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老師拿來一臺顯微鏡,對我們說:“這節課,我們用顯微鏡來觀察物體吧。”
老師先把蝦卵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慢慢調焦。然后對我們說:“好了,可以觀察了。”我趕快湊上前,把眼睛貼在目鏡上,“哇!”我忍不住發出一聲贊嘆,我的眼前好像有幾顆亮晶晶的小星星閃動著,美得讓人窒息。同學們告訴我,“小星星”不是蝦卵,那些密密麻麻的大黑點才是。大黑點看上去好像美味的豆豉,寫到這里,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接著,老師把鹽粒的標本放了上去,說:“你們看一看放大的鹽是什么樣子。”我再次把眼睛湊近目鏡,幾塊透亮的方塊呈現在我眼前,有幾個同學說它們像冰塊,可我覺得它們更像精美的玉石。
老師又換了一個洋蔥標本讓我們觀察,我看見很多狹長的條形排列在一起,長條形中間有一個小圓點。老師說:“長條形就是洋蔥的細胞,它中間的小圓點是細胞核。”洋蔥的細胞長得真奇怪,它們好像一只只小眼睛,細胞核就是眼球,我在看著它們,它們似乎也在打量著這個世界。
顯微鏡下的世界真有趣。
老師小評
蝦卵像“美味的豆豉”,鹽粒是“精美的玉石”,洋蔥細胞像“一只只小眼睛”,小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現顯微鏡下的事物的樣子,讓我們仿佛也透過目鏡看到了顯微鏡下有趣的世界。
【作者系廣東中山市三鄉鎮光后中心小學三·5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彭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