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度和橫截面積都相同的鋁柱和鋼柱,哪個質量大?如果它們的體積很大,質量不便直接測量,那么我們如何間接得到它們的質量呢?這時我們就需要掌握一個新的物理概念——密度.通過計算進行間接測量和比較.那么,什么是密度?如何應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密度,吃透密度.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根據生活經驗,我們知道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它們的質量是不同的,那么,相同的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有什么關系呢?伴隨著這樣的思考,我們可以拿來不同體積的鋁塊,例如10 cm3、20 cm3、30 cm3、40 cm3、50 cm3,利用天平稱出這些不同體積的鋁塊的質量,分別為27 g、54 g、81 g、108 g、135 g.為了更好地探究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我們列出了表1.并通過圖像法作出了鋁塊的m-V圖像,如圖1所示.
根據圖像我們不難發現,鋁塊的質量與體積之比是不變的.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鋁塊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是不是其他的物質也有這種特殊的屬性呢?為了使我們得到的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我們可以采用其他的物質進行多次實驗,實驗證明鐵塊、銅塊等其他物質也具有這種特性,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同時也發現,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一般不同,對于同種物質,在相同狀態下,這個比值的大小與其質量大小、體積大小都無關.
密度的概念
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從數值上來說,其大小等于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如果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那么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號是kg/m3.有時候也用克每立方厘米作為密度的單位,符號是g/cm3.這兩個密度單位的關系是1g/cm3=1×103 kg/m3.下面我們來觀察不同物質的密度,如下頁表2、表3、表4.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①一般情況下,ρ固>ρ液>ρ氣;②有些物質,它們的密度相同,如冰和蠟,酒精和煤油;③同種物質,物態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例1 (2024·綏化)將一瓶酸奶喝掉一半,下列關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B.質量和密度都變為原來的一半
C.質量不變,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
D.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密度不變
解析:喝掉一半后的酸奶,質量減小了一半,但酸奶這種物質不變,因此,其密度保持不變,A、B、C錯誤,D正確.
答案:D
密度的計算
密度的計算公式是ρ=m/V,同學們在使用該公式進行計算時,應注意各物理量需對應同一種物質,并且數據單位不統一的要統一后再代入計算.
例2 (2024·南充)小洋研究液體密度時,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甲、乙兩種液體,并繪制出了液體與容器的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2所示,由圖像可知( ).
A.容器的質量是20 kg
B.甲液體的密度是2.0 g/cm3
C.乙液體的密度是1.2 g/cm3
D.密度為0.8 g/cm3的液體的m-V圖像應位于Ⅲ區域
解析:液體體積為零時,質量應為零,由圖像可知,液體體積為零時,對應質量為20 g,該質量為容器的質量,因此,容器的質量是20g,A不符合題意;由圖像可知,當甲液體體積為40 cm3時,其質量m甲=80 g-20 g=60 g,則甲液體的密度ρ甲=m甲/V甲=60 g/40 cm3=1.5 g/cm3,B不符合題意;由圖像可知,當乙液體體積為60 cm3時,其質量m乙=80 g-20 g=60 g,則乙液體的密度ρ乙=m乙/V乙= 60g/60 cm3 =1 g/cm,C不符合題意;密度是0.8 g/cm3的液體,比乙液體的密度還小,根據公式ρ=m/V可知,質量相同時,該液體的體積大于乙液體的體積,則該液體的m-V圖像應位于Ⅲ區域.D符合題意.
答案:D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密度這個概念,能夠通過實驗體會用物理量之比定義物理量的方法,能夠通過密度表掌握不同物質的特點,能夠應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解決密度的問題,關鍵在于理解密度的概念,以及物質的密度與哪些因素有關,與哪些因素無關,理解了這些,同學們在做有關密度的難題時,會非常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