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智慧供應鏈;保障機制;區塊鏈技術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934(2024)08-0099-12
在當代經濟、政治、生態等動態風險背景下,社會面臨各種危機挑戰和極限壓力的可能性不斷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1]。面對全球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PHE)頻發,建立應急保障協同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完善應急預案等措施變得尤為關鍵和緊迫[2]。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波動干擾下,傳統的供應鏈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的動態需求。應對短時間突然出現的集中需求時,政府與保供企業的應急物資供應難免忙中有失,供應鏈質量面臨挑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應急情況下,為確保市民應急物資能夠高效組織和有效供給,迫切需要解決應急物資價格異動、以次充好、信息不對稱、管理監督不規范等問題。構建供給高效、多方協同、信息共享、快速決策的應急智慧供應鏈勢在必行,研究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應急供應鏈和智慧供應鏈是供應鏈管理領域的兩個重要研究方向,智慧供應鏈經過了與應急管理領域多層次、多角度的交叉研究,智慧供應鏈的技術及應用得到不斷豐富與發展。關于智慧供應鏈在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奧斯曼(Othman)等[3]提出了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供應鏈應急管理體系結構,其中分布式的決策支持系統用于解決應急供應區域到受危機影響地區資源交付的調度問題。伊萬諾夫(Ivanov)等[4]指出智慧供應鏈能夠利用大數據分析提高可見性和預測準確性,降低信息中斷風險,實時協調提高應急預案激活效率,減少供需風險和時間風險。凌斌濤[5]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設計應急物流物資儲備供應模式。劉正元和王清華[6]發現配送無人機在“最后一公里”應急物流配送中有較好的適用性。關于智慧供應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的相關研究,桑德斯(Sanders)[7]研究了企業如何使用大數據分析來推動其供應鏈運營,并提供基于經驗總結的實施框架。吳(Wu)等[8]提出一種結合供應鏈和物聯網的智慧供應鏈生態系統,以提升供應鏈的生產效率。陳倩和馮良清[9]設計了包含智能感知層、信息共享層、綜合平臺層及信息安全鏈“三層一鏈”架構的“智慧塔”運行模式。于輝等[10]嘗試把人工智能技術融入供應鏈合作管理,基于深度強化學習來設計依托“機制學習、行為約束和反饋懲罰”的人機協同的智慧決策機器人,并用于提供智慧契約。此外,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應用區塊鏈技術完善應急物流的研討也與日俱增,奈爾(Nair)[11]開發了一個理論框架,用于分析應急響應中物流共享系統的結構、效益和先決條件,同時認為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促進應急響應人員與商業組織之間的互動并增強信任。王(Wang)和范(Fan)[12]提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基于區塊鏈的應急物資保障決策優化方法。甘衛華等[13]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提出應用區塊鏈技術完善應急物流的對策,強調從供應鏈的運行和自動化角度發展應急物流。 王延川[14]順應應急物資流轉的網絡化特征,建立扁平式的統一供應鏈系統,并將區塊鏈嵌入供應鏈系統,促使應急物資信息公開、真實、完整、共享和可追溯。智慧供應鏈通過整合應用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不僅提高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率、靈活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促進了應急管理研究的創新和優化。研究成果涉及監測預警、資源調度、信息流動和協調響應等關鍵領域。此外,研究者們逐漸意識到區塊鏈的潛力,并提出了一系列應用區塊鏈技術完善應急物流的方法和對策。
綜上所述,智慧供應鏈在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可觀進展,但如何通過整合區塊鏈和應急智慧供應鏈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并建立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對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進行研究,深入探究智慧供應鏈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并將區塊鏈技術作為供應鏈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首先,對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相關定義進行說明,并結合理論基礎闡述其邏輯關系。其次,提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架構,底部包括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網絡服務層、共識協議層及數據儲存層三部分,頂部分別從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和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兩方面提出質量保障機制。其中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包括供應節點物資保障、倉儲節點物資保障、運輸節點物資保障及協同節點監管保障,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包括智能應急響應合約、智能市民服務合約及智能激勵驅動合約。最后,具體分析該架構下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的運作流程與實現模式。
