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消防監督管理是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基礎課的核心,涵蓋了眾多法律法規及管理條例。本文深入探討了我國民航消防監督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消防監督法律法規及其適用性、城鄉消防規劃的制定與建設管理、建設項目消防監督管理和消防監督檢查的執行。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本文闡釋了相關法律法規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特別是針對機場、航站樓和機庫等關鍵設施的消防監督管理,旨在幫助學生豐富理論知識,提升實踐技能。
關鍵詞:民用航空消防監督;法律法規;城鄉消防規劃;建設工程項目
引言
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民航安全性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消防安全作為民航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旅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旨在結合具體法律法規和實際案例,深入分析我國民航消防監督管理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通過案例教學的實踐,旨在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和應用民航消防監督管理標準,從而提升學生在消防領域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一、課程設計
(一)構建知識架構
首先,教師在授課前,必須深入掌握消防監督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包括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以及各類行業指導原則。其次,教師應依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一套全面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該計劃應包含從基礎的消防知識到高級的管理策略等多方面內容,以確保課程內容的全面性和深度。
(二)教學布局
教師應系統性介紹我國民航消防安全現狀、消防監督管理發展歷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相關監督管理規章制度。學生需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消防工作方針與原則、基本制度、消防監督管理主體及職責范圍、單位和公民的基本消防義務等。闡述國際民航組織體系義務(圖1),旨在使學生了
解全球民航行業的發展趨勢、監督管理標準以及各國的民航政策和監督管理法規。同時,課程還將詳細講解中國民航組織體系,以使學生理解中國民航行業的發展狀況、政策和監督管理標準等信息。通過學習,旨在為深入講解民航業的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和技術標準奠定堅實基礎,提升學生對民航消防監督管理的全面認識。
(三)案例分析方法
1.案例描述
2019年5月5日,某山區農村一民房發生了一起較大火災事故。該建筑為六層框架結構,主要用作出租房,事發時住有73人。火災起因于一輛電動自行車的電氣故障,初期表現為大廳內的煙霧和火光。隨著火勢迅速蔓延,濃煙很快充滿整個樓層,導致5人遇難,6人重傷,32人輕微受傷。這起火災不僅對受害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也引發了社會對消防安全隱患的廣泛關注。事故中暴露出的建筑消防管理問題,如缺乏必要的消防設施和安全責任人的落實,進一步強調了加強火災預防和應急管理的重要性。
2.分析案例所違反法規
該火災事故主要違反的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該建筑作為村民自建房,未向相關部門申辦建設和出租手續,違反了消防法規定的消防安全責任落實要求。建筑僅設有一部敞開式的疏散樓梯,且疏散通道堆放雜物,影響了逃生,違反了對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的相關規定。廣西地方標準《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范》(DB 45/T 1553-2017):出租房經營者在一樓設置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不符合該標準,缺乏防火分隔以及必要的消防設施,如獨立式煙感報警器、簡易噴淋和智能充電樁,未能有效防范火災隱患。建筑安全管理規定:建筑層層轉包出租且缺乏明確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只有一名管理員,且未進行有效的防火巡查。這違反了建筑管理和消防安全責任的相關規定,未能確保消防安全管理到位。
3.事故預防與改進措施
首先,要加強消防安全責任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需總結此次火災教訓,提升消防安全工作。按照國務院和廣西自治區的要求,確保責任落實,建立火災隱患排查和治理的長效機制,及時消除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鞏固消防安全基礎。其次,需整治群租房和電動自行車的消防安全問題。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協同合作,全面排查群租房、“三合一”場所和電動自行車充電區域,重點檢查違規用電用火、疏散通道暢通和消防設施的合規性。對于發現的隱患,嚴格按照標準逐項整改,并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在人防方面,各鄉鎮、街道和社區應建立專兼職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確保有人員和裝備應對火災。在物防方面,政府要加強居民區電動自行車棚和車庫建設,對于無法建設的場所進行防火分隔,并配備滅火器和消火栓。在技防方面,推動安裝獨立式火災報警器、簡易噴淋和智能充電樁等設施,以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各鄉鎮、街道辦及居(村)民委員會、社區開展網格化排查工作建設完善“屬地管理、專群結合、群治群防、齊抓共管”的消防工作管理網絡,強化社會消防安全基礎。
4.案件事件的教學意義
此案例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理解在高密度居住環境中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處理電動自行車等日常用品時所面臨的風險。此外,它還強調了應急響應體系的重要性,包括事故初期的反應、信息傳遞的清晰性以及對相關人員的持續培訓。通過分析此案例,學生能夠掌握評估消防安全措施不足之處的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二、消防監督法律法規及其適用性
(一)法律法規概述
