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和金屬材料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物品中主要使用金屬材料的是( ).
A.橡膠手套 B.不銹鋼炊具
C.大理石臺面 D.玻璃天窗
2.下列關于合金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合金具有許多良好的物理、化學、機械性能
B.純金屬的硬度通常比由其組成的合金的硬度小
C.合金由性質不同的金屬在高溫下熔合而成
D.一般情況下,鋁合金的熔點比純鋁的熔點低
3.小明同學將鐵釘放入試管中,按照圖1進行五組實驗以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乙、戊中鐵釘生銹快慢的順序為:乙>甲>戊
B.丙中的鐵釘不生銹
C.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與空氣、水直接接觸
D.丁中鐵釘生銹最嚴重
4.將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只有乙的表面產生氣泡,甲、丙的表面都沒有明顯現象,若把甲放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則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5.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上分別放一個燒杯,向燒杯中倒入相同質量的稀硫酸,調節天平至平衡,向其中一個燒杯中加入5g的鎂粉,向另一個燒杯中加入5g的鐵粉.一段時間后,鎂粉和鐵粉全部反應,燒杯中沒有固體殘留,此時天平的指針( ).
A.偏向加鐵粉的一邊
B.偏向加鎂粉的一邊
C.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
D.無法確定
6.將一小塊未打磨的鋁片放入盛有一定質量的稀鹽酸的燒杯中,燒杯中氣泡冒出的速率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現有下列猜想:
①0-t1階段,鋁片表面可能有層氧化膜,
②t1-t2階段,鋁片和稀鹽酸發生反應,可能放出熱量.
③t3時刻,稀鹽酸可能過量.
④t3時刻,稀鹽酸可能不足,
其中正確的有( ).
A.1項 B.2項 C.3項 D.4項
二、填空題
7.鋁、銅、鐵是常見的金屬.
(1)鋁在空氣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的原因是______,銅導線利用了銅的______性,鐵容易與______(寫化學式)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生銹,請寫出一種防止鐵欄桿銹蝕的方法:______.
(2)在硝酸銅、硝酸鋁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濾液中的金屬離子有______(寫化學符號).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質量______(填“大”或“小”).
8.實驗室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是______.
(2)該實驗的現象為:玻璃管中的粉末______,試管里的澄清石灰水______,玻璃管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加熱氧化鐵之前,先通一段時間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
三、簡答題
9.實驗室有一包混有鐵粉的銅粉,同學們對如何除去銅粉中的鐵粉展開了討論.
(1)小明同學認為物理方法簡單便捷,這種方法的具體內容是:______.
(2)小華同學認為化學方法除得徹底,這種方法的具體內容是:______,
四、綜合題
10.在古代,人類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為金、銀、銅、鐵.如今,隨著冶金技術的高速發展,各類金屬在生產與生活中百花齊放.
(1)金、銀在自然界多以單質的形式存在,這說明它們的化學性質都______(填“活潑”或“不活潑”).
(2)嶄新的青銅器呈金色,隨著時間的流逝,青銅中的銅主要與空氣中的O2、______(填化學式)等三種物質發生反應,逐漸銹蝕,形成Cu2(OH)2CO3,最終變為綠色.
(3)工業上會采用電解熔融氧化鋁(Al2O3)的方法生產鋁,同時得到一種氣體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泡在海水中數年的鈦合金制品被打撈上岸后仍光亮如新,是因為其______(填字母序號)非常好.
