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一年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時間為每年公歷的12月6日、7日或8日.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實際上,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相比,降雪量反而更少,“雪盛”其實指的是產生降雪的概率更大了.
大雪節氣來臨時,我國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已降到-10℃,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
這時只有華南地區仍處于氣象意義上的秋季,在氣溫較低的早晨,經常會出現大霧天氣,不過.這種霧通常會在正午前消散干凈,午后陽光明媚,十分溫暖,所以當地有“十霧九晴”的說法.
常言道:“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熔化時又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此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農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江南有句俗語,叫作“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江南地區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迎接春節.北方自古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農諺,到了大雪節氣,河水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在河道上滑冰嬉戲.
(摘編自《漫話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