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評價金沙縣南瓜種植經濟效益,調查南瓜品種栽培投入產出情況,篩選適合該縣生產的南瓜品種,為農戶南瓜種植選種提供決策依據。引進6個南瓜品種,按照統一株行距進行栽培試驗,調查每個品種生產總成本,測算總產值和凈利潤。結果顯示,貝貝南瓜產值最高,土地生產凈利潤達68 060.85元/hm2。其次是卡斯特優,土地生產凈利潤達1 830.90元/hm2;君美8號、百蜜十號2個南瓜種出現虧損狀態。貝貝南瓜和卡斯特優2個品種比較適合于金沙縣種植。
關鍵詞:金沙縣;南瓜栽培;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64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9–00-03
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南美洲,分為中國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灰籽南瓜、黑籽南瓜5個栽培品種[1-4]。南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降血脂、血糖、抗氧化、防肥胖等保健功效[5-8]。南瓜品種類型多,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我國南瓜多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種植,小型南瓜在上海、蘇州、黔東南等地區種植。南瓜是我國大宗蔬菜,栽培面積逐年上升[9-11]。南瓜栽培產量高,效益好,品種種植收益差異大,目前農戶對南瓜栽培的選種比較混亂,沒有固定的產業化栽培品種,尚未根據栽培品種所需成本投入與經濟收益產出進行栽培效益分析,缺乏南瓜栽培品種選擇的經濟效益分析數據支撐。對金沙縣6種南瓜種植的成本投入和產出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可為該縣南瓜栽培選種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周期
南瓜生長周期1年,采收1季。試驗于1月整地,3月種植,10—11月采收,試驗周期為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
1.2 試驗概況
試驗地位于化覺鎮田壩村田壩組和羅家寨組,106°23′49″E,27°10′28″N,平均海拔為1 286.47 m,土壤為黑色沙質土壤,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 ℃,平均年降水量1 450 mm。參試南瓜種:卡斯特優蜜本、金山蜜本、百蜜十號、君美8號、金韓楷農和貝貝南瓜。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選擇土壤肥力相當,立地條件相似地塊進行田間栽培試驗,以減少環境變量對栽培試驗的結果影響,每個小區面積667 m2,每個品種設置3個重復(區組),每個重復中種植相同數量的南瓜植株,按照株距2 m、行距3 m的種植間距進行種植,種植后覆蓋地膜,種植南瓜1 650株/hm2,每個品種試驗地0.2 hm2,試驗地總面積1.2 hm2。
1.4 成本調查及測產
1.4.1 生產成本及栽培物價調查
按照貴州省金沙縣人工市場價進行各個南瓜生產成本調查,人工130.00元/d,統計各個南瓜種植勞動力消耗量,卡斯特優、金山蜜本、百蜜十號、君美8號、金韓楷農5個品種一個生產周期的人工消耗量為9 d,其中栽培需要2個人,肥水管理需要3個人,田間除草需要2個人,南瓜采收需要2個人;貝貝南瓜一個生產周期的人工消耗量為11 d,其中栽培需要2個人,肥水管理需要4個人,田間除草需要3個人,南瓜采收需要2個人,統計各品種南瓜種植人工費用。瓜種量按照3 300粒/hm2,卡斯特優、金山蜜本、百蜜十號3個種瓜種0.20元/粒,君美8號、金韓楷農2個種子南瓜種0.25元/粒,貝貝南瓜種子0.45元/粒。按照金沙縣土地出租行情和物資市場價格,統計調價各南瓜栽培土地租金和肥料費用,試驗地土地租金市場價格為4 500元/hm2,復合肥3.60元/kg,按照每窩南瓜0.2 kg的施肥標準,進行南瓜肥料費核算。
1.4.2 產量統計及價格調查
南瓜種植進入采收期,采摘每個試驗地全部南瓜,用電子臺秤進行測產,隨機收取50個南瓜,使用鋼卷尺測量南瓜的縱徑和橫徑。統計調查本地參試品種南瓜2020、2021和2023年農貿市場批發價。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Excel 2017、SPSS 27.0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成本核算
