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1.(1)示例:遨游信息海洋,探索技術奧秘
(2)示例:形式一:學一學,網絡的技術;形式二:議一議,網絡的歷程
2.(1)示例:入選的流行語要能反映年度特征;能堅持價值原則,具有正能量;要符合漢語構詞規律,遵循語言規范。
(2)示例:我不贊同將網絡用語用在作文中。因為有些網絡用語比較隨意,甚至粗俗,不夠積極向上。如果頻繁使用,既沒法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又不利于優秀文化的傳承。
3.示例一:數字化閱讀有利也有弊。繁雜,其中的不良信息對中學生健康成長不利。示例二:我們要合理使用數字化閱讀。既要用它來獲取豐富的信息,開闊視野,滿足興趣愛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不要影響學習和生活。
4.(1)示例:作業軟件種類多,操作簡便,所以它備受學生青睞(或“它已成為眾多學生使用的快捷學習方式”)。
(2)利:網絡上資源豐富,可以解決很多疑難問題,方便快捷;運用得當,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可以呈現同一題的不同解題方案。弊:一遇到問題就使用“作業軟件”,久而久之便不愿獨立思考問題,會產生依賴性;對于自覺性(自控力)差的學生,“搜作業”變成了純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5.示例:社會:①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用語的監管;②新媒體對新詞要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③學校要倡導閱讀經典作品。個人:①加強母語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②交流時慎用新詞,不用生造的、晦澀的詞語;③網絡語言要傳播正能量。
6.(1)特點:①近年來,全校師生整體閱讀率逐年增長;②近年來,全校師生數字化閱讀率增長的幅度遠高于傳統方式閱讀率的增長幅度;③全校師生最喜歡閱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
(2)優勢:①信息量大;②時間利用率高;③方便閱讀;④降低閱讀成本。
7.示例:數字化閱讀讓知識的獲取更加便捷、全面、多樣;數字化閱讀可以縮小城鄉居民的閱讀差距,促進知識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