A.延展性 B.導熱性 C.抗腐蝕性
(4)小明同學將一枚10 g的鐵釘放在盛有100 g稀硫酸的燒杯中,反應結束后,稀硫酸有剩余,稱得燒杯中物質的質量為109.7 g.若鐵釘中的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則這枚鐵釘中鐵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溶液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B.硝酸銨在水中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會下降
C.溶液中一定有水
D.溶液中各部分液體的性質不一定相同
2.實驗室提供了4種儀器:①托盤天平;②燒杯;③玻璃棒;④100 mL量筒,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必需的儀器組合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將100 9 30%的硫酸倒入500 g水中,所得稀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4% B.5%
C.6% D.7%
4.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40℃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乙溶液中的大
B.將40℃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溶液質量變大
C.20℃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D.40℃時,向兩個均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 g的甲、30 g的乙,充分攪拌,然后同時降溫至20℃,此時兩杯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5.室溫下,向一定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下列關于該溶液變化趨勢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
6.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入氫氧化鈣;②升高溫度;③降低溫度;④加入水;⑤使水蒸發,其中正確的措施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二、填空題
7.圖2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2)若要使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c的溶解度,則溶液的溫度應______.
(3)t2℃時,若用50 g水配制物質a的飽和溶液,則至少需要______g物質a.
(4)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劑的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的是______(填字母)溶液.
8.實驗室需要配制50 g的15%的氯化鈉溶液.
(1)需要的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
(2)某同學按圖3所示的步驟進行溶液的配制,錯誤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序號).B中儀器的名稱為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為______.
(3)若圖3A中砝碼的質量為Sg,游碼的讀數為2.5 g,則托盤中氯化鈉的實際質量為______.
三、簡答題
9.某化學小組配制了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蔗糖溶液,經儀器檢測,這些溶液中蔗糖的質量分數偏小.請你幫助該化學小組分析出錯的原因(至少寫出三條).
四、綜合題
10.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們在學校實驗室里完成了以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粗鹽提純.
實驗室提供的粗鹽的主要成分為NaCl,還含有MgCl2、CaCl2和泥沙等雜質.同學們分別按圖4所示的流程進行了操作.
實驗二: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NaCl溶液.
同學們利用實驗一得到的NaCl,按圖5所示的流程進行了操作.
請你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一中,操作Ⅰ的名稱為______.
(2)小明同學提純得到的精鹽明顯比其他同學的少,原因可能是______.
A.溶解時沒有充分攪拌便過濾
B.蒸發時有一些液體濺出
C.提純后得到的精鹽尚未完全干燥
D.溶解時使用的水過少
(3)在實驗二中,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NaCl溶液,需要______g的NaCl,______mL的水.
(4)在NaCl溶解的過程中,同學們用到的能加速溶解的儀器是______.
(5)該化學小組需要配制一份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Cl溶液,若利用實驗二中成功配得的50 g溶液進行配制,則應向該溶液中添加的NaCl的質量是多少?
參考答案
金屬和金屬材料
一、1.B 2.C 3.D 4.D 5.A 6.D
二、7.(1)鋁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導電 H2O、O2 刷漆(合理即可) (2)Al3+、Fe2+ 小 8.(1)鐵架臺 (2)由紅棕色變為黑色 變渾濁 3CO+Fe2O3=高溫=2Fe+3CO2(3)排凈玻璃管內的空氣 通過燃燒除去多余的一氧化碳(或處理尾氣,合理即可)
三、9.(1)用磁鐵與金屬粉末充分接觸,鐵粉會被磁鐵吸引,緊貼在磁鐵上(合理即可) (2)將金屬粉末倒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合理即可)
四、10.(1)不活潑 (2)CO2、H2O (3)2Al2O3=通電=4Al+3O2↑ C (4)84%.
溶液
一、1.B 2.C 3.B 4.D 5.C 6.D
二、7.(1)降低 (2)大于t1℃ (3)25 (4)a、b 8.(1)7.5 g (2)A、B 量筒 攪拌,加速溶解 (3)2.5 g
三、9.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用來配制溶液的燒杯被蒸餾水潤洗過,尚未干燥;用托盤天平稱取蔗糖時,蔗糖放在了右盤且稱量時使用了游碼(或使用了含有少量雜質的蔗糖。或將蔗糖倒入燒杯時有部分蔗糖灑落于燒杯外,合理即可).
四、10.(1)過濾 (2)ABD (3)2 48 (4)玻璃棒 (5)1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