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黃原先生的書畫藝術,有古意,出新意,得真意。其書法作品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所謂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是也。黃原先生繪畫書法用筆入畫,線條豐富多樣,根據山石樹木形質不同,用不同的筆法造型,在筆墨的變幻中,在氣勢的流淌里,我們能夠感覺到其作品的圓融和張力,率性的用筆無處不感覺到其氣韻的流淌,意境幽遠。
黃原先生藝術了得早有耳聞,真正拜讀先生的大作,還是在我于四川美術學院就讀期間。先生的書畫作品,筆墨在宣紙上自然滲化,筆勢如龍蛇游動,力拔千鈞,其精湛的藝術功底令人贊嘆,至今難忘。黃原先生以詩、書、畫三絕享譽四川美術學院,他為人儒雅含蓄,治學認真嚴謹,默默奉獻,用現在接地氣的話來說,叫低調。先生如此大才,何以如此低調?其實,這得益于先生的傳統學養,中國傳統文化中含而不露是美德,也是中國藝術家深研、精研藝術,勇猛精進的最重要的品質。
觀黃原先生的書畫藝術,有古意,出新意,得真意。其書法作品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所謂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是也。黃原先生繪畫書法用筆入畫,線條豐富多樣,根據山石樹木形質不同,用不同的筆法造型,在筆墨的變幻中,在氣勢的流淌里,我們能夠感覺到其作品的圓融和張力,率性的用筆無處不感覺到其氣韻的流淌,意境幽遠。關于書畫是否同源的學術探討,有各種見解。雖然本文并不直接探討書畫究竟是否同源這一話題,但黃原先生的繪畫與書法之間那種互動、互滲、互融以及互助互利的關系,卻是一目了然地呈現于讀者面前。學院派對于此課題的研究,無疑是值得的。
黃原先生的山水畫,有生活,有高度,有法度,體現在搜妙創真,去偽存真,在生活中去擷取、探尋藝術的本源,追根溯源,為有源頭活水來。黃原先生的藝術在中國傳統藝術里汲取了大量的營養,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能看到他在前輩的足跡中進行著探索,在生活的感悟中去得到升華,在教學的實踐中去得以提高,碩果累累,桃李滿園。
黃原先生作品的藝術特征有四:
一是書寫意味。畫從書入,以線寫心,書為心聲,以畫傳情,情真意切。中國畫講寫意精神,講逸筆草草,講揮灑自如,講壯寫河山,都離不開一個“寫”字。寫,是性情的流露,是心靈的放飛,是胸襟的遼闊。在黃原先生筆畫間,能夠感覺到其放馬縱馳的快意和揮寫河山的豪邁,以其內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對藝術探索孜孜以求的一種圖式性符號化的呈現,其書寫性貫穿在其藝術作品之中,帶給我們暢快淋漓、鐵畫銀鉤的感覺。
二是遺貌取神。中國繪畫最高的境界是傳神,顧愷之曰:“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蘇東坡曾云:“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對形與神的關系的思考和研究貫穿在黃原藝術探索之中,其筆下書畫,呈現的是不求形似而出神采,講究傳神而顯靈秀的藝術追求。正因如此,其藝術呈現出寓嚴謹于松弛之中,寄快樂于飛揚之外的神采。大開大合的畫面,線條張弛自如,墨色浸潤,渾厚華滋的表達,以及書法追求氣韻生動、暢快淋漓的揮灑,在其頗具碑韻帖意的線條下,那氣吞山河、力拔千鈞的視覺震撼,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中國畫講能、神、逸品,內心的超逸,通過飛揚的筆墨傳遞給我們的就是其精神指向和藝術追求。在黃原先生的筆下,那種將藝術融入生活,又以生活啟迪創作的藝術實踐,透顯出其藝術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三是詩意盎然。詩般的意境,詩意的棲居是黃原先生藝術帶給我的感受。正是他散淡超逸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使得其作品超越了那種呆板的、程式化的、一成不變的圖式語言,傳遞給我們空靈而超然的精神追求和視覺享受。其筆底的煙云和波瀾,令人無限遐想,充滿詩情畫意。
四是靜水流深。真水無香,大音希聲,道法自然,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境界,也是中國書畫家所要追求和修煉的涵養。在黃原先生的作品里,我們看得到其不事張揚,平淡、天真、散逸、空靈的視覺圖式,將其精神的指向表達得一覽無余。在貌似波瀾不驚的點畫中,呈現出的卻是如洪鐘大呂般振聾發聵的回聲。我們可以通過其藝術表象而挖掘出藝術家內心之情懷、精神之追求。讀黃原先生的畫,畫如其人,亦不如其人,儒雅、溫和的外表下積聚著的卻是奔騰的激情,氣吞八荒的豪邁與縱橫江海的悵然。黃原先生的藝術帶給我的正是如此的印象。
黃原先生攜如此高的繪畫造詣,在四川美術學院教習書法,不得不說他的學生們是有幸了。就繪畫而言,線條是中國繪畫的根本,以書法而論,陳章布勢,以畫入書,相得益彰。
筆墨是中國書畫的精髓、血肉,立意則是中國書畫的靈魂。筆墨蒼勁墨韻茵潤,立意高遠,這是其書畫藝術呈現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內質。黃原先生生性淡泊,作品卻呈現出激蕩和奔涌之感。有所思,必有所想,亦有所為。我們可以從其作品里頭看出他的思考、他的探索和他對藝術虔誠與執著。重讀黃原先生的大作,令我感到無比的感動與震撼,感動其為人的儒雅淡定、平和充實,震撼的卻是黃原先生藝術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其為藝的勤奮、執著和鉆研精神。靜則生慧,慧則開悟,悟則通達,通達則賢明。黃原先生的藝術,給我們今天的教學帶來了一種思考,特別是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學院的創辦,給學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然書畫之間是否可以交融,在書畫教學和實踐創作之間,各書體與繪畫用筆、造型以及陳章布勢之關系,不乏為新時期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學院教學中可以思考的一個探索話題。黃原先生的畫集出版及先生百年作品的作品展給我的思考,正是如此。“一笑憑高,浩氣橫秋宇”是黃原先生書畫藝術給我的印象,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