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速發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商業的發展需要借助藝術的手段來吸引更多的人群注意。為了適應社會文化需求的轉變及大眾個體意識的提升,裝置藝術作為一種新手段被引入現代商業空間建設中。從現代商業空間與裝置藝術的概念出發,探討二者之間的聯系,然后對裝置藝術介入現代商業空間的優勢進行分析,歸納總結裝置藝術的設計方法,最后分析現代商業空間中的裝置藝術應用類型,并舉出實例,認為裝置藝術需要因地制宜地結合商業空間的歷史文化背景,從科技的角度走品牌創新之路,實現現代商業空間與裝置藝術的合作共贏。
關鍵詞:現代商業空間;裝置藝術;公共藝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4年度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一般項目“商業化語境下的公共藝術應用研究”(SJCX24_1266)研究成果。
一、現代商業空間與裝置藝術
(一)現代商業空間的興起
商業空間是指專門從事商品銷售或服務交換活動的營利性場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商業空間在滿足其基本交易職能的同時,不斷向現代化的商業綜合體轉型升級。目前,現代化商業空間已成為城市發展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并以促進消費為導向,重塑現代城市更新與發展的路徑。現代商業空間具有多種表現類型,根據不同規模與功能可劃分為商業綜合體、商業廣場、商業街區、商業品牌店、通勤場所等。現代商業空間整體運營成本較高,而檢驗其運營成功與否的標準在于其能否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現代商業空間中設計與規劃的多方面統一,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文化形象與空間氛圍營造之間的契合度,從而促使大眾與空間產生良性互動。
現代商業空間為打破傳統壁壘,在展陳形式上變化愈發多元,并呈現出由傳統、靜態、單一向創新、動態、跨媒介融合方向發展的態勢。其中,互動式的展陳形式在現代商業空間中倍受青睞,使得觀眾在聲光電的環境氛圍與機械感應的趣味體驗中直觀感受產品的功能特性。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國家開始將人工智能、互動裝置等技術應用于商業空間的內外展陳設計中。這種綜合性的展陳方式不僅僅是不同藝術手法的雜糅,更是利用現代科技生動詮釋藝術與商業之間關系的新思路,能夠充分調動觀眾、作品以及商業空間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進一步提升現代商業空間的展示與宣傳效果。
(二)介入現代商業空間的裝置藝術
現代商業空間為吸引更多客流,積極尋求突破創新,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與潮流風格不斷涌現,其中就包括裝置藝術。裝置藝術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滲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漸成為繪畫、雕塑、景觀設計等專業的重要表現形式。藝術家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體進行藝術化重塑,并賦予其新的價值與觀念,因此裝置藝術的介入不僅能夠提升空間美感,還賦予空間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共鳴。裝置藝術能夠在主題表達、創意形式、互動方式、空間營造等多方面為人們帶來新奇有趣的感官體驗,為商業空間賦能的同時不斷拉近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不同于傳統藝術的單一審美,裝置藝術還為商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銀座位于日本東京的核心位置,是一條擁有漫長歷史的商業街,商業與藝術在這里有著很高的契合度。銀座中最大的復合型商業設施GINZA SIX于2017年4月20日正式營業,這里融合了高端購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對歷史悠久的商業區銀座進行了現代化詮釋。商場內部,最為引人注目的有草間彌生設計的南瓜吊燈裝置,跳躍活潑的配色與簡約明亮的商場環境對比強烈,營造出溫暖明亮的氛圍。位于兩側通風空間的《水粒子的世界》是由TeamLab打造的虛擬瀑布裝置,它通過物理定律計算粒子運動,生成了虛擬瀑布效果。數字化生成的粒子通過線條傳遞出動態與生命的色彩,不同于真實記錄的自然界瀑布。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引發了觀眾的思考,使觀眾通過現代化的方式重新審視自然與生命之間的關系。