由表1可知,南瓜栽培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肥料費、瓜種費和人工費。通過對各參試驗南瓜種植成本進行核算,南瓜種植投入成本在23 964~28 689元/hm2,投入成本均值為24 806.55元/hm2,卡斯特優、金山蜜本和君美8號的種植成本均為23 964元/hm2。在6個品種中,地租費與肥料費相同,費用差異主要體現在人工費和瓜種費上,而金韓楷農和百蜜十號的成本則較高,均為24 129元/hm2。這是因為這2個品種的瓜種費用略有上升,但人工費用保持不變,因此整體成本也有所增加。作為成本最高的品種,貝貝南瓜種植成本達到28 689元/hm2,相比其他品種,其瓜種費和人工費均是最高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品種可能只備的優良特性和經濟價值。
2.2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產量指標的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南瓜品種瓜果縱徑在10.10~44.17 cm,均值為24.15 cm,從瓜果的縱徑來看,卡斯特優的縱徑最大,達到44.17±0.76 cm,顯示出其在生長過程中良好的發育能力,貝貝南瓜的縱徑最小,僅為10.10±0.35 cm,這表明它可能在特定栽培條件下表現出小型化特性。參試南瓜品種瓜果橫徑在11.16~25.53 cm,均值為16.72 cm,卡斯特優蜜本南瓜瓜果縱徑最大,貝貝南瓜瓜果橫徑最短,卡斯特優不僅是縱徑至最大,橫徑同樣表現突出,達到25.53±0.50 cm,而君美8號和金山蜜本的橫徑相對較小分別為16.66±0.76 cm和15.16±1.25 cm,栽培效益較差。參試南瓜品種單瓜重在0.87~15.01 kg,均重為5.31 kg,卡斯特優蜜本南瓜單瓜重最重,達到15.01±0.50 kg,這意味著每個瓜的重量較大,適合市場需求。貝貝南瓜單瓜重量最輕,其他品種如金山蜜本、君美8號和金韓楷農的單瓜重均較低,未能達到顯著的量產水平。參試南瓜品種產量在15 199.50~38 449.95 kg,平均產量為21 879.15 kg,在產量表現上,卡斯特優的產量顯示出優異的結果,為38 449.95±1 275.75 kg,遠高于其他品種,顯示出其作為高產品種的潛力,相比之下,金韓楷農和百蜜十號的產量則分別為16 324.95±646.65 kg和15 199.50±86.55 kg,產量表現明顯不足。
2.3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經濟效益分析
調查2020、2021和2022年各個南瓜市場價格,結合南瓜產量和生產投入成本,按照“凈利潤=產值-成本”計算出不同南瓜品種栽培的凈利潤,根據凈利潤的高低進行效益分析排名。從表3可以看出,卡斯特優品種的產量最高,達到38 449.95 kg/hm2,其市場價格為1.1元/kg,產值則達到42 294.90元/hm2,成本為1 597.6元,凈利潤為1 222.06元,位列第二名。而金山蜜本以產量22 449.9 kg/hm2、市場價1.4元/kg、產值31 429.80元/hm2、凈利潤497.72元,排名第三。在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是貝貝南瓜,其產量為21 499.95 kg/hm2,市場價格高達4.5元/kg,產值68 060.85元/hm2,雖然成本為1 912.6元,但凈利潤達到2 624.79元,顯示出其較高的經濟效益。相對而言,君美8號和百蜜十號的表現較差,均出現虧損,特別是君美8號,產量為17 350.05 kg/hm2,凈利潤則為-209.60元,顯示其經濟效益分析排名較后,生產效益最低。
3 討論
3.1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成本
在南瓜種植過程中,生產成本核算至關重要,在分析不同品種南瓜栽培成本時,南瓜種植人工費相對較高,瓜種費、肥料費和地租費占比較少,人工費占生產成本投入的73%左右,在南瓜的主要成本中可以考慮從人工費方面降低成本。不同南瓜品種的種植成本差異明顯,瓜農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方式和市場需求進行合理選擇,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夠指導種植者的選擇,提高整個南瓜種植行業的經濟效益。而了解每個品種的種植成本,不僅有助于種植者更好地規劃經濟預算,還能給相關的農業政策提供數據依據[12-15]。
3.2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產量
選擇適合的南瓜品種,對提高南瓜產量尤為重要。試驗結果表明,卡斯特優蜜本南瓜瓜果縱徑最長也最大。瓜果大小成為影響南瓜產量的主要指標,分析各個品種的生長特性,瓜果大小與南瓜產量的具有相關性,其生長指標直接影響產量和市場價值。
3.3 不同南瓜品種栽培經濟效益
