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及美術、音樂等藝術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如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文天祥的“長城掃遺堞,淚落強徘徊”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唐代之后,到宋、元、明、清,再到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于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