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準備了一團棉花和一個鐵球,你認為哪個更重一些呢?大部分同學可能認為鐵球更重一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把棉花和鐵球分別放在調好的天平兩側托盤上,發現鐵球和棉花竟然一樣重,這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楚原因,我們需要細致了解質量的概念.
質量的概念和特性
在物理學中,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用字母m表示,比如,一個玻璃杯所含玻璃這種物質的多少,就是玻璃杯的質量,物體含有的物質少則質量小,含有的物質多則質量大,大鐵錘比小鐵釘所含的鐵這種物質多,所以大鐵錘比小鐵釘質量大,將一塊橡皮泥由圓柱形捏成球形,橡皮泥雖然形狀改變了.但其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一塊冰熔化為水(不考慮蒸發),冰雖然狀態改變了,但其含有物質的多少不變,航天員將一瓶礦泉水從地面帶到太空.礦泉水雖然位置發生了變化,但其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一鐵塊溫度升高50℃,鐵塊雖然溫度改變了,但其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綜上說明,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位置、溫度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例1 關于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了
B.物理書在北京和上海的質量是一樣的
C.1 kg的棉花比1 kg的鐵塊質量小
D.將鐵塊壓成鐵餅,質量減小了
解析:水結成冰后,物態發生變化,質量不變.A錯誤:物理課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質量不變,B正確;1 kg的棉花和1 kg的鐵塊,質量相等,C錯誤;把鐵塊壓成鐵餅,形狀發生變化,質量不變,D錯誤.
答案:B
質量的單位和估測
某同學稱量體重為50千克,其實是該同學的質量為50千克,千克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符號為kg,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噸(t)、克(g)、毫克(mg)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 t=1 000 kg,1 kg=1 000 g,1 g=1 000 mg.
能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生應具備的能力.估測物體的質量.常用的方法是與生活中熟知的物體質量進行對比判斷.例如,我們熟知的有: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60 g,一本物理教材的質量約為200 g,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為500 g,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kg等.
例2 (2024·重慶)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5 kg
B.一片藥的質量約為500 g
C.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kg
D.初中體育考試所用實心球的質量約為60 g
解析: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60 g,A錯誤;500 g約是一瓶礦泉水的質量,一片藥的質量約為200 mg,B錯誤;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kg,符合實際,C正確;60g約是一枚雞蛋的質量,初中體育考試所用實心球的質量約為3 kg,D錯誤.
答案:C
質量的測量
在生活中,我們常用各種秤(如圖1所示)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在物理實驗室中,我們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實驗室中所用的托盤天平,其測量范圍一般為0-200 g,即所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200 g.生活中質量較大的物體可以借助電子秤、桿秤、臺秤、體重秤、磅秤等工具測量其質量.
如果物體的質量特別小或特別大.那么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測量其質量,其中,累積法可以測量微小物體的質量.如測量1枚大頭針的質量時,可以先測出100枚大頭針的總質量m總,再用總質量除以大頭針的數量100,即得1枚大頭針的質量m.另外,取樣法可用于測量較大物體的質量.如測量已知長度的銅線的質量,銅線質量太大而無法直接用天平測量時,我們可以測量其中一小段銅線的質量.再根據長度之比計算出銅線的總質量.
例3 下列關于測量1枚郵票質量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直接利用天平測量
B.先用天平測出100枚相同郵票的質量.再計算出1枚郵票的質量
C.先用天平測出郵票和鐵塊的總質量.再測出鐵塊的質量,兩次質量之差即為1枚郵票的質量
D.先用天平測出鐵塊的質量。再測出郵票和鐵塊的總質量,兩次質量之差即為1枚郵票的質量
解析:輕小物體的質量可以利用累積法測量,即選項B中所述方法,直接利用天平無法測量,A錯誤、B正確,利用選項C、D中所述的方法進行測量,天平兩次的示數幾乎沒有差異,無法測量1枚郵票的質量,C、D錯誤.
答案:B
生活中我們所比較的物體的輕重.一般是指物體質量的大小,比如一個蘋果比一枚雞蛋重,就是蘋果的質量比雞蛋的質量大,起初老師準備的一團棉花和一個鐵球.它倆同樣重的原因,本質上就是棉花所含物質的多少與鐵球所含物質的多少相同.也就是它倆的質量一樣大.
學即用,練一練:
1.中國空間站里,航天員是靠飄來走動的,如果沒有空間站艙壁上的抓手,那么他們會在艙內飄來飄去,從地面到空間站.航天員的質量( ).
A.變為零 B.變小了
C.不變 D.變大了
2.感受身邊的物理,質量為1.5 kg的物體最可能是( ).
A.一個乒乓球 B.一只母雞
C.一張桌子 D.一頭牛
3.下列事例中,物體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
A.被捏扁的橡皮泥
B.由熱變冷的鐵鍋
C.燒杯中正在沸騰的水
D.將“冰墩墩”從地面帶到太空
參考答案:1. C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