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要建設“以人民為中心”、“三個面向”、接續傳承守正創新等特征的石油文化。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建設先進石油文化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石油文化
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石油文化,蘊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加強黨對建設先進石油文化的全面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深刻提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客觀真理性、實踐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其中第一個著力就是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對中國石油來說,加強黨對石油文化建設的領導,是做好石油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加強黨對石油文化建設的領導,主要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把方向就是把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方向,管好培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局,促進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的落實,促進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落實。要把黨建領導力、文化支撐力、核心競爭力統籌起來,把握三者之間的整體性、一致性的辯證統一關系,運用系統思維方式開展石油文化建設,推進石油文化建設的整體提升。
二是堅持依靠員工、為了員工、發展成果惠及員工。建設先進石油文化,首先要明確石油文化建設的主體是誰,石油文化建設要向哪用力。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組織,只有人是一種有生命的存在物,企業通過對人自身的超越性、創造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的充分展開,在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使企業獲得了生命意義。石油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凝心聚力、成風化人。因此,石油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堅持依靠員工、為了員工,把石油文化建設成果惠及員工。石油企業要特別注重通過文化來調節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以此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特別注意克服以“物的方式”思考問題、理解問題的習慣,改變管理者經常說的“對事不對人”的情況。要自覺地摒棄“物的觀點”的思維方式,以“人的觀點”引領企業價值觀念,建設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目標的企業文化。同時,還要把握“人是社會存在物”,企業文化建設也要注意調節好企業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要把企業與人、與社會、與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
三是正確把握“一把手”文化和基層文化的辯證關系。建設先進石油文化,必須首先厘清企業文化到底是“一把手”文化還是員工文化。首先,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必須是各級“一把手”親自抓、帶頭抓的過程。企業主要領導者在企業里具有重要話語權和思想權,是企業最高層級的“一把手”。只有把這個“一把手”文化做好,才能使企業文化達到應有的高度。其二,企業主要領導者還必須拓展“一把手”的廣度,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層層“一把手”負責制,才能使企業文化得到層層推動、層層落實。其三,各級“一把手”也都是企業的員工,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是各級“一把手”一個人的事,企業文化必須得到企業的每名員工的認知認同并身體力行,才能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全體成員共同的行為準則,企業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因此,要建設先進的石油文化,各級企業管理者要把“一把手”文化和基層文化、員工文化統一起來,既要帶頭建設石油文化、踐行石油文化,也要調動基層員工的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發動員工參與石油文化建設,感受企業精神家園帶來的歸屬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促進石油文化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建設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石油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是對能源領域國際合作高度重視、親自推動,多次在外交場合把能源合作作為重要議題,多次見證重大油氣合作項目簽署和投產,多次就深化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合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不僅為國家經濟發展、全球化不斷推進開出良方,也為石油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是以開放的胸懷建設石油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石油海外業務持續優化發展,2019年油氣權益產量當量突破1億噸,成為又一重要里程碑。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國石油優化調整海外業務體制機制,系統推進集團公司整體國際化,已建成四大跨國油氣通道、三大國際油氣運營中心,形成完整產業鏈,連續12年位居“中國跨國公司100強”首位。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進程中,中國石油必須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而推進高水平開放的前提,就是建設高水平的開放文化,用文化打開心胸、開闊視野、調整思維方式、指導管理行為。要從文化上、觀念上把握好開放與競爭的關系,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開放理念,真正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技術、產品、管理、市場等各方面創造更多的世界一流水平,為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發揮先進石油文化應有作用。
二是以高遠的志向建設石油文化。企業長期的核心任務是價值管理、價值創造、價值提升。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發現,這些企業都在推行商業模式重構、價值鏈重塑,把企業經營管理回歸到企業為什么存在的這一本質上,也就是以客戶價值決定企業的存在價值。國外的大型石油企業在思考創新點時,都是通過需求側、客戶側入手的。推行價值鏈重塑是對傳統管理的一種提升,需要管理者具備更高的管理素質,同時要具有高遠的管理志向,能夠提出引領企業走向未來的價值主張。眾所周知,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價值觀,這是企業做出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標準。中國石油建設先進的石油文化,必須志存高遠,塑造具有現代化視野、具有能夠開創未來的價值主張。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提出價值觀與踐行價值觀之間“虛”與“實”的關系,沒有“虛”的提出,就做不成“實”的成果;沒有做“實”的行動,價值主張就必然成為“虛”的無。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