二、現代商業空間中裝置藝術的商業性與藝術性
(一)現代商業空間中裝置藝術的價值體現
受到新媒體藝術與交互美學的影響,信息技術、數字媒介與裝置藝術的結合為大眾參與互動的商業行為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裝置藝術在現代商業空間中的應用也產生了更為重要的價值。
1.美學價值
裝置藝術通過綜合性的處理手法對材料、色彩與形態進行重構。藝術家往往通過特定的表現形式賦予作品獨特的美感,使得現代商業空間中的裝置藝術能夠在外在形式上區別于其他藝術作品,在提升空間美感的同時也為大眾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感。
2.文化價值
裝置藝術是藝術家對歷史文化與社會現象的藝術化轉譯,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與時代性特征。然而,現代商業空間追求高效率與快節奏的經濟增長,容易造成內在文化缺失,因此需要通過裝置藝術向大眾展示與傳播企業的精神與文化內涵。
3.社會價值
裝置藝術通過對社會現狀的反思傳遞藝術家對未來社會的期望。這樣的作品往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也能使現代商業空間更多地參與社會話題的討論,進一步推動社會的正向發展。
4.教育價值
裝置藝術的介入不僅能夠提升現代商業空間的美學氛圍與人文素養,也能夠充分激發觀眾的思考與想象力。藝術家通過裝置藝術多元化的表現方式向不同的受眾群體傳達個人的思考與觀念,從而進一步傳遞企業文化理念。
總而言之,裝置藝術介入現代商業空間已經是社會常態。現代商業空間依托裝置藝術吸引大眾的注意,利用藝術的方式傳播企業的文化內涵,同時,裝置藝術也能夠在現代商業空間內完成藝術創作與展示,拉近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從而被賦予獨特的商業性與藝術性。
(二)現代商業空間中的裝置藝術設計方法
裝置藝術設計的功能不僅是對空間的美化,還包括對大眾生理及心理上的積極作用,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相對完整的設計方法。
1.主題性
裝置藝術為了迎合現代商業空間的企業文化,往往具有鮮明的主題。藝術家會根據場地及商業主體的需求進行主題性設計,同時將個人的觀念與情感融入其中,增強現代商業空間的敘事性與趣味性,以此實現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有機配合。
2.互動性
現代商業空間中的裝置藝術往往結合了藝術美學與數字技術,能夠吸引觀眾的互動參與。例如,基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利用交互方式提升觀眾的感官體驗。藝術家可通過設計各種互動環節使觀眾切身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更加生動地傳達作品的情感和觀念。
3.綜合性
裝置藝術設計是一種融合了繪畫、雕塑、建筑、數字藝術等多種藝術門類,運用不同的環境營造、材料語言與情感意識進行綜合表現的藝術展示形式。藝術家通過對現成品的拆解重構,構筑出新的藝術語言。根據空間類型、空間大小以及服務功能等方面的不同,裝置藝術呈現出愈發多元的發展趨勢。
4.創新性
裝置藝術的發展強調創新與進步,藝術家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材料、技法與互動方式,以創造出更具吸引力與商業價值的藝術作品。在現代商業空間中,數字化技術衍生出不同類型的交互裝置,為人們帶來了新奇有趣的沉浸式體驗。未來商業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將促使裝置藝術產生更多獨具個性的、新穎的作品。
現代商業空間在滿足基本空間設計方法的同時,應當因地制宜地分析不同類型空間中不同人群的感受,用令人身心愉悅的藝術設計作品打造具有綜合性能的現代商業空間。
三、現代商業空間中的裝置藝術應用類型
(一)從雕塑到現成的裝置
現代商業空間的環境規劃主要包括三要素:建筑結構設計、室內裝潢設計、景觀氛圍設計。其中,景觀氛圍設計是構建現代商業空間藝術氛圍的核心。傳統商業空間在發展早期會通過設置雕塑來增添記憶點,提升空間的藝術氛圍。隨著傳統商場過渡到現代商業綜合體,靜態雕塑難以滿足大眾互動需求,開始逐漸朝著藝術裝置的方向轉變。
重慶為振興當地文旅產業,建設長嘉匯購物公園文化旅游綜合體等,著力發展當地商業。公園內部臨江而建的長嘉匯彈子石老街,復古與潮趣輝映成歌,既保留了老街的文化底蘊,又融合了新時尚元素。夜晚時分,房頂上的鹿雕塑散發出淡淡光亮。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并沒有讓這些鹿雕以尋常的姿態出現在山林與過道間,而是以精靈的方式出現在不同的屋頂上,成為街道在夜晚獨特的風景與空間記憶。
新生代設計品牌Qeeboo的“兔子椅”因精湛的工藝而被人們熟知,該作品原作為新潮家具供人使用,后來被創造性地放置于噴泉廣場周圍。伴隨著座椅的微弱亮光,人們能夠坐在“兔子椅”上休息玩樂,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參觀打卡,極大促進了街道周邊經濟的發展。