應急供應鏈起源于應急管理,結合供應鏈要素特點,王憲春在早期給出了應急供應鏈相關定義。智慧供應鏈的概念最早由羅鋼提出。應急供應鏈和智慧供應鏈經過多年的理論探索和豐富實踐,現今定義也隨之更新。應急智慧供應鏈的發展基于應急供應鏈,通過借鑒智慧供應鏈概念中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智能技術,融合協同、共享和創新的運作方法與理念,提升了原始應急供應鏈的管理效能和響應能力,更好地滿足了應急保障的需求。應急智慧供應鏈注重在應急響應過程中以時間效率為核心目標,運用智能化技術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供應鏈各環節的智能監控、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從質量角度來看,供應鏈質量指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中,保證產品或服務能夠迅速滿足市場需求,并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客戶滿意度的能力,但目前暫未發現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的明確定義。現有學者對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相關概念的定義演化、特點分析以及應用實例如表1所示。


綜合上述應急智慧供應鏈的概念與供應鏈質量的研究,本文認為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是指在應急響應過程中,應急主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控制供應鏈運作中各環節的質量風險,實現物資的高效準確配送,從而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和醫療需求的綜合能力。例如,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智能技術加強供應鏈的透明度、協同性和響應性,應急主體通過監控和管理應急智慧供應鏈內物資采購、儲備、運輸、分配等關鍵環節,確保物資送達的質量、數量和時效性,最大限度地提供合適的物資與服務支持,滿足受災群眾的需要。具體而言,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涉及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特性,如應急物資的供應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應急物資的質量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應急物資的儲備、運輸、配送等環節的效率和安全性;應急智慧供應鏈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協作和協調能力;同時,還需要考慮信息技術的支撐與可擴展能力以及信息共享能力。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基于分布式賬本的技術,采用區塊鏈來跟蹤產品和服務的整個交易流程,可為智慧供應鏈運作提供一個具有開放性、高可靠性、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特性的信息共享平臺。首先,注冊、標準、認證和審核四個方面在區塊鏈用戶準入和管理上發揮關鍵作用;其次,區塊鏈通過智能合約組合,實現智慧供應鏈運營可追溯;最后,在智慧供應鏈中采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從前端到終端各節點之間物流與信息流的交互。區塊鏈技術在智慧供應鏈中的應用如圖1所示。

基于上文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的概念描述,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形下,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被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對供應鏈質量形成重要沖擊和影響[19];將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作為供應鏈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優化供應鏈響應能力、協同能力以及應急物資供應能力、運輸能力等質量特性,維護供應鏈各節點間高效協作,最終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民生保障需求。該機制構建邏輯如圖2所示。

作為復雜的動態網絡系統,供應鏈在應急情況下表現得更為復雜,為提升應急供應鏈的智慧化運作水平,本文將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融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其他技術構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以加強應急物資供應能力與鏈上各環節協同能力,強化應急智慧供應鏈的高效性與靈活性。
