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風能開發日益頻繁,風力發電機組設備火災風險愈發顯著。首先,本文對風力發電機組易發生火災的部位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機艙、機尾、主軸、發電機等。其次,構建了風能發電機火災風險評估體系,并基于火災風險管控的四個階段—預防、源頭控制、火情管理、險情解除,進行了實際操作。通過對評估體系的應用性檢驗,準確判斷火災風險程度。研究結果顯示,該評估體系具有較高的準確度,能有效指導風力發電廠進行火災風險管控。最后,提出了具體的防火策略,包括加強火源控制、建立火災預警系統、提升滅火設備的配置水平等。本文將為風電產業提供科學的火災防控策略,以促進風電產業的安全發展。
關鍵詞: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評估;防火策略;火源控制;火災預警系統
一、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
(一)風力發電機組概述
風力發電機組作為清潔能源設備的關鍵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該設備主要由機艙、機尾、主軸以及發電機核心部件構成,在風能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機艙位于風力發電機的頂端,內部安置了發電機、變速箱、控制系統等關鍵設備,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機尾的主要功能是確保風力發電機組的定向穩定性,使其持續面對風源,以提升發電效率。主軸負責連接風輪與發電機,將風輪旋轉所產生的機械能量傳遞給發電機,實現能量的有效轉換。發電機的主要功能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在風力發電機組運作過程中,旋轉的風輪捕捉風力,并通過主軸將能量傳遞至發電機,實現電力生成。這一過程涉及機械驅動與電氣系統的協同控制,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火災。由于風力發電機通常位于偏遠且環境復雜的地區,其維護和檢修工作面臨極大挑戰。一旦發生火災,無論是滅火還是損失控制都極為困難。機組復雜的內部構造使得滅火工作更加艱巨,火勢蔓延迅速,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由于風力發電機組經常處于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如雷擊、強風和高濕度等,這些因素會增加火災風險。環境因素可能引發電氣設備短路、機械部件過熱或因摩擦而起火,從而進一步提高火災發生可能性。為了確保風力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必須對其火災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火策略,以保障風電產業持續發展[1]。
(二)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隱患
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正逐漸受到重視。風力發電機組的火災風險主要來源于其復雜的結構與運行環境。機艙內的眾多電氣設備容易發生電氣短路或漏電,產生高溫和火花,進而導致火災。潤滑油和液壓油的使用也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一旦這些油品發生泄漏,并與高溫或火花接觸,便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火災。機尾部分的冷卻系統和布線結構較為繁復,長期運行可能導致絕緣材料老化或散熱效率降低,進而引發火災風險。主軸與發電機的連接點承受顯著的機械應力,若潤滑不充分或安裝存在缺陷,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可能成為火災的潛在隱患。風力發電機組通常處于高空環境中,無人監管,顯著增加了火災的監控和撲救難度。風力發電機組的內部環境相對封閉,存在高溫和高速旋轉的機械部件與電氣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其蔓延速度迅猛且難以控制,極有可能造成設備嚴重損壞和運營中斷。因此,對風力發電機組進行全面的火災風險評估與分析顯得尤為關鍵,這將為風險評估和防火策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三)風力發電機組易發生火災部位
在制定防火策略時,必須明確風力發電機組火災易發部位。機艙作為火災高發區域,其內部設備多,集成了電氣系統,容易形成高溫環境,由于機尾部分復雜的電氣系統和交錯的電纜連接,一旦發生電氣故障或過載,火災風險顯著增加。對于主軸區域,由于機械摩擦導致溫度升高,與潤滑油接觸,構成潛在的引火源。發電機的職責在于轉換電能,在高溫、高電壓工作條件下,成為火災的潛在隱患點[2]。
二、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
(一)火災風險管控的四個階段
火災風險管控致力于系統性識別、分析并控制風力發電機組的火災隱患,以保障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這四個階段包括火災預防、火源控制、火勢控制以及危害消除。火災預防階段的核心目標是在火災發生前,通過實施一系列措施來降低火災發生概率。此階段的關鍵在于對發電機組及其相關組件進行火災隱患排查與評估。常見的預防措施包括定期對設備的電氣系統和機械系統進行維護與檢修、改善設備的運行環境等。此外,加強人員培訓,增強操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技能,對于在火災初期及時發現并有效應對至關重要[3]。
在火源預防的初期階段,關鍵任務在于管理和根除可能導致火災的火源。針對風力發電機組,火源主要包括電氣系統故障和機械部件因摩擦產生的過熱現象。在這一階段,必須運用多種技術措施來監控和控制潛在的火源。具體措施包括部署高效的火花檢測和抑制系統,確保電氣組件的絕緣性能達標,使用高品質潤滑劑以降低機械部件間的摩擦,以及移除易燃物質或設置防火隔離設施,以防止火勢蔓延[4]。
火災控制的初級階段涉及在火災初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火勢蔓延,防止火源擴大,建立火災初期偵測系統并配置滅火裝備。在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部位安裝煙霧偵測器、溫度感應器等預警設備,并配備自動滅火設施,如氣體滅火系統和噴水滅火系統,確保風電場的消防通道暢通無阻,以便消防隊伍迅速響應。消除災害階段的目標是最大限度降低火災造成的影響。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迅速響應火災,有效消除火災帶來的危害。制定完備的應急預案,確保消防設施性能良好,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確保應急小組能夠熟練執行應急操作。同時,對消防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其隨時處于最佳狀態,并準備充足的滅火物資,以應對潛在的火災緊急情況[5]。
