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草原的修剪工,它們吃掉和推倒眾多灌木,維持了稀樹草原的整體環境;大象取食樹葉時會不斷搖晃樹干,能為62種植物傳粉和播種;象群在旱季會在沙地上挖掘水坑,也為其他動物帶來了寶貴的生命之水;雨季時大象踩出來的水坑,成為昆蟲、青蛙等小動物的理想棲息地;大象每天產生的糞便中包括沒有完全消化的堅果,為狒狒、疣豬等動物提供了食物。
大象的糞便也造福了我。稀樹草原上有一種吸血的舌蠅,又稱采采蠅,人不慎被它叮一口會又疼又癢。驅趕采采蠅的土辦法就是點燃大象糞便。我把曬干的大象糞放在車里,打火點燃,煙霧散發出一股草藥味道,周圍就不會再有采采蠅了。
我曾到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南部的馬斯瓦禁獵區拍攝,營地附近每天都有象群經過。有天夜里,我摸黑爬到越野車里找東西,車后方突然傳來一連串沉悶的噴鼻聲。一個黑影像山一樣壓來,我趕緊縮進車里,緊閉車門。一頭公象正在車后面扯樹葉吃,大耳朵來回扇動,拍打在車身上啪啪作響。
過了一會兒,它走到車的側面,圓圓的肚皮靠在車門上蹭起癢來,讓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象皮擦”的功效。
第二天清晨,我鉆出帳篷,公象已不知去向。帳篷周圍堆著不少象糞,有的還冒著熱氣。護林員拿起一根小棍挑起一些象糞,用紙卷著當煙抽。他讓我嘗嘗,說:“如果你有啥煩心事,保準好大半兒。”我只好吐了吐舌頭,我不敢抽,怕上癮。
馬斯瓦禁獵區時常發生針對大象的盜獵活動,這頭公象大概知道我們的營地是安全的。東非稀樹草原在過去的30年里經歷了嚴重的大象盜獵,有50萬頭大象死于槍殺、投毒和困于鐵絲圈,占東非象總數的70%。
母象和小象組成象群在草原上活動,為首的母象必須精準地記住食物和水源的方位。
公象在大部分時間里單獨行動,在感知到母象進入發情期時,才短暫地加入象群。一個龐大的象群往往是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的大家族,為首的是一頭飽經風霜、慈祥穩重的老母象。老母象決定象群何時遷移,去何處尋找水源。老母象還會帶領家族成員跟別的象群打交道,讓小象找到更多的玩伴,這非常有利于小象的成長。
老母象會向小象傳授社會交往技能。象群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組織,成員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它們每天會長時間地互相撫摸,不斷交流信息,而且這種情感紐帶能維系終身。
大象的腦有6千克重,腦部的神經元數量大約是人類的3倍。象腦中顳葉體積非常大,顳葉是大腦中掌管記憶的部分,這說明大象有比人類還出色的記憶力。大象能認出10年未見的朋友或仇人。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的大象研究員辛西婭做過一次關于大象記憶力的實驗,她發現每一頭大象對周邊14個象群成員的叫聲都很熟悉。辛西婭播放了一頭當時已去世3個月的母象的叫聲,這引起了象群所有成員的強烈共鳴。大象甚至能夠從骨骸中辨認出死亡的個體。
大象的死亡并不神秘,也沒有所謂的“象冢”,但在稀樹草原的水源邊,確實經常能見到大象的尸骨,這是因為臨終的大象走不了遠路,只能在水源地附近行將就木。由于尸骸相對集中,被人誤以為是專門的墓地。
旱季給所有大象都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一頭成年象每天要花16個小時吃掉200千克以上的植物,喝掉40升的水,這個食量使得象群很快就會把其附近的植被橫掃一空,因此象群無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得不斷地尋找新的草場和水源。象群每天要行走5~20千米,在旱季高峰時,有時竟可長途跋涉上百千米。
象群對小象的關愛無微不至。象群過馬路時,成年象會把小象緊緊圍在核心。一頭母象身后常緊跟著幾頭小象。
母象在11~12歲時成年,懷孕期22個月。兩三年后,母象會再度懷孕,生下二胎甚至三胎。照看小象是一件耗費精力的事,但有象群其他成員的扶持和協助,就容易多了。小母象成年后會留在象群內,終生和自己的媽媽、姐妹們生活在一起。小公象要長到14~15歲才成年,它們會三五成群的在母象群活動區域的邊緣活動,隨著年齡增長而越發獨立。年輕公象的外圍是星星點點的成年和老年公象,它們對年輕公象的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如果沒有成年和老年公象的壓制,年輕公象會變得不可理喻,它們往往肆意推倒樹木、霸凌弱小,南非一些保護區里的年輕公象甚至強暴白犀牛。
大象體格的增長是終生的,因此從塊頭大小就能大致判斷一頭象的年齡。成年公象在35歲以后,其象牙的長度會顯著增加,這標志著它們進入了成熟期。母象會更傾向于和長牙公象交配。有的公象的牙竟長到2米,牙尖可以觸達地面。但由于長期的盜獵,大部分長牙象被盜獵者無情地殘殺,剩下的公象大多是短牙、細牙或者無牙象。現在全世界范圍內長牙象僅有25頭,主要分布在肯尼亞察沃國家公園。
2020年我曾到察沃國家公園拍攝,一頭成年公象突然出現在前方的小路上,它扇著耳朵,低著頭,大步流星地向我沖來。我急忙倒車,好在這頭公象追了幾百米后就停了下來。大象的攻擊有兩種,一種是揚起鼻子尖叫,不停地搖頭晃腦,這是裝腔作勢,只是想嚇走你而已;第二種就是我此刻面臨的情況,這是要置人于死地。
我從車的后備廂里取出了無人機,想把這頭公象引開,但它居然一邊高叫,一邊對著無人機揮舞鼻子,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狂躁的大象。無人機吸引了公象的注意,把它引到了一旁的灌木叢中。我像是要穿過戰場上的封鎖線一般飛速驅車從小路上駛過,最后終于脫險。
象群如果遭到人類攻擊,為首的母象被盜獵者殺死,會對象群成員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這種傷害會伴隨它們終身。受到創傷的大象體內的壓力激素比正常大象高出上百倍。如果大象進入附近村莊,對村民造成傷害,就會被國家公園的護林員射殺。很難讓失去理智的大象恢復正常,這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如今,大象已經是瀕危物種,要想挽救它們,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呢?
(摘自2024年第6期《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