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總是同夢想相伴,而夢想需要與奮斗同行。當年,一支支青年墾荒隊奔赴荒原凍土,把“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新時代,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像一棵棵紅柳、一朵朵格桑花,扎根西部、播撒知識,為廣袤的土地帶去無盡的生命力。置身于民族復興的關鍵一程,處于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新時代青年更要發揚奮斗傳統、釋放奮斗激情。奮斗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只有立根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青春才能綻放出絢麗之花。奮斗也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顯擔當。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每一次不懼挑戰的探索嘗試、不畏艱難的負重前行,都是對青春最有效的磨礪。向下扎根,向上拼搏,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廣大青年一定能揚起人生理想的風帆,抵達夢想的彼岸。
青年是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的。十幾年如一日地深耕堅守,周雷培育出16個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為“中國碗”裝“中國糧”增添了底氣;孜孜不倦地探索,潘時龍帶領團隊研制出國際首臺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達,探索出雷達未來發展的可行途徑……放眼神州大地,一大批青年在創新創造中挑大梁、擔重任,彰顯著青年人敢為人先、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精氣神。今天,我們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是一個探索性事業,呼喚著大批創新型人才。作為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的群體,廣大青年應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激發“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爭當攻克“卡脖子”技術的尖兵,善作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鋒,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上勇于探索,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選自《人民日報》2023年5月4日,有刪改)
◆解讀
從青春中汲取的力量,讓多少人敢為人先、敢于突破,讓多少人不懼艱辛、深耕堅守,讓多少人不懼挑戰、無畏向前。歷史的天空中,中國青年用一腔赤子心,為中國堆砌起一個輝煌盛世;未來的進程里,我們也將用一股激越的豪情,為中國鑄就一個錦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