(二)針對風力發電機組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
在構建針對風力發電機組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時,必須將火災風險控制過程細分為四個階段。火災預防階段著重于火災發生前的預防措施,涵蓋設備維護、操作規范和環境監控。火源控制階段著重于識別和管理潛在火源,如電氣設施、機械摩擦和化學品存儲等。火勢控制階段側重于火災發生初期,通過迅速響應來抑制火勢,以減少損失,包括自動滅火系統和應急預案。危害消除階段主要針對火災發生后的應急處置,通過清除殘留火源、評估損失和恢復生產,減少長期影響。這四個階段共同構成了整體的風險評估體系,有助于識別和量化風力發電機組的火災風險,從而為風電場的火災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該體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經通過應用性檢驗得到驗證。結果表明,其能夠準確評估火災風險,并可靠指導防火行動。
(三)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的實用性驗證
風力發電機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的實用性驗證主要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與模擬實驗來實施。選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風力發電機組,配置火災探測設備,并記錄潛在的火災風險事件。結合過往的火災數據,運用所構建的評估體系對這些事件進行評估,以統計評估結果。通過模擬火災實驗,檢驗評估體系在真實火災情境下的響應速度與預警能力。研究結果表明,該評估體系在火災早期預警和風險評估方面展現了較高的精確度和實用性[6]。
三、風力發電機防火策略
(一)針對性的防火策略
風力發電設施所面臨的火災風險不容忽視,因此制定周密的防火策略至關重要。火災的源頭分析、潛在危險的識別以及預防措施構成了防火體系。由于風力發電機組內部結構復雜,防火策略的研究應聚焦于火源控制、預警系統建立以及滅火設備的有效配置。在風力發電機組制造過程中,必須采用高效的防火材料,以降低火災發生概率,提高防火能力,特別是在機艙、機尾、主軸和發電機等易發生火災的部位。為減少火災發生可能性,必須強化電氣設備的保養和檢查,優化電纜布線,并設置防火隔離設施。構建火災預警系統是防控火災的有效手段,通過煙霧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多種探測裝置,實時監控發電機組內部環境狀況。一旦偵測到異常情況,預警系統迅速發出警報信號,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火勢蔓延。滅火設備的高效配置同樣是防火策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風力發電機組內部配備自動滅火系統,如氣溶膠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以應對不同類型的火災。必須定期對滅火設備進行檢查與維護,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發揮作用。
(二)強化火源控制
風力發電機組內部存在多種潛在火源,一旦失控,極易導致火災事故。為了有效減少火災風險,必須在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與運行階段加強火源控制。應對機組的電氣設備進行嚴格管理,確保電氣線路、設備安裝遵循防火規范,以減少電氣短路、過載等隱患。同時,電氣設備應配備過載保護裝置和短路保護裝置,以避免電氣故障導致火災。風力發電機組的潤滑系統與液壓系統也可能成為潛在的火災源頭。因此,必須選用具備高閃點、低易燃特性的潤滑油和液壓油,定期對油管和連接部件進行檢查與維護,以預防油液泄漏。同時,建議在機艙內安裝油液泄漏檢測系統,以便在發現泄漏情況時能夠迅速采取相應措施。由于摩擦和高溫,風力發電設備存在潛在的火災風險。因此,必須定期對發電機主軸、齒輪箱等關鍵部位進行潤滑和冷卻處理,以減少摩擦產生的熱量。同時,應安裝溫度監測系統,實時監控關鍵部件的溫度狀況,一旦發現溫度異常,應立即發出警報并采取降溫措施。為了有效預防火災,還需要妥善處理機艙內的易燃物品,盡量減少易燃物的使用。機艙內應配備適當的滅火設備,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以確保在火災初期能夠迅速有效進行撲救。通過這些綜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風力發電機組內部的火災失控風險,從而提升風電場的整體安全水平。
(三)構建火災預警系統并提升滅火設備的配置標準
構建火災預警系統是風力發電機組防火策略的核心環節。該系統應涵蓋溫度傳感器、煙霧探測器以及火焰檢測器等關鍵設備,通過實時監控與數據分析,及時識別火災風險并發出警報。同時,提升滅火設備的配置至關重要,應裝備自動滅火裝置,如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及干粉滅火器,以便在火災初期迅速采取滅火措施,遏制火勢蔓延。此外,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與檢修,確保滅火設備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結語
綜上所述,風力發電機的火災風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提出了一套詳盡的防火策略,為風電產業的火災防護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風力發電機火災防控仍有許多值得探索的領域,如火源控制與預防、火勢監控與預警等。隨著風電技術的不斷進步,火災防控問題也會變得更加復雜。因此,應持續關注,并不斷探索和研究風力發電機火災防控策略,以提高風力發電機火災防控水平[7]。
參考文獻
[1]張博,孫通,聶家誼,等.山區風力發電機組雷擊風險評估方法[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5(02):186-191.
[2]許廣淵.風力發電機組配套箱式變壓器火災預警[J].電子樂園,2019(16):263.
[3]侯臻鍇.風力發電機組火災原因與控制及管理[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工程技術,2021(01):11-12.
[4]胡博,李麟.風力發電機組優化控制策略研究[J].新型工業化,2021,11(11):114-115.
[5]黃震煒,樓科利,李建橋.風力發電機組延壽評估方法[J].質量與認證,2022(09):67-69.
[6]沈華龍.風力發電機組被動式自動消防系統[J].工業技術創新,2018,5(05):59-62.
[7]楊旭坤.風力發電機組火災危險性及防范措施[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05):10-12.
作者簡介:金奇斐(1995— ),男,漢族,甘肅榆中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