本文提出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整體架構包括技術部分和機制部分,如圖3所示。區塊鏈技術部分分為網絡服務層、共識協議層及數據儲存層,負責實現信息整合與共享,推助用戶高效檢索,并保證信息的安全存儲和真實可靠。機制部分由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和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組成,通過供應節點物資保障、倉儲節點物資保障、運輸節點物資保障、協同節點監管保障提高應急物資供應能力與物流效率,實現多主體自組織協同合作;利用智能應急響應合約、智能市民服務合約、智能激勵驅動合約自執行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智慧化水平。通過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與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充分協調,相互補足以保持完整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的靈活性,最終達成質量保障目標,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民生保障需求。

區塊鏈技術在應急智慧供應鏈中的應用架構包括網絡服務層、共識協議層和數據儲存層,如圖4所示。通過去中心化的網絡服務層,區塊鏈為參與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環境,促進信息交換和協作。共識協議層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使各參與方能夠達成共識。分布式數據儲存層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綜合利用這些層級,區塊鏈技術為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下的應急響應、物資配送、管理協調等提供靈活高效的解決方案。

1.網絡服務層
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涉及眾多的利害相關部門,在網絡服務層讓供應節點、倉儲節點、運輸節點、協同節點等應急主體與需求節點相關用戶注冊加入P2P網絡形成聯盟鏈,共同管理區塊鏈和維護節點穩定[20]。其中應急主體成員包括上游生產及加工企業、保供企業、物流企業、運輸集卡司機、政府部門、社區居委會、配送志愿者、各監管部門等,需求節點主要為風險區內物資需求單位或個人等。各節點根據共識協議,以不同的權限對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和管理。需求節點可以發布信息,主管機構或授權組織可以審核信息,而全節點都可以參與信息驗證、表決及備份,其中涉及機密信息,節點讀取備份需要經過主管機構和數據所有者的審批。網絡服務層把各信息庫內數據的存儲、使用、管理等權能分離,去除第三方數據管理機構,給供應方、需求方、監管方提供可信、平等的數據交互體驗。
2.共識協議層
共識協議層通過固定的計算方法達成一致結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性質:①一致性:所有誠實節點保存的區塊鏈的前綴部分完全相同。②有效性:由某個誠實節點發布的信息最終將被其他所有誠實節點記錄在自己的區塊鏈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實用拜占庭容錯算法(PBFT)、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委托權益證明(DPoS)、驗證池(POOL)等。聯盟鏈注重隱私、安全和監管,并引入多種管控元素,使得聯盟鏈更傾向于采用傳統的PBFT共識。
3.數據儲存層
在數據儲存層中,聯盟鏈節點有信息的投票、發布、審核、驗證、記錄和查看等權利。聯盟鏈全節點通過PBFT共識機制投票選舉授權節點,被授權節點負責全網可上鏈的信息的收集與篩選。經過哈希算法單相加密,信息被壓縮成由一串數字和字母組成的散列字符串并編碼到默克爾(Merkle)樹中,Merkle樹由區塊頭和區塊體構成,區塊頭既包括本區塊Merkle樹根的哈希值還包括上個區塊頭Merkle樹根的哈希值。Merkle樹根的哈希值是整個區塊數據的摘要,底層(葉子節點)數據的任何變動,都會逐級向上傳遞到樹根節點使得根節點的哈希值發生變化。上傳的數據被打包成不同的“區塊”,并打上時間戳,使各區塊能依照生成時間的先后順序相連成區塊鏈。因此區塊被廣播時聯盟鏈節點只要將當前區塊中Merkle樹根的哈希值與下一個區塊頭保存的哈希值進行比對,即可驗證整個信息庫中信息的真實性。信息得到確認后將質量保障數據進行分類整合,形成政務信息庫、溯源信息庫、保供企業查詢庫、倉儲管理信息庫、物流企業信息庫、車源信息庫、交通運輸信息庫等,各節點可以對全鏈信息進行同步、更新與備份,集成供需對接的交互式數據共享服務。該信息系統不僅簡化了數據的收集交換與認證核查過程,還優化了應急智慧供應鏈物資交易異常預警與追責途徑,具體如圖5所示。

1.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
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架構在整體上呈現了應急物資在供應鏈各環節質量保障的實現方式。圖6描述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應急智慧供應鏈內供應節點、倉儲節點、運輸節點以及協同節點等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工作流程。

