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魁梧巨大的身軀,它的怒吼令恐龍都懼怕三分;然而,在它兇悍的外表下,卻有對女主角安的一顆柔軟的心。這便是電影中的“金剛”,其原型就是大猩猩。
野生大猩猩的家在赤道非洲叢林。不久前,我們專程飛往盧旺達,尋覓在動物園里難得一見的山地大猩猩。
1500美元看1小時
在中文譯名中,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稱謂容易讓人混淆。事實上,它倆都是人類“近親”之一,而且大猩猩的數量少于黑猩猩。
在大猩猩所有種群中,山地大猩猩和克羅斯河大猩猩數量最為稀少。根據聯合國2020年發布的數據,全球山地大猩猩總數僅為1000只左右,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目錄。
山地大猩猩,顧名思義,主要棲息在海拔較高的山地環境中。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和烏干達三國交界處的維龍加山脈,是全球唯一一處山地大猩猩的自然棲息地。
由于稀缺性,盧旺達將探訪大猩猩打造成高端旅游項目。盧旺達火山國家公園每天只發放96張許可證(門票),每張許可證售價高達1500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7元)。這些許可證收入的10%將用于當地社區建設學校、醫療中心和修建道路等。如果大猩猩破壞了莊稼,農民會獲得賠償,以確保人與大猩猩和平相處。
我們提前一天從首都基加利驅車2個多小時,先抵達盧旺達西北部火山公園腳下的小鎮基尼吉。這里的住宿費用也因大猩猩而水漲船高,需要共用浴室的非常普通的民宿,一晚的價格都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
第二天一早,我們不到7點就來到了火山公園集合地。當時雖然不是旅游旺季,但也有五六十名游客正整裝待發。來自美國的一群中年游客說,這已是他們第8次來看大猩猩了,他們希望每次都能遇見不一樣的猩猩家族,目標是探訪完火山公園里的全部12個猩猩家族。
來訪的游客會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不超過8人,配備一名領隊和若干名搬運工。如有特殊需求,比如老年人希望走最近距離的道路、資深“驢友”希望挑戰最難路線等,都可以提出來。
我們被隨機編入了“老年組”,事實證明,這個組的攀爬難度并不低。在出發地,游客可以租賃登山護腿護具和登山手杖。如果不想褲腿被劃裂,不想鞋子洗“泥浴”,護具不可缺少。
領隊用英語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后,我們終于踏上了旅程。先是徒步半個多小時走到火山腳下,沿途遇到了當地耕作的農戶、嬉戲的孩子和正在享用美餐的牛羊群。
進山前,領隊再次強調了注意事項。盧旺達政府要求游客探訪大猩猩時必須嚴格佩戴口罩,以防止把可能的人類疾病傳染給這些“近親”。若在行程中大猩猩向游客靠近,應避免驚叫和逃跑,因為這樣的反應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相反,這時候游客可以嘗試從喉嚨深處發出一種非常低沉的“咳咳”聲,這種聲音在大猩猩的溝通中通常被視為一種友好信號。
淡定的“銀背”,淘氣的寶貝
走進山區,我們仿佛踏進了真正的非洲原始叢林,這里沒有“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小徑,而是需要導游手持斧子邊砍邊走。因為是旱季,雨水不多,“路”還算好走,不過聽說在雨季時要手腳并用應對周邊枝杈,還要謹防鞋子陷進泥里,或踩在濕滑的落葉上摔個“狗啃泥”。
盧旺達火山公園里常年有護林員追蹤和保護這里的12個大猩猩家族,領隊會跟護林員聯系并確定當天大猩猩的位置,然后帶領游客去觀看。我們的運氣著實不錯,爬了半個多小時,到海拔約2500米的高度,就遇見了第一只、身為一家之長的銀背大猩猩。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親眼看到它,我們還是有點害怕。它正坐在灌木叢中吃葉子,身型很魁梧,對我們的到來視而不見。大猩猩是一夫多妻制,每個家族有一只雄性大猩猩。因其背后有一道銀色毛發,被形象地稱為銀背大猩猩。成年銀背大猩猩體重約170公斤,站立時身高可達1.8米。
逗留片刻,我們繼續深入叢林,又看到七八只大猩猩。聽護林員介紹,全身烏黑、身材較小的是母猩猩,她們最愛惹事,有時會互相推搡。
最淘氣的是幼年大猩猩。只聽護林員急切地呼喊“小心”,我尚未回過神,就察覺到身后有一團黑影以驚人的速度移動過來,本能地想尖叫,又謹記導游的叮囑,壓抑著不敢叫出聲來,怕惹惱它。護林員迅速擋在我身前,被這只淘氣的小猩猩推得踉蹌了一下。
“別擔心,它在跟我們玩。”護林員安慰我說,“它們還是孩子,正是淘氣的年紀。”
盧旺達探訪大猩猩的項目,只允許游客和大猩猩近距離接觸1小時,便要踏上回程。
國家名片
如果說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山地大猩猩就是盧旺達的名片。
在盧旺達,品質最好的咖啡用大猩猩命名,靠近火山公園的高山茶葉用大猩猩命名,盧旺達全國多地的酒店賓館里,也掛著大猩猩主題的裝飾畫……
大猩猩主題旅游究竟給這個非洲小國帶來了什么?
首先是就業。對人均GDP不足900美元的盧旺達來說,火山公園附近的人們因為大猩猩有了多種就業機會,包括擔任護林員、向導、搬運工等。探訪大猩猩之旅也促進了盧旺達全國的旅游業發展。
其次,對山地大猩猩的保護使這個曾因“大屠殺”震驚世界的國家,成了動物保護的典范。山地大猩猩一度因偷獵、棲息地的森林遭砍伐、武裝沖突和疾病等而瀕臨滅絕。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估計,全球野外山地大猩猩僅剩下約680只;然而到2018年,已顯著增加至1063只,并且仍在持續增加。
IUCN、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等組織都認為,精心管理下的生態旅游可以成為生物保護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有游客都能成為‘民眾科學家’。”盧旺達發展署的“訪問盧旺達”網站如此號召,“您的照片和參觀記錄不僅僅是珍貴的回憶,更能使野生大猩猩種群繼續受到保護”。
(摘自2024年第13期《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