新舊交疊的方式既是對固有景觀的設計更新,又能夠拓展藝術品與商業空間原有的概念范疇,為空間營造出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時尚氛圍,從而俘獲不同社會群體的芳心。
(二)從具象造型到抽象演繹
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促使現代商業空間開始重視藝術內容的打造,在藝術作品的表達上由較為傳統的具象造型逐漸向抽象概念的方向演繹。
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是上海著名的大型商業廣場,其承辦的“走走停停”主題藝術展為上海獻上了精彩紛呈的藝術體驗。此次展覽合作的藝術家雷磊是中國獨立動畫導演,他擅長以插畫的方式表現日常生活。展覽以15個抽象簡約的插畫小人構成,每個人物形象各不相同,由明艷的幾何色塊與拼貼圖形組合而成,營造出活潑的童真氛圍與生活氣息。雖然每一位插畫人物形象都比較簡約,但人物上揚的嘴角與跳躍的色彩卻能給來往行人帶來正能量。同時,來往行走的人物形態既是對上海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反映,也是在邀請人們一起“走走停停”。
作為一項知名品牌裝置藝術項目,“樂處空間”采用快閃的形式在全國商場巡回展演。該項目專注于互動裝置藝術創作,運用聲、光、電等元素,創作了一系列裝置藝術作品,為觀眾帶來了不同的感官體驗,實現了從傳統的具象造型向抽象的感知體驗的轉變。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除了自主研發的系列產品外,還積極與各大知名IP如哈利波特、霍金與宇宙、爆笑蟲子等進行合作,從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多角度開發裝置藝術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從而進一步提升藝術作品與現代商業空間的品牌知名度。
(三)從數字生成到人機互動
除了優質的商家和服務,前沿的科技與有趣的互動也成為現代商業空間吸引人流的重要因素。一些“商業先行者”嘗試將數字藝術引入其中,如成都太古里、南京金鷹世界等,充分利用前沿科技,打造了吸引人眼球的絢麗裝置藝術與趣味性的互動方式,為大眾提供了輕松愉悅的體驗平臺。
成都仁和新城所在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囊括購物中心、寫字樓、住宅等多功能商業類別,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潮流時尚、國際化的消費場所。由韓國設計團隊打造的AR互動影像裝置“仁和動物園”,為商場帶來了別樣樂趣。該裝置以動物為主題,結合LIVE AR技術實現了圖像與視頻的線上共享,使人們能夠在傾聽影像故事的過程中拍照互動,留下獨屬于個人的城市記憶。
由TeamLab打造的Strokes of Life裝置坐落于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該作品由直徑15米的圓形滑冰場及高20米的圓柱體光點構成,屏幕會隨著人們行動路徑的變化出現花、鳥、蝴蝶等自然元素,在觀眾的共同創作下生成一幅動態的數字畫面。
數字化技術極大地拓展了裝置藝術表現的可能性,人機互動的藝術模式則進一步豐富了城市現代商業空間類別,在為人們提供多樣化體驗方式的同時促進了商業發展。
四、結語
數字化技術與LED大屏,不僅承擔著廣告展示的功能,其豐富的故事性與優質的傳播性也使其被藝術家廣泛應用到裝置藝術的設計表現中,直接為現代商業空間帶來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追求突破創新的過程中,裝置藝術在現代商業空間中的應用仍需要關注美的視覺體驗,從而為大多數人群帶來愉悅體驗。同時,裝置藝術也需要因地制宜地結合商業空間的歷史文化背景,從科技的角度走品牌創新之路,以此實現現代商業空間與裝置藝術的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劉月月,王國光.藝術介入下的城市商業空間適應性發展研究[J].中外建筑,2021(3):190-194.
[2]鄒志兵.現代商業空間的設計路徑研究:以杭州西溪銀泰城為例[J].今傳媒,2022(5):106-108.
[3]姜孜涵.公共藝術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22):172-174.
[4]安婭寧,陳天一.公共藝術介入商業空間的發展及應用[J].建筑與文化,2021(7):165-166.
[5]魯錦涵.藝術介入商業空間對消費者再訪意愿的影響研究:基于消費體驗的視角[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3.
作者簡介:
向歡,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