(1)供應節點物資保障工作流程。在供應節點物資配置有三種方式。一是政府保供方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政府除了動用自有的應急儲備外,也會提前與保供企業簽署協議,要求其協助籌集和儲備物資。當應急儲備出現不足,政府迅速向保供企業提交訂單,快速匹配最優倉庫進行物資調撥[21]。二是社區團購方式。由于政府通常提供單一標準的保供物資,難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需求[22]。因此社區居民還可以選擇社區團購模式補給物資,居民根據自己的需求查詢企業參與團購,歸集訂單直接提交給保供企業,以銷定采,統一配送,降低生鮮物資損耗的同時,進一步保證低價。三是社會捐贈方式。為滿足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殘疾人、孕婦、急性病患者、長期慢性病患者等)在非常態情況下的特殊生活和醫療需求,社會愛心組織需要參與捐贈,以滿足緊急需求,同時建立專門的通道確保捐贈物資的順利流通。
(2)倉儲節點物資保障工作流程。倉儲節點通過溯源信息庫與倉儲管理信息庫保障應急物資質量安全,落實精確追責,從而防止假冒偽劣物資流通。依托區塊鏈技術,溯源信息庫可以記錄應急物資在生產企業、加工企業內各流程信息報告,如產品的產地、日期、批次和物料加工信息、加工過程檢疫報告、產品化驗報告等。各生產供應參與者必須確認其在每個階段所執行的任務,且簽名保證對所供貨物負責,實現從交付到源頭的全程追溯。當物資驗收入庫后,溯源信息庫生成的溯源碼會一并導入到倉儲管理信息庫,并添加儲存時長與倉儲數量。在后續流程中,用戶可以通過查詢溯源碼了解物資在供應鏈上游的相關信息,若交付時出現物資質量安全問題,能夠根據負責人簽名精準追責,縮短問責流程。
(3)運輸節點物資保障工作流程。在運輸節點上整合物流企業、車源市場和交通運輸部門保障應急物資快速配送。物流企業在貨品攬收核驗后上傳產品運輸信息,同時迅速向車源信息庫派單,緊急調度貨車與司機。在運輸過程中司機保持車輛位置、溫控信息、損耗信息實時鏈上更新,提高應急物流的完善度和可視度。交通運輸部門利用人工智能自動進行線路規劃和路徑優化,及時更新道路通行管控政策,避免應急物流遲滯、休眠、失衡甚至斷裂。如果貨車司機在運輸過程中遇到過度防控等緊急特殊情況,可及時向交通運輸部門報告通行受阻緣由,相關部門將即刻對接予以跟蹤和協調,推動問題解決,盡最大可能做好貨車司機的服務保障工作。當物資送達前置倉時,及時上傳物資接收記錄,市民可以選擇自提或志愿者送貨,分解配送壓力。若配送人員無法到達需求點,可利用“貨車-無人車”或“貨車-無人機”協同配送新模式將食品、日用消費品等應急物資送達居民家門口。
(4)協同節點監管保障工作流程。協同節點匯集政府及其他組織部門應急管理中心對應急智慧供應鏈進行聯合監管、細化分工。例如,針對供應鏈上中游,商務委員會負責核發統一資質,市場監管局負責維護秩序和保護公眾權益;針對供應鏈下游,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發放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商務委員會為保障市民能夠選擇正規保供企業訂購應急物資,普通企業必須經過統一的體系性保供企業資質審查才能獲得保供資格,通過評估的企業,其名單可導入保供企業查詢庫對市民公開。市場監管局解決溢價及捐贈流向問題。市場監管局要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和物資安全抽檢,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處理結果需在政務信息庫公示,并取消涉事企業的保供資格,同時在保供企業查詢庫公示優質供應企業“白名單”。還要確保人民對捐贈物資分配流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定向捐贈人可通過物流企業信息庫追蹤捐贈物資,非定向捐贈物資可在供需匹配系統上了解分配方案和流轉信息。交通運輸部門給有健康證明的司機提供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上傳至車源信息庫。司機進入風險區時,可以利用非對稱加密算法證明身份,方便其快速通過防控卡點。
2.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
尼克薩博于1994年提出了智能合約的概念,但由于當時無法提供可靠的執行環境,因此未能實際應用。而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的有效執行需求高度契合,為其提供了可信的執行環境。在由客觀機器自動運行且以技術代碼為中心的功能模塊中,區塊鏈可以通過共識機制來確保無效的活動被拒絕,預制的智能合約可以在信息反饋觸發特定條件時實現自動交易,引導用戶按照約定好的規則執行任務。各類用戶幾乎沒有空間去違規操作已記錄在案的合約,有助于消除合作失敗的根源——人性中潛在的機會主義[23]。
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通過智能應急響應合約、智能市民服務合約以及智能激勵驅動合約處理事前緊急調配資源,解決事后資金結算補償及優化獎勵分配等問題,拓展了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的實現模式,提高整個保障機制的靈敏性與能動性。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實現模式如圖7所示。

(1)智能應急響應合約實現模式。智能應急響應合約通過自執行條款事前讓協作各方了解預案中的計劃和規則,使各方能夠明確合約如何界定組織職責,確保按計劃執行任務。為擬定自執行條款,關鍵需要政府部門與應急供應鏈領域的專家合作,同時將應急保供企業和商用物流企業納入應急管理范疇,共同編制預案的自執行條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觸發警報,智能應急響應合約立即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評定災害等級,執行既定條款:快速構建應急組織體系,協調各應急隊伍開展醫療衛生應急、信息發布、宣傳教育、科研攻關、后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應急反應措施;派出工作組迅速前往事發地,實地調查并及時報告情況,對危害程度和可能發展的趨勢進行預警,同時組織應急物資和設備的調集等處置工作[24]。