我國的消防法律法規體系為民航消防監督管理打下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圖2),這些法律法規不僅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實際操作提供了具體的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作為我國基礎性消防法規,自1998年頒布以來,已歷經數次修訂。該法律確立了消防工作的基本準則、職責分配以及具體執行標準。特別是在建筑物的防火設計、消防設施的配置以及滅火救援活動方面,提供了詳細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針對民航航空領域的特定需求,規定了機場、
圖2 消防監督流程圖
航空器及相關設施的消防安全標準,特別強調了在航空器制造、運營和維護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消防安全措施,旨在確保乘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作為我國建筑物防火設計的核心規范,包括建筑防火分隔、疏散設施和消防設施配置等方面,對于民航建筑(如航站樓、機庫等)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消防監督檢查規定》[3]詳細闡述了消防監督檢查的內容、方法和程序,為各級消防監督機構的檢查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
(二)適用性分析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針對民航消防監督管理,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和對象,靈活應用不同的法律法規。在機場消防監督管理領域,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以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相關部門會定期或不定期對航站樓的消防設施配置進行檢查,確保其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所規定的要求,并評估機場跑道、停機坪的消防安全狀況是否達到標準。在講授檢查流程時,教師應引入真實案例,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消防管理疏忽而引發的歷史安全事故,從而強調消防監督管理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針對航空器消防監督管理,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航空器維護管理規定》。在這一領域,相關人員需確保航空器內部的滅火系統運行正常,并檢查緊急出口是否保持暢通。教師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具體的維護管理規定,進行系統性的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訓練,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演練,促進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4]。
三、城鄉消防規劃編制原則與建設管理
(一)編制原則
編制城鄉消防規劃是確保消防安全的關鍵步驟。在制定消防規劃時,必須依據科學數據和火災風險評估來確保其科學性。通過運用火災模擬和風險分析工具,可以識別機場內部如航站樓、機庫以及燃料存儲區等高風險區域,并對這些易發生火災的關鍵區域進行專項規劃和加強防護措施。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使用火災模擬軟件和案例研究進行火災風險評估的技巧。
(二)建設管理
適當的消防設施配置構成了建設管理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建設進程中,確保機場及其鄰近區域配備充足數量的消防栓、水槍、滅火器、報警系統,以實現防患于未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機場的消防設施進行配置和布局,并通過實施有效的模擬演練,深化學生對這些設施使用和維護的理解。
四、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
在建設工程中,消防監督[5]貫穿于從設計到竣工的整個流程,確保每一環節均遵循消防安全的相關標準。民航局依據國家和行業消防規范,制定了嚴格的監督標準和操作程序。技術監督標準制定參考了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等技術標準,涵蓋了各種技術監督標準;管理標準全面覆蓋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從業人員通過周期性的檢查活動,確保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能滿足消防安全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模擬的周期性檢查和隨機抽查,學習相應的檢查方法和標準,并通過具體案例,掌握監督措施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結語
民航消防監督管理是確保航空安全和旅客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環節。教師通過系統分析消防監督法律法規、城鄉消防規劃編制與建設管理、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以及消防監督檢查等,助力學生全面理解民用航空消防監管的基礎理論與操作技能。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真實案例與模擬演練,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消防監督管理的各個階段,從設計審核、施工檢查到竣工驗收及日常檢查,全面掌握消防監督的內容與方法。展望未來,民用航空消防監督管理教學應持續追蹤科技進步與行業需求,進一步優化與創新教學策略,為民用航空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J].水上消防,2009(01):8-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J].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7(06):892-911.
[3]消防監督檢查規定[J].水上消防,2009(04):7-12.
[4]鄧兵賢.城鄉規劃與消防結合的火災防控技術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3,9(22):60-62.
[5]陶熠.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08):43-45.
作者簡介:鄧力(1986— ),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機火災探測。
基金項目:民航教育人才類項目《面向民機防火適航安全與機場救援的省級院士工作站平臺建設》(項目編號:MHJYY20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