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南部有一片21萬公頃的大濕地,那是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齊齊哈爾市區開車前往扎龍自然保護區,會經過一段“音樂公路”,汽車從路面駛過時,便會響起一段動聽的旋律。
這段旋律來源于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沒來過……”
歌曲中的這位女孩名叫徐秀娟,17歲便成為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養鶴員。
江蘇鹽城是丹頂鶴的越冬地。1986年,徐秀娟受鹽城政府邀請,揣著3枚鶴蛋,登上從黑龍江開往江蘇的列車。在她的努力下,丹頂鶴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在鹽城工作的第二年,她因尋找走失的丹頂鶴,疲勞過度淹沒在沼澤里。這個美麗的女孩,終年僅23歲,被追認為我國環保戰線上第一位烈士。
但徐秀娟牽掛的事業并沒有就此結束。幾十年來,一代代馴鶴人接過火炬、續寫奇跡。
通過采取長效補水機制等方式,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當地主動救護受傷鳥類的百姓多了起來。丹頂鶴的野生種群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丹頂鶴在扎龍停留駐足、繁衍生息。1975年建區之初,扎龍的丹頂鶴總數僅140只左右。而現在保護區的野生丹頂鶴種群數量穩定在300只左右,已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野生丹頂鶴繁殖地。
如今,扎龍自然保護區擁有鳥類、植物、魚類、昆蟲和獸類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松嫩平原保留最完整、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
(選自“新華社”2024年5月22日,有刪改)
◆解讀
徐秀娟為養鶴事業奉獻終生,她所牽掛的事業在后人的傳承和努力下取得顯著的成果。通過一代代馴鶴人不懈的努力,丹頂鶴種群日益壯大,生物資源豐富,濕地生態系統得以良好的保護,足見環保事業的傳承與堅守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