(2)智能市民服務合約實現模式。智能市民服務合約負責集中處理應急智慧供應鏈的售后服務訴求,提升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當市民收到的應急物資存在假冒偽劣和損耗變質問題時,或在等待過程中出現運輸物流中斷的情況,都能夠在該合約中進行質量反饋。問題受理后解決方案將強制機器自動執行,大大降低公眾維權成本,剔除不必要的維權環節。針對產品問題智能合約會自動核實區塊鏈上的交易記錄,調取產品溯源碼,從源頭開始對每個環節核查,篩出問題環節,對涉事企業或責任人追責處罰并對反饋主體進行理賠,同時剩余問題物資被執行物流攔截或緊急召回。針對物流問題,智能合約可以精準識別物資轉運流程中的斷裂環節,提取物流信息內中斷原因推送給反饋主體,并實時催促協調滯留網點。針對特殊群體及其他緊急情況訴求,智能合約會自動聯系一對一專員,處理過程會實時、動態和全程留痕展示在區塊鏈上,合約會持續跟蹤解決進度,若出現專員接應延遲或處置中斷等情況,智能合約將重新指派其他專員并對前專員進行處罰。
(3)智能激勵驅動合約實現模式。智能激勵驅動合約優化供應鏈節點合作方式,利用政策、獎懲、互惠、信譽、電子貨幣等激勵手段調動主體積極性,促進協作溝通工作有效展開[25]。合約通過工作評估的方法對應急主體進行節點計分,具體根據節點應急響應速度、節點工作量證明、節點成效反饋、客戶評價滿意度(含產品包裝與符合度、商家服務態度、物資配送速度)及售后處理效率等指標經過預制程序計算分值并上傳至區塊鏈。政府參照分值,對高分節點給予財政補貼及政策優惠。為了保證承擔民生保障和保供業務的各類企業能夠繼續專注于自身的主營業務,可將其接收的應急任務完成度轉換成企業績效作為激勵,提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對參與應急工作的有特殊貢獻的個人,給予個人榮譽表彰,錄入區塊鏈方便隨時調取,使其不僅在日后晉職晉級的考察中凸顯優勢,更能獲得個人成就感與價值感。
根據前文構建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的邏輯架構及流程模式,該機制主要從信息共享、綜合監管、協同指揮、服務反饋、自驅優化五個方面,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揮重要作用。①實現應急物資需求信息共享。在質量保障機制下風險區域市民直接通過節點在區塊鏈網絡發布需求信息,不但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現象,確保需求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公開性,更能提高應急物資分配的公平程度,使公共資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②強化應急物資質量綜合監管。倉儲節點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應急物資的流轉信息追溯,準確記錄采購來源、儲備、捐贈等情況和各節點之間的交接工作。一旦信息上鏈,所有節點均可備份,提高應急物資監管的透明度和準確性,保障物資質量安全。③加強應急物資流通協同指揮。運輸節點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指揮協調,科學規范地評估不同區域交通管控措施,疏通防控卡口,保障應急物資運輸車輛通行。通過區塊鏈信息實時交互通報,高效組織調配保供運力,保證物資精準派發。④推進應急保障節點服務反饋。區塊鏈智能合約提供市民服務反饋功能,處理各節點反映的應急服務工作中出現的困難、不足或者其他訴求建議,改善應急智慧供應鏈節點服務,形成工作模式的良性循環。⑤加速應急保障節點自驅優化。質量保障機制探索科學有效的激勵方法去激發應急主體積極肯干的內生動力,依照智能合約協定對各節點進行工作評估,通過節點計分,使用政策、補貼、互惠、信譽等方式促進應急主體自驅優化。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用于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供應鏈運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其中應急主體自組織保障涵蓋供應節點物資保障、倉儲節點物資保障、運輸節點物資保障、協同節點監管保障:供應節點和倉儲節點保障了物資的質量和安全,確保物資的溯源可信度,減少假冒偽劣產品的流入;運輸節點保障了物資配送效率和準確性,以及物流信息的快速準確傳遞;協同節點增強了資質審批的力度,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和欺詐行為的發生。智能合約自執行保障包括智能應急響應合約、智能市民服務合約、智能激勵驅動合約:智能應急響應合約實現了應急組織的快速決策,提高了響應效率和處置靈活性;智能市民服務合約幫助政府和相關機構及時了解市民的訴求和需求,提升了市民參與度和滿意度;智能激勵驅動合約引入了節點計分體系,激勵供應鏈應急主體提供優質服務。
盡管嵌入區塊鏈技術的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機制具有許多優勢,但由于突發緊急事件具備特殊性、動態性以及不可預測性,人們固然不能提前擬定完美的事前計劃,智能合約的范圍被限制在相對容易和精確指定的行為活動等方面;加上機器缺少一定的上下文邏輯思考能力和引申能力,難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場景,區塊鏈設計者只能使用機器可讀的語言來盡可能描述現實中涵蓋復雜性和多樣性的事件。在未來研究工作中,可以加深智能合約的編程語言拓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與機器學習、自適應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以支持區塊鏈系統在動態環境中的適應性,實現應急智慧供應鏈質量保障的全面覆蓋,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為我國應急管理機制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1]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J].實踐(黨的教育版),2020(3):4-6.