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南瓜受到廣泛的種植和研究,從成本投入和經濟產出數據來看,不同品種南瓜在產量、市場價格與利潤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南瓜生產成本偏差的影響不大,影響南瓜生產經濟效益的主要是南瓜的產量和市場價格。瓜農在選擇品種時應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成本,選擇適合的南瓜品種進行種植,以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16-20]。
4 結束語
綜合分析不同南瓜品種種植投入產出指標,不同南瓜品種種植的南瓜產量和效益存在明顯的差異,通過對南瓜不同品種的栽培經濟效益分析得出綜合產量和價格最優品種,在南瓜成本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卡斯特優產量最高,貝貝南瓜經濟效益最優,生產效益可觀。農戶可以根據生產具體需求,選擇種植產量高的卡斯特優和經濟收入高的貝貝南瓜品種進行種植。
參考文獻
[1] 張天明.南瓜種質資源多樣性及親緣關系的AFLP分析[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6.
[2] 林德佩.南瓜植物的起源和分類[J].中國西瓜甜瓜,2000 (1):36-38.
[3] 王迎兒,邢乃林,應泉盛,等.南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7):1161-1165.
[4] 王鳴.南瓜屬—多樣性(diversity)之最[J].中國西瓜甜瓜, 2002(3):47-50.
[5] 崔麗紅,黃蔚.六個迷你南瓜新品種的引種比較試驗[J].上海蔬菜,2007(2):22-23.
[6] 張成紅.南瓜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探究[J].種子科技, 2022,40(1):61-63.
[7] 黃黎慧,黃群,于美娟.南瓜的營養保健價值及產品開發[J].現代食品科技,2005(3):176-179.
[8] 趙玉安,王慧瑜,曹輝.南瓜的營養價值和功能特性[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4(2):95-97.
[9] 李昕升,王思明.南瓜在長江中游地區的引種推廣及其影響[J].中國農史,2015,34(1):24-33.
[10] 楊玉花,楊石蓮.貝貝南瓜在黔東南州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8):52-53,55.
[11] 張海蘭,王海林,張容.迷你南瓜引種比較試驗[J].上海蔬菜,2021(3):8-9,25.
[12] 帥娜娜,南炳東,張麗娟,等.基于正交試驗的慶陽籽用南瓜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3(12):58 -60,65.
[13] 姜永強,孫雪梅,李江.不同南瓜品種高原露地栽培比較試驗[J].青海農林科技,2023(4):12-17,31.
[14] 李友森,吳玨,唐玉英,等.上海地區迷你南瓜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及潛力品種推薦[J].長江蔬菜,2023(17):16-19.
[15] 廖晨,謝雪果,陸龍華,等.19個南瓜品種在云南石屏的引種表現[J].肥料與健康,2023,50(2):29-35.
[16] 王若鶯,劉宗陳,徐溟,等.賞食兼用微型南瓜新品種小紅燈籠及其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23(5):120-121.
[17] 劉昆言,禹雙雙,閔子揚,等.中國南瓜新品種保護測試現狀及栽培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8):57-59.
[18] 石磊磊.南泥灣貝貝南瓜拱棚雙蔓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2022(3):26-28.
[19] 李杰,鄧正春,張忠武,等.洞庭湖區南瓜品種適應性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21(10):152-155.
[20] 馮濤,汪來田,孫向春,等.籽用型西葫蘆籽多星2號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J].園藝與種苗,2020,40(9):18-19.
收稿日期:2024-06-10
作者簡介:翟曉嵐(1987—),女,貴州畢節人,講師,研究方向為園藝教學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