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都鎮聚焦創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目標,立足“奮力建設成全市乃至粵東地區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的發展定位,不斷挖掘鎮域資源稟賦,錨定“3+1+N”(“3”是指聚焦“特色旅游、現代農業、集鎮商貿”三大主攻方向,“1”是指謀劃推進大健康食品產業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N”是指各村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差異化發展)發展目標,突出“串珠成鏈”工作思路,全力推動鎮域經濟和城鄉融合發展。
注重前瞻布局,繪制城鄉融合“新藍圖”
搶抓機遇,靠前做好規劃。隆都鎮充分利用資源稟賦,謀劃以韓江北溪、南溪、東溪共24.3公里“萬里碧道”為主線,將“潮僑紅”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推動鎮域聯動發展的藍圖,構建“一核(現代農業核心發展區)、一帶(鄉村振興示范帶)、一環(萬里碧道)、多組團(重點工程與產業發展項目)”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及時總結,延續良好勢頭。在圓滿順利完成市委農村會議以及省委常委會到汕頭調研的工作任務后,及時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做法,將其運用到常態化的工作制度中。緊盯重點,抓好典型創建。對焦創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的目標要求,圍繞典型鎮“1+4+7+9+N”建設任務,完成省級典型鎮規劃編制。科學剖析鎮域特點,研究制定“一三五”年目標任務,結合各村(社區)實際情況,研究形成2023年12個村級項目任務清單,發揮先行示范村的“排頭兵”作用。
深化產業升級,點燃特色產業“主引擎”
隆都鎮堅持穩中求進、以進固穩,充分發揮隆都鎮農業資源和文旅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傳統食品加工業的轉型升級,發掘“潮、僑、紅”特色文旅資源,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特色旅游業。經濟運行態勢穩健。2023年,全鎮生產總值23.99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18萬元,比增33.07%。農業總產值7.71億元,比增5.6%。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入庫項目14個,本級累計投資2.44億元,同比增長32.4%。市場主體活力充盈。不斷加大對企業特別是規上企業的扶持服務,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培育了4家規上企業和1家限上企業,以健康型食品、科技型新材料和環保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逐步集聚成勢。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現。持續推動農田集體流轉和規模化經營,前埔村900多畝墾造水田引進第三方專業農業公司威迪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規模化、現代化種植,鼓勵“和美·花海”“金佳順”等特色化、差異化經營,提升隆都農家樂產品競爭力。在“萬里碧道”串聯紅色碼頭、革命烈士紀念碑、千年瓦窯遺址、樟籍白鶴灘公園等“珍珠”的基礎上,前美民宿改造項目完工,成為隆都鎮最早發展起來的一批鄉村民宿,2023年隆都全年接待游客量超96萬人次。
凝聚工作合力,打造鄉村產業“新名片”
該鎮成立由鎮委書記擔任總指揮的“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從鎮機關各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專班進行實體化運作,對全鎮“百千萬工程”項目進行統一謀劃、統一調度、統一推進。強力推進央企援建項目的建設進度。隆都鎮積極牽頭中鐵五院加快推進示范帶沿線環境提升改造工程的設計工作,中鐵十一局下屬的施工團隊已于6月20日開始在安澄公路部分路段開始施工,沿線風貌顯著得到提升。鎮村同步做好安澄公路兩側商鋪戶主的摸查和思想工作。全力推進粵東城際鐵路隆都段征拆工作。項目路線全長7.38km,涉及后溝、前美、后溪等9個村,征地面積205.88畝,涉及拆遷面積37.38畝,已移交的路線長度7km、建設面積194畝,完成交地比例的94%。加快推進深圳幫扶項目建設。“獅頭鵝城-隆都”項目一期的主體建筑順利建成啟用,隨著獅頭鵝城-隆都項目的落地,獅頭鵝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初具雛形;千年古墟已完成升級改造的規劃設計,即將開工建設,將實現從每周周日趕集轉變為全日運營。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產業項目。南溪村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紅色宣教帶和南溪紅色文化教育館建成啟用,搭起鄉村振興實踐融入黨校課堂培訓的橋梁;下北前隴村婚紗禮服生產項目和潮汕良心果汁餐飲有限公司廠房項目均已正式投入使用。
緊抓環境整治,鋪展綠美隆都“新畫卷”
該鎮全面開展綠化添美。以“繡花”“織補”等微改造的方式,因地制宜建設“十八樅榕”“白鶴灘”等古樹公園、口袋公園,引導各村(社區)積極謀劃綠美網紅打卡點。2023年全鎮共植樹14425株,鋪植草坪34畝,推動“點、線、面”持續提升,實現一年四季有綠景。緊抓植樹節等黃金植樹節點,積極動員全鎮上下參與“綠美隆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營造“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美人居環境。持續加大環境整治。開展常態化巡查,強力推進“六亂”、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有序推進水環境質量和沿河生態環境的整治提升,隆樟排溝環境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第二支渠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堅持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重點解決村邊、路邊等“五邊”垃圾,形成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三級處理模式,大大提升城鎮綜合服務能力。高標準建設美麗圩鎮“十個一”。沈海高速店市出入口兩側綠地景觀已完成提升,郵電路全線完成黑底化改造,并對商鋪外立面統一風格;福洋村在推進鄉村風貌提升中,修村道、治河涌、整環境,建成綠美生態公園;以南溪河為主線串聯的“南溪-后溝-前美”示范帶風景宜人,吸引許多游客慕名而至。
關注民生福祉,探索基層治理“新方略”
隆都鎮推動教育醫療普惠化發展。后溪明誠小學異地搬遷項目加快推進,隆都中心幼兒園在今年春季招生開園,并與澄華尼爾奇幼兒園結對掛鉤,進一步提升保教保育水平,引領全鎮學前發展。隆都中心衛生院深化與上級和深圳幫扶醫院醫聯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投入深圳幫扶資金提升就醫環境,更好的服務轄區居民。不斷完善民生服務。后溪村、東山村、南溪村已設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并配置長者飯堂,組織志愿隊伍為村內特殊困難老年人免費提供助餐配餐服務。全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打造“產業興旺、發展有序、舒適宜居、功能完善、生活便捷、治理高效”的典型鎮。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全面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的建設,實現矛盾糾紛調處率100%,切實做好群眾來訪工作,探索群防群治,依托“十八樅榕”特色點位,打造“聽民意-容成事”基層調解品牌。加快數字隆都項目建設,采用“巡防、物防、人防、技防”多措并舉防控溺水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