[2]姜長云,姜惠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檢視[J].管理世界,2020,36(8):8-19,31.
[3]OTHMAN S B, ZGAYA H, DOTOLI M, et al.An agent-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for resources scheduling in emergency supply chains[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17,59:27-43.
[4]IVANOV D, BLACKHURST J, DAS A.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its interplay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making innovations work in emergency situ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logistics management,2021,51(2):97-103.
[5]凌斌濤.大數據環境下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35):39-41.
[6]劉正元,王清華.無人機在應急物流配送中的任務分配模型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229-236.
[7]SANDERS N R.How to use big data to drive your supply chai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16,58(3):26-48.
[8]WU C K, TSANG K F, LIU Y C, et al.Supply chain of things:a connected solution to enhance supply chain productivity[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9,57(8):78-83.
[9]陳倩,馮良清.物流企業“智慧塔”運行模式研究[J].供應鏈管理,2021,2(7):120-128.
[10]于輝,宮雨,李勇.供應鏈合作管理的新途徑:智慧契約設計[J].中國管理科學,2023,31(10):1-11.
[11]NAIR K C.A blockchain-enabled framework for sharing logistics resources during emergency operations[J].Disasters,2021,45(3):527-554.
[12]WANG H, FAN C.Decision optimization of emergency material support based on blockchain under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J].Scientific reports,2022,12(1):1-14.
[13]甘衛華,藍嵐,姚文珮.疫情下區塊鏈技術對應急物流的影響及對策[J].物流技術,2020,39(12):96-102.
[14]王延川.區塊鏈賦能突發事件應急物資保障系統探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5):126-133.
[15]龔衛鋒.應急供應鏈管理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4):50-55.
[16]劉偉華,曾勇明,喬顯苓.智慧供應鏈質量標準體系探究[J].供應鏈管理,2022,3(9):5-19.
[17]史丹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應急智慧供應鏈管理研究[J].招標采購管理,2021(6):39-42.
[18]KUEI C H, MADU C N, LIN C.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J].Totalquality management,2008,19(11):1127-1141.
[19]鐘開斌.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框架構建、演進歷程與完善策略[J].改革,2020(6):5-18.
[20]李健,宋昱光,張文.區塊鏈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0,36(4):5-16.
[21]楊洋,鄒明陽,謝國強,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供應鏈恢復機制[J].管理學報,2020,17(10):1433-1442.
[22]容志,陳志宇.構建應對重大突發風險的城市韌性民生保障機制[J].理論與改革,2022(3):95-109.
[23]LUMINEAU F, WANG W, SCHILKE O.Blockchain governance—a new way of organizing collaborations?[J].Organization science,2021,32(2):500-521.
[24]王宏智,孫金俊,趙婭莉,等.特大城市軍民融合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供應鏈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供應鏈管理,2022,3(3):55-62.
[25]胡建華,鐘剛華.“合作-交易”:地方政府跨區域公共危機協同治理機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3):115-122.
Study on Security Mechanism of Smart Supply Chain
Quality under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FENG Liang-qing,WU Xin-ying,WANG Hao-l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63)
Abstract:An efficient emergency smart supply chai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ensur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In response to potential quality issues in the supply chain that may arise during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a security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ensuring the emergency smart supply chain quality, considering the us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This security mechanism includes the organization of material assurance at supply nodes, storage nodes, and transportation nodes, regulatory assurance at collaborative nodes by emergency ent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emergency response contracts, intelligent citizen service contracts, and intelligent incentive-driven contracts by machines.By combining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emergency entities with the autonomous execu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acts, it enhances the standard of the emergency smart supply chain quality, meeting diverse requirements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Keywords: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emergency smart supply chain;security mechanism;blockchain technology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服務型制造網絡模塊化質量的識別、協同與優化研究”(71862025);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我省民營經濟抵御供應鏈中斷風險的方式與對策研究”(20MJ01);江西省“雙千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智慧供應鏈質量管理”(jxsq20192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