職責不清,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管理過程繁瑣等管理缺陷,導致管理效率偏低[13]。各參建單位管理水平不一則出現安全責任落實溝通不暢、協調不力、多頭管理效率低,事故發生后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和解決[14]。總包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分包單位的安全管理要求存在層層傳達、逐層減弱,致使安全要求打折扣,甚至無法有效傳達到一線,而一線隊伍的安全管理也缺乏有效監管等問題。
(4) 水利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理念落后。當前許多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工作理念停滯不前,在面對各種資金審批以及設備需求時,無法做到全面認知,導致資金落實不足,設備供不應求,水利工程的建設進程也受到影響,甚至削弱了工程建設單位的工作積極性[15-16]。很多單位的安全管理理念仍停留在被動監管、被動開展安全工作,這些單位尚未建立符合當今社會理念、與當前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的現代安全理念,缺少主動安全思維,未系統建立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管理體系。
3 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構建
各參建單位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主體各方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到各個崗位,逐級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17]。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號)、《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引發房屋市政工程建設單位落實質量安全首要責任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粵建規范〔2022〕1號)等相關文件規定,建設單位承擔安全生產首要責任,應督促參建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優化在建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工作。以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三期)項目為例,按PDCA管理循環,分別從制定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計劃(P)、督促參建各方落實安全主體責任(D)、開展差異化安全生產監督檢查(C)、安全監督檢查評估總結應用(A)4個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3.1 制定參建各方安全責任體系計劃
(1) 結合建設項目實際情況,組建由項目法人牽頭、參建單位參與的安全管理組織架構。項目法人應充分發揮安全管理的主導作用,加強各單位之間的組織協調[18]。
(2) 項目建設前期需識別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梳理成果,形成參建各方職責清單,并明確參建各方的職責分工[19]。
(3) 制定項目安全工作計劃目標,明確安全生產整體目標及不同管理節點的安全工作計劃,確保安全生產目標量化、有指向性。
(4) 制定參建各方安全責任考核制度,提出各環節考核標準,明晰參建各方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推動各方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完善與動態更新。
3.2 督促參建各方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通過梳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資料,形成參建各方安全生產職責清單,明確各層級和各崗位職責,明確職責任務實施頻次。以項目法人為例,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主要職責見表2。
3.3 開展差異化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針對不同參建單位,根據其風險等級的不同,實施差異化監管。利用極端風險評估法,得出各參建單位中施工單位風險最高,總包單位及監理單位次之,其他參建單位風險最低,詳見表3。原則上,項目法人單位針對各參建單位的監督檢查頻次,施工單位每月應不少于2次,總包、監理單位每月不少于1次,其他單位每兩個月不少于1次。
3.4 安全監督檢查評估總結應用
全面總結、歸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創新點與取得的成績,形成安全責任體系建設典型性工作經驗,并開展推廣、交流[20];正視開展過程中的不足,提出針對性整改意見,落實問題整改,形成安全責任體系建設的PDCA閉環循環[21]。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采取通報、約談主要負責人并按合同約定進行處罰;對多次違規、明顯不改進的,必要時終止合同,并納入招投標黑名單,限制未來招投標資格等;對于安全管理表現較好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
3.5 應用效果分析
該體系幫助項目法人單位提升安全生產履職能力水平,通過清單化、體系化、系統化的職責梳理,明確了項目法人單位的安全定位及具體工作內容。自2023年1月以來,該責任體系通過在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三期)項目中的實踐應用,共梳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上百部,梳理項目法人相關職責上千條。在此基礎上,梳理出項目法人單位的安全生產職責主要為:組織月度安全監督檢查,開展參建各方主體責任評估,組織安全集中培訓,開展安全風險會商研判等。項目法人單位按照PDCA管理模式,采用安全責任體系框架思路,項目法人單位積極有序推動參建各方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壓實參建各方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安全生產工作隨著施工進度、工序的變化,不時出現新的挑戰和問題,在項目法人單位主動督促指導、參建各方積極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優化完善。必須秉承慎終如始的態度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4 結 語
本文以深圳市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三期)項目為例,系統梳理項目法人單位的安全責任及相關要求,有助于項目法人單位系統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促進勘察、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有效提高項目安全系數、提升項目的安全績效。本文也可作為政府安全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參考,以明確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張惠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探究——以北京市水務系統某單位為例[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23,59(4):40-43.
[2] 杜玉香.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安全管理及技術分析[J].水上安全,2023(4):65-67.
[3] 裴聰,別必勝.水電站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探討[J].人民長江,2014,45(8):23-25.
[4] 高銳,陳慧,張修行.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水利工程安全[J].居舍,2021(21):1-2.
[5] 都意,趙廣福,張琳.BIM技術與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安全管理的結合與探索[J].人民黃河,2022,44(增2):288-290.
[6] 韓敏.淺談小型水利工程項目法人管理策略[J].大眾科技,2021,23(10):29-31.
[7] 丁憲政,徐小勇.水利工程安全隱患與管理措施研究[J].居業,2022(2):171-173.
[8] 王衛東.企業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探討[J].化工安全與環境,2022,35(1):12-14.
[9] 王慶.國有大型航天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J].勞動保護,2021(3):64-65.
[10] 張璇.基于PDCA循環法的庫存管理研究——以某卷煙廠長期原料管理為例[J].商業會計,2018(3):49-50.
[11] 余昊文,周全,蔡延雷,等.基于風險矩陣法的特高壓項目建設成本風險評價模型[J].新型工業化,2022,12(12):40-42.
[12] 康青建.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的全面質量管理及安全生產研究—評《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J].人民黃河,2022,44(10):169.
[13] 宋聲遠.試論甲方如何有效做好參建各方的協調管理[J].科技與創新,2018(8):99-100.
[14] 趙繼康.建筑工程開工前參建各方的準備工作[J].山西建筑,2017,43(15):238-239.
[15] 劉圣橋.新時期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2,12(8):56-58.
[16] 王軍平.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關鍵問題探討[J].新農業,2022(24):76-77.
[17] 高磊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及責任追究機制研究[J].河南科技,2012(13):29-30.
[18] 周守朋,辛京偉.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項目法人重點工作探討[J].治淮,2021(12):27-28.
[19] 歐陽亞.水利工程建設中項目法人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2,51(5):65-66.
[20] 李珅,李舟演,李寧,等.PDCA模式下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J].現代商貿工業,2023,44(11):77-79.
[21] 王衛東.企業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探討[J].化工安全與環境,2022,35(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