三是以先進的理念建設石油文化。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企業發展需要理念先行。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黨中央根據新發展階段的現實情況提出來的,是新時代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為厚植發展動力、轉變發展方式、謀劃發展路徑、延展發展空間、實現發展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用新發展理念引領企業文化發展,建設具有新時代特點、現代化特征的企業文化,是中國石油貫徹新發展理念最為首要、最基礎的工作。
中國發展到今天,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企業要在遵守經典的基礎上重構企業效能。主要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第一方面是提高戰略決策與戰略執行效能。主要是把企業家精神融入到組織能力中,通過把企業家的洞見和企業家精神匯聚到一起,確保企業戰略決策和戰略執行具有正確性、及時性。第二方面,強調建設利他的生態戰略。讓別人活好,才能讓自己活好。現在是系統效能的時代,要建設利他的生態戰略和生態文化。第三個方面是要通過組織變革提高效能。未來的企業組織將是一個扁平化的敏捷型組織,中間層會越來越少,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又可以通過賦能放大每個人的價值創造能力,使群體的智慧和能力實現聚合,實現躍遷式成長。以上從三個方面論述新能力重構,說到底就是要進行認知和思維方式的革命。現在我們的思維還大多停留在工業文明的傳統思想上,思維模式并沒有跟上發展步伐。中國石油各級管理者要加強學習,不斷帶動文化理念的創新,帶動企業干部員工思想觀念、思維模式的創新,帶動企業價值管理的創新。
建設接續傳承守正創新的石油文化
建設接續傳承、守正創新的石油文化,貴在持之以恒,成在用心經營。
一是把握好文化的承接性。文化有主文化和子文化、大文化和小文化的區別。從國家的角度看,主文化和大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對主文化或大文化來說,企業文化是子文化,是具體的文化,是小文化。從企業的角度看,主文化是集團公司文化,是大文化;而工廠文化、車間文化、班組文化,就是子文化或小文化。主文化是由子文化構成的,子文化要融入和豐富主文化。在建設先進石油文化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把握好主與子、大與小的關系,把主文化落實到子文化之中,堅持強根鑄魂,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在建設“子文化”的時候,要適應主文化的要求,符合主文化的導向,融入主文化的發展。要特別注意片面追求子文化的個性化、特色化,與主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導向不統一、不符合的問題,避免基層文化對企業文化承接不好,造成文化與戰略在方向引領上出現重大偏離。
二是把握好文化的傳承性。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優良傳統。中國石油對于優良傳統和既有文化的傳承,要正確處理常與變、舊與新的關系。既要做好對優良傳統的傳承,也要根據變化的形勢要求做出有效的調整和創新。企業的優良傳統、優秀文化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連續性,不能因為領導層發生變動,就對企業文化另起爐灶。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大志,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把文化做到久久為功。
三是把握好文化的提升性。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價值觀,不同企業的價值觀決定了不同的發展路徑、發展結果。要正確處理好“做”與“研”的關系,一邊要持續抓好企業文化建設,一邊也要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集團公司政研會多年來組織研究和評審了很多企業文化建設課題研究成果。要注重成果的推廣運用,使研究成果能夠轉化為現實的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從而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
建設作風過硬、績效優良、典型輩出的石油文化
企業文化說到底是塑造人的文化、培育隊伍的文化。中國石油要把握好企業文化建設的這個著眼點、立足點、發力點。
一是用隊伍作風彰顯石油文化。企業文化滲透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全過程,融匯在每名員工的行動中,它是企業的內在靈魂,像空氣一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石油文化建設要正確處理好文化的“形”與“神”的關系。企業文化的“形”就是隊伍作風、隊伍的精神面貌。要通過耳濡目染的熏陶、潛移默化的培育、水滴石穿的滲透,把企業文化灌輸到員工的思想中、融化到血液里、落實在行動上。企業文化的本質就是通過文化的融入,達到員工隊伍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目的,實現“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的管理境界。
二是用良好績效塑造石油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把抽象變具體,把精神變物質的過程,是一個把無形的價值理念轉化為有形的物質成果的創新實踐過程,而人是在無形變有形過程中的主體,這其中需要有一套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文化管理的化育方式。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管理是兩個概念,企業文化建設屬于企業文化自身建設的范疇,企業文化管理則是企業管理范疇,二者在范圍、深度和強度上有很大的區別。一般地,企業文化建設很難深入探究企業經營管理的內在邏輯。因此,基層單位要主動地、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的融合,把石油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機理當中,探求企業的發展基因、發展動力、未來發展動因,從企業管理的本原去尋找管理提升的方法路徑。中國石油要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化人與塑物的關系,從企業最關注的績效成長和管理問題入手,將問題和問題背后的文化歸因找準,有的放矢地實施文化與管理的融合,依靠使命愿景驅動,基于價值觀管理,綱舉目張地引導企業組織架構、人力資源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系統變革,不斷激活干部隊伍和員工隊伍的積極性、創造力,創造企業的良好績效。
三是用典型故事傳播石油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講好企業故事,企業故事是企業的閃亮品牌,是企業文化傳播的良好渠道,是展示和樹立企業形象的最好方式。企業的先進典型、名牌產品、管理經驗、技術創新等都可以用故事來講述,通過口口相傳做到家喻戶曉。中國石油過去有很多英模人物和先進典型,他們為集團公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石油發展史留下了不朽佳話,是全體石油人的學習標桿和鮮明符號。這些典型人物的身上,鐫刻著深深的文化印記,故事流傳久遠,不僅閃耀著典型人物的生命光輝,而且也散發著石油文化光芒,成為中國工業文明寶庫中的無價瑰寶。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先進石油文化精華中的精華,是金錢買不到、換不來的。在建設先進石油文化過程中,要繼續培育、選樹和宣傳先進模范人物,讓典型人物成為石油文化的代言人、傳播者,為中國石油發展史樹立起一座座新時代的精神豐碑。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