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書法;韓美林;“天書”
一、韓美林書法藝術溯源
韓美林的書法藝術以顏真卿書法為基礎,同時融合了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魏碑等書法形式,將碑與帖結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書法技巧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
首先,韓美林書法作品以唐楷為主要根基。唐代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極其輝煌的時代,“唐楷”的形成是其標志性成就之一,被書法學習者視為書法技能訓練的最佳范本。當代書法學習者都或多或少地經過一個學習唐楷的階段。韓美林深研了唐楷的通篇布局、筆法點畫、精神氣韻等方面的特點,并融會貫通,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樣貌。
其次,韓美林在書法作品中融入了甲骨文、鐘鼎文等古代文字形式。著名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認為:“古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化石,是有性格,有氣質,有神韻,有活力,有創造性的。”[1]12甲骨文作為中國最早的文字之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鐘鼎文是古代青銅器上的銘文,有著古代王朝的莊嚴與榮耀。基于對古漢字書體的深深情結,韓美林將這些古老的文字形式融入書法作品,使作品既具有傳統的底蘊,又展現出獨特的神秘感和藝術性。
最后,在韓美林的書法作品中還可見篆書和魏碑的影響。篆書是中國最古老的字體之一,其線條流暢而古樸,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而魏碑書風格粗獷豪放,給人以震撼力和力量感。韓美林巧妙地融合了這兩種不同的書法形式,既顯示了古代書法的韻味,又呈現出自己的個性和創新。
通過將碑與帖結合,韓美林的書法作品更加多樣化。他將碑、帖的特點融入書法作品的布局章法,通過采用不同的排列方式和組合形式,形成了獨特的構圖和布局。這種碑帖結合的方式不僅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形式,也為后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藝術視角。
二、韓美林書法藝術面貌
綜合而言,韓美林的作品涵蓋了多種書法類型,突出的主要有楷書、“天書”及草書等。
(一)楷書
作為漢字的一種字體,楷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是許多書法愛好者研習書法的基礎。辭書中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顏體”楷書結構方正茂密,點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法度嚴謹俊朗,氣勢雄渾,極具端莊陽剛之美,可謂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尤其是顏真卿忠君愛國、剛正不阿,被后世譽為“人藝和諧統一的典范”,更使“顏體”楷書受到人們的喜愛。出于對顏真卿人格精神的尊崇,以及對“顏體”書法的喜愛,韓美林將“顏體”書法作為自己的書法基石,廣參古代書法藝術法則與時代風貌,在楷書方面展現了深厚的傳統功底和對細節的精確把握能力,從而獨樹一幟。他的楷書作品(圖1)字形端正規整,筆畫流暢有力,饒有筋骨,亦有鋒芒,具備優雅和莊重的特點。這種對傳統楷書的繼承和發展,展示了韓美林對古典藝術的深入理解與靈活運用。
(二)“天書”
韓美林受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教導后得到啟發,歷經34年時間,從全國各地的甲骨、石刻、古陶、青銅、陶器、磚銘等歷代文物上搜尋并記錄了數萬個符號、圖形、文字。他又耗時數年,嘔心瀝血,對這些歷史文化遺存做了精心鉤沉、臨摹、整理和創造,推出了神奇的“天書”系列作品(圖2)。他說:“既然人間不知道它們的含義,只有上天知道,那就叫‘天書’吧。”他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梨園公園和浙江杭州湖濱六公園內,修建了一幢“天書樓”。這些“天書”符號在他筆下復活,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審美享受和文化熏陶。
“天書”作為韓美林獨創的一種書法類型,融合了摩崖石刻與甲骨文、鐘鼎文、篆書等書體的藝術元素,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寫方式,反映了韓美林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現代藝術的突破。“天書”字形渾然天成,古樸而現代,雄渾而靈動,充滿神秘感和力量感,在飛揚飄逸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也閃耀著先人藝術創造的獨特光芒。這些重新解構和重組后的古代文字、符號和觀者心靈相通,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觀者通過捕捉中國古代文字、符號的性格、神韻、氣質,領會中華古代文字、符號蘊含的深邃而神秘的文化精神。這些作品以其不可解讀性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思考,充滿了神秘性和圖騰性,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韓美林在文章《神鬼造化》中談道:“藝術史上有人提出過‘書畫同源’,有人提出過‘字畫同源’嗎?‘書畫同源’是畫家的主張,‘字畫同源’卻是文字史的一個事實。”[1]22可見,他的“天書”既是書法,又是繪畫,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對文字專業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傳承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
正如書法家張旭光所說:“韓美林的天書創作是前無古人的,也將啟迪、引領未來的發展。” 韓美林創作的大量書法作品展現了他的卓越技藝,為世人呈現了一幅多樣而豐富的藝術畫卷,既能讓世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能啟迪書法家及愛好者嘗試、探索書法藝術的無限可能性。
三、韓美林書法創作特征
韓美林的書法創作既有傳承性,又有創新性。對他來說,傳承是一種基礎,是創新的前提,傳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結合與體現。他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同時,不斷探索書法的邊界,并開辟出自己的藝術領域。他通過對傳統字體的研究和掌握,將其融入自己的作品,并通過對古代藝術元素的重新詮釋,賦予作品新的內涵和形式。可以說,他的創作既尊重傳統書法的精髓,又展示了當代書法家的個性和創造力。
(一)傳承性
韓美林書法藝術具有獨創性,以極具個人特色的創作風格和藝術手法在書法界獨樹一幟。他的書法首先體現了對中國古代書法的傳承性,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他對傳統書法的研究和學習非常深入,扎實掌握了楷、行、草、隸等不同書體的要領與特點,展現了對傳統書法的獨到理解與創新。在楷書創作上,他在“顏體”書法的基礎上充分汲取營養,加入自己的理解而變化面貌,最終形成了獨特風格。他的楷書作品線條優美流暢,富有動感和韻律感,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創新性
