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認真思考人世法則時,“世界上為什么有痛苦?”這個問題最讓我們困惑不解,煩躁不安。我們中間有人說它是對人類遠祖的原罪的懲罰,也有人稱之為前世的因果報應。但是不管他們怎么說,痛苦依然是痛苦。實際上不可能沒有痛苦。痛苦的理論和創造的理論緊密相連。因為,不完美就是痛苦,而創造總是不完美的。
為什么有不完美呢?說來話可就長。它源自洪荒時代。“創造不會不完美,時空中它不可分割,它不會囿于前因后果。”這恐怕是荒唐的奢望,我們心里是不應該產生的。世界是不完美的,因而才是活躍的。人類社會是不完美的,因而才奮斗不息。我們的自我感知是不完美的,因而是以不同方式了解靈魂和其他一切事物。然而,活躍中有寧靜,苦斗中的成功,差異中有愛。所以,應該記住,與完美對立的,是空虛。但“不完美”與“完美”,不是對立的,不是敵對的,是“完美”的一種表現。
演唱的一首歌,未達到最高音階,未結束時,確實不是一首完整的歌,但同這首歌不是對立的,每個部分中涌動著這首完整的歌曲的快樂。若非如此,怎么會有意蘊呢?他就是形象的意蘊。他每時每刻把“不完美”轉變為“完美”,因而,他是意蘊。在他中間,一切漸趨豐滿。這就是意蘊的形態,這就是意蘊的性質。
所以,世界的呈現,就是快樂的形象,就是快樂的甜美形象。所以,這不完美的世界,不是空虛,不是虛假。所以這個世界,形態中有非形態,聲音中有感覺,氣味中有躁動,讓我們渲染在不可言述的情境中。所以,天空不僅環圍著我們,也使我們的心顫動。陽光不僅幫我們的目光達到目的,也喚醒我們的內心。凡是存在的,不只存在著,也使我們的心充滿智性,使我們的靈魂充滿真實。我們在人群中看到的,也遠遠地超越人。我們找不到奧秘的邊際。
人的力量和情愛,在多少人和多少民族的歷史上,形成多少奇特的形式,經過多少不可思議的事件,經過難以堅持的奮斗,突破界線的限制,展示了至上靈魂。在人群中,這就是快樂的不朽形象。我們抗拒痛苦,多次想開口說:“我們要平等地感受苦樂。”對某個人來說,采用某種方法麻痹心靈,那樣滿不在乎,也許不是可能的。但是苦樂不僅屬于個人,它與每個世人密切相關。我不感到痛苦,不等于人世間就沒有痛苦了。
所以,不光在個人中間,要在廣大的領域審視“痛苦”。那兒,它以自己火焰的灼燒和雷電的打擊,創造了多少民族,多少王國,多少社會。那兒,它讓人的“尋問”在崎嶇的路上奔走,讓人的意愿穿過難以刺破的屏障,一一閃現,不讓人的拼搏在微小的勝利中終結。人的痛苦,不僅覆蓋著柔軟的淚珠,也閃爍著剛毅。人心中的痛苦,如同世界上的利器。它是光,它是熱,它是運動的,它是生命。它在彎路上逡巡,在人類社會中創造嶄新的勞作的世界和美的世界。這熾熱的痛苦在有的地方顯露,在有的地方隱藏,讓人世的一切氣流不停地循環。我們不會小瞧或心理脆弱地看待人的這種痛苦。我們將昂首挺胸地承認它。我們不會以痛苦的力量毀滅自己,而會使自己更加堅定。不經受痛苦讓自己升華,而讓痛苦打敗自己,墜落深淵,是對痛苦的侮辱。
某些東西,如果恰當地承認,活得就有意義,可用它來自殺的話,就必定成為痛苦之神前的罪人。但愿我們不以痛苦來藐視靈魂,而通過受苦理解靈魂的尊嚴。除了受苦,再沒有認識那種尊嚴的其他方法了。因為,前面我已暗示,只有痛苦能體現人世間的一切事物的價值。人創造的一切,是用痛苦創造的。不是以痛苦創造的東西,不全是他自己的。因此,不是通過安逸,通過享受,而是通過舍棄,通過饋贈,通過修行,通過受苦,我們才能深切地獲得靈魂。
選自《泰戈爾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