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監管;四川省
[摘" 要] 根據2021—2023年四川省審查的102個各類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發現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水土保持程序履行不規范、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編制不規范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四川省采取多項舉措,健全監管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創新監管方式,全面加強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切實防止人為水土流失,保障了開發區水土保持管理和入駐企業水土保持工作有序開展,以更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保障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S157" [文獻標識碼] C" 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9.001
[引用格式] 鄭鳳,劉正斌,唐云逸.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實踐與思考:以四川省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2024(9):1-2.
開發區建設具有生產建設項目多、建設時間長、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大的特點[1],因此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對象復雜、監管周期長,采取常規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方式難以滿足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工作的需要[2-3]。根據近年來在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四川省進一步優化開發區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流程,強化水土保持監管工作落實。本文分析了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產生原因和主要經驗,以期為新時代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工作提供思路與參考。
1" 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主要問題
2021—2023年四川省共計審查各類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102個,其中省級開發區37個、市縣級開發區65個,類別涵蓋化工園區、經濟開發區、產業功能區等。根據近年來開發區監督檢查成果,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水土保持程序履行不規范。存在違規簽訂簡化審批、減免補償費等方面協議,隨意下放開發區水土保持審批權限,未批先建、未批先棄、未驗先投,未按要求繳納補償費,以及水土保持監測、監理工作嚴重滯后甚至未組織開展等問題。二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部分入駐企業水土保持意識不強,建設過程中未嚴格執行綠色施工要求,土石方調配不合理、轉運不及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亂堆亂棄、浪費表土資源等現象,從而造成水土流失。三是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編制不規范。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編制中存在評估時段、防治責任范圍、表土資源調查與利用、補償費繳納等關鍵內容標準不統一的情況。
1.2" 原因分析
分析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一是開發區各水土保持責任主體邊界不清晰。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園區管委會、屬地政府、園區入駐企業等各自的水土保持責任、義務不明確。二是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制度體系亟待完善。三是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缺乏相關技術標準。
2" 主要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四川省采取健全監管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創新監管方式等多項舉措,全面加強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切實防治人為水土流失。
2.1" 健全監管制度
《水利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監管的意見》 (水保〔2019〕160號) 要求各類開發區建設推行水土保持區域評估。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及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持續深化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工作,四川省水利廳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結合四川省實際,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開發區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四川省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編制技術要點(試行)》,明確了開發區管理適用范圍、開發區監督管理責任、區域評估報告編制模式和技術審查要求,細化了承諾制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要求,優化了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程序,強化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簡化了自主驗收備案手續,進一步建立健全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制。
2.2" 明確管理責任
1)壓實責任主體。針對不同監管主體,分類壓實監管責任,夯實水土流失防治主體責任,全面加強開發區人為水土流失監管。首先,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開發區管理機構,是開發區水土流失防治的主體責任單位,對開發區水土保持工作負總責,應該組織入駐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督促入駐項目法人履行水土保持責任義務、統籌做好區域內土石方調配、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監管工作等。其次,入駐企業項目法人是所建項目的水土流失防治主體,應該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要求,自覺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補償費繳納、水土保持措施落實、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等法定義務,督促施工單位要做到綠色文明施工,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各項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再次,市、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嚴格履行監管職責,負責督促指導開發區管理機構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及日常監管工作,做好政策宣傳解讀與引導,對發現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的生產建設項目,依法依規嚴格查處。
2)明確責任要求。針對補償費繳納、驗收管理等重點事項,明確責任要求。開發區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實施的“五通一平”等公共基礎設施水土保持補償費,原則上應由開發區管理機構在開工前一次性繳納,開發區內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補償費由相應的生產建設單位按照項目征占用地面積在項目開工前一次性繳納。推進驗收閉環管理,開發區內實行水土保持承諾制管理的生產建設項目,投產使用前應當開展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并在項目立項時向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備;開發區管理機構負責由其統一實施的“五通一平”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工作。
3)創新監管方式。通過“雙隨機”檢查、“四不兩直”檢查、遙感監管、書面檢查、專項督導、現場調研、協同檢查、驗收核查等,形成以遙感監管為手段、信用監管為基礎、“雙隨機”“四不兩直”等重點監管為補充的監管方式,實現了監管方式多樣化。針對開發區占地面積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積極使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的監管手段,多尺度對開發區進行監督管理,及時高效獲取監管數據,實現了監管手段信息化。加強橫向協同,強化縱向聯動,聚焦問題整改,建立問題臺賬,持續加強跟蹤督促,實行對賬銷號、閉環管理,實現監管方式協同化。
3" 結束語
在分析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和產生原因后,四川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強化責任落實、創新監管機制等改進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管工作,保障開發區水土保持管理和入駐企業水土保持工作有序開展,以更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切實保障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意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抓手,不斷探索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新發展。通過加強協同監管,進一步強化開發區水土保持工作,還出臺了開發區管理文件及技術規定;通過水土保持頂層設計,統籌平衡園區土石方調配,科學布局園區水土保持措施體系,嚴控水土流失,為水土保持監管提供技術依據;開發區水土保持管理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導向,全面簡政放權;各類開發區生產建設項目按規定執行水土保持承諾制管理,大大簡化了審批程序,提高了生產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實現數據共享,鼓勵開發區統一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入駐企業可共享監測數據,不再單獨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以減輕企業負擔,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參考文獻]
[1] 周耀華.開發區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編制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21(11):20-22,37.
[2] 王建軍,李小平,林曉君.關于開發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的幾點思考與建議:以福建省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2022(6):26-28.
[3] 田甜,耿海波,包鵬威,等.新時期廣東省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22(10):44-46.
收稿日期: 2024-05-22
第一作者: 鄭鳳(1969—),女,四川成都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水土保持規劃等工作。
通信作者: 唐云逸(1991—),女,四川眉山人,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監測、監督管理等工作。
E-mail: tyy.1991@foxmail.com
(責任編輯" 李楊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