雖然韓美林對傳統書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吸收,但并不拘泥于傳統,在傳承中又有突破。他在筆法、結構、材料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創新。比如他通過對傳統書法的深度思考,將其與現代藝術的元素結合起來,運用線條和構圖的變化,營造出激情奔放而富有動感的藝術效果;他重新對傳統的筆墨、紙張進行了思考與運用,大膽運用傳統工具和材料,形成了新的線條、墨色和質感等,使傳統的筆、墨等工具、材料得到了新的表達和詮釋。這種超越傳統的創新精神,使韓美林的作品充滿了活力和現代感,為現代書法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表達空間,豐富了書法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對現代書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個體表達
韓美林的書法作品融入了現代思維和理念,體現了他對情感表達的獨特追求。他注重作品的意境和精神內涵,通過書法的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達自己對人類倫理和文化認同等現代話題的獨特見解。這種融合了個人情感與時代關切的作品,使書法藝術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價值和思想內涵。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思索與感悟。他以獨特而深沉的方式表達了對人類命運、道德倫理和社會狀況的關注與思考。這種追求深度與內涵探索使他的作品不僅是書法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種思想、情感和文化的傳遞。實際上,韓美林的作品展現了書法藝術與現代社會互動的潛力,能夠鼓勵更多書法家關注當代社會、文化與人類命運,將書法作為一種表達和思考的媒介。
四、韓美林書法藝術特點
在書法創作上,韓美林書法藝術具有明顯的個人特征。以下從章法、布局、用筆、墨色、材質等方面,探討韓美林的書法藝術特點。
(一)章法
在章法方面,韓美林注重整體效果和節奏感。他靈活運用傳統的橫排、豎排和斜排等不同章法形式,營造出舒適的視覺節奏。無論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系,還是一字之中點畫布置、數字之間布置關系,他都駕馭得極為嫻熟而妥當。同時,他還善于使用變幅和留白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動而富有層次感。通過對章法的運用,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布局
在布局方面,韓美林采用簡約而富有表現力的方式來構建作品的結構。他傾向于以幾個大字為主題,并將它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借助大膽的形式、隨性的排布和對比鮮明的筆畫,以突出主題內容的氣勢和獨特性。這種布局形式使韓美林的作品看起來簡潔而富有力量感。
(三)用筆
書法用筆的技法稱為筆法,是書法的精髓,代表書家的基本功。清代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一書中說:“書法在用筆,用筆貴用鋒。”在用筆方面,韓美林的書法作品顯示出了獨特的個人筆跡。他深知,書法藝術中的用筆決定了一個創作者寫出的是藝術品還是美術字。他在書法用筆上,以筆意為主,中宮緊收,點畫緊湊,首尾有照應。在其“顏體”楷書作品中,豎筆厚重大氣,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橫筆輕盈勁挺、清爽開朗,形成了一種明顯的對比。尤其是他在書法作品中融入繪畫技巧,書法線條縱橫交錯,伸展有度,富有神采,既有個性的張揚,又不失古法,洋溢著一種穿梭飛揚的動感,展示出高超的用筆水平。
(四)墨色
清末文學家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書以筆為質,以墨為文。凡物之文見乎外者,無不以質有其內也。”[2]韓美林在書法中極為注重墨色的變化,通過濃淡的對比來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在古人“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說法的基礎上,他進一步加強書法創作中墨色的對比,作品顯現出多重層次:焦與濃、濃與淡、重與干、淡與濕、清與焦。這種活潑而富有張力的用筆風格使韓美林的作品更加生動有力。
(五)材料和工具
韓美林的書法作品展示了他對材料和工具的靈活運用。他不僅使用傳統的筆和墨,還嘗試使用板刷、排刷、水粉筆等其他工具及水彩、國畫等顏料等,創造出了具有新穎、獨特紋理和質感的視覺效果。這種對不同材料和工具的嘗試與試驗,為書法藝術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啟發與影響了其他藝術家的創作。
五、韓美林書法的藝術價值與影響
(一)當代藝術創作
韓美林的書法作品對現代書法藝術有著重要的啟示與影響。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超越了傳統書法的限制,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達方式和藝術語言。同時,韓美林的書法作品也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與交流,為中華文化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韓美林的書法藝術為現代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為后續的書法創作和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借鑒與啟示。
(二)傳統文化弘揚
韓美林的書法特征和藝術價值不僅在于其創新性的探索和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對傳統楷書的研究和推廣,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欣賞到這一傳統藝術的魅力。同時,他通過創作“天書”作品,開辟了書法藝術的新領域,并豐富了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
(三)國際交流傳播
韓美林的書法作品對于推動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書法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個性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并在國際書法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韓美林的書法藝術以其深厚的傳統基礎和現代創新的形式,成功地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與世界的文化價值相結合。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使韓美林的書法作品能夠與國際上的其他藝術形式對話,為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結語
韓美林是一位集繪畫、雕塑、陶瓷、設計等藝術于一體的綜合型、全面型、跨界型藝術家,書法創作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雖然他一直強調“我研究書法是為了畫畫。所以我的取向就不能同于古文字學家和書法家,我偏于形象的攝取”,但正如唐代著名書學理論家張懷瓘在《文字論》中指出的,“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韓美林以文者、書者的身份繼承和創新傳統書法藝術,為中國書法創作帶來了新的思路與可能,也為當代書法界樹立了一個獨特的藝術典范。他的書法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國內外觀眾重新認識到中國文字的獨特之美,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與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可謂得了中國書法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