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水土保持;示范創建;貴州省
[摘" 要] 貴州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截至2023年,貴州省共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3個、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3個、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個;共創建省級水土保持示范項目18個,包括省級示范縣1個、省級科技示范園5個、省級示范工程12個。通過梳理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成效,分析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中存在的專項資金有待保障、創建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并提出進一步優化完善體制機制、激發民間資本參與積極性、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融合發展等示范創建建議,可為同類型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 S157" [文獻標識碼] C" 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9.007
[引用格式] 蔡敏,羅松平.貴州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24(9):19-21.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對加強新階段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近年來,貴州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以貫之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推進貴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不斷發展和完善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推動示范創建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通過梳理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成效,分析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進一步推動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并為同類型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提供參考。
1" 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成效
1.1" 精心組織安排,推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有序開展
自2007年貴州省龍里縣羊雞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由水利部批準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以來,貴州持續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2022年12月30日,《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規范了貴州省級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明確了示范創建申報、評審程序,將示范創建作為統籌推進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抓手,強力推進貴州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1]。截至2023年底,貴州省共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3個(金沙縣、湄潭縣、江口縣)、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3個(貴州省龍里縣羊雞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貴州省貴定縣雪芽茶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貴州省普定縣喀斯特石漠化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個(貴州省赤水市鳳凰溝生態清潔小流域),共創建省級水土保持示范項目18個,包括省級水土保持示范縣1個、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5個、省級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2個,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壯大了科技示范引領力量。2023年11月16日,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
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為進一步做好貴州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明確了要求,確立了工作的思路、目標和任務。“十四五”以來,貴州省積極推動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先后向水利部推薦13個水土保持示范創建項目,進一步壯大了水土保持示范引領、宣傳教育力量。2023年,貴州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 267 km2,水土保持率達74.42%。截至2024年上半年,貴州省的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帶動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131個,共減少水土流失面積1 532.41 km2。
1.2" 賦能鄉村振興,打造高質量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樣板
“十四五”以來,貴州省加強對水土保持已有成果的集成和示范,打造集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徑流觀測、綠色種植等功能于一體的水土保持示范樣板,成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平臺和群眾學習了解水土生態保護、人居環境改善、水土流失防治等知識的寓教于樂的室外課堂。如2022年被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貴州省赤水市鳳凰溝生態清潔小流域,其建設時間為2015—2016年,工程總投資521萬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7 km2。鳳凰溝小流域采取集水系整治、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改善于一體的綜合治理模式[2]。治理后,鳳凰溝小流域的林草植被覆蓋率由71.10%提升至73.83%,土壤侵蝕量下降了2.94萬t,減沙率超過96%。各項治理措施攔蓄地表徑流效果明顯,區域“坡陡水少”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蓄水量達24萬m3,下游有超過300 hm2農田的灌溉問題得到解決,鳳凰村片區綠化率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工程促進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整村推進,鄉村環境衛生治理成效顯著,農村衛生面貌得到有效改善。項目區已建成花卉苗圃場3家,發展經果林200余hm2,建成農家樂31家,鄉村賓館3家,累計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通過治山治水與治窮致富相結合,切實提高了項目區群眾收入,項目區務工人員達70人以上,人均每年增收約15 000元,比治理前增長了兩倍多,助推了鄉村振興和農旅一體化。此外,示范創建推動了項目區群眾充分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樹立了項目區群眾積極參與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意識,為進一步擴大水土保持的社會影響力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
1.3" 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化投入水土保持示范創建
近年來,貴州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戰略定位,積極探索以獎代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全面調動水土保持委員會各部門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3年,貴州省先后出臺了《貴州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實施辦法》《貴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村民自主建設管理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示范創建工作,營造全社會支持并參與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圍;貴州省水利廳積極探索,在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中創新推行競爭立項、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以工代賑、村民自建等建設模式,強化民間資本參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條件和動力。截至2023年,貴州省在榕江縣、貴定縣等地共建設水土保持重點工程12個,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5億元,撬動民間資本1.1億元。
2" 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2.1" 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專項資金有待保障
當前,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并沒有專項資金,而是主要依靠國家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專項資金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依托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以工程建設奠定示范創建的基礎,這是制約水土保持示范創建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水土保持示范項目創建成功后,缺少專項運行管護經費,導致后期項目運行管護困難,
制約了示范創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了示范創建項目引領作用的發揮。
2.2" 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水平參差不齊
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成果空間分布不均,部分市縣至今仍沒有水土保持示范項目;二是部分水土保持示范園硬件配備不齊全,如缺少標識、科普展室、信息化演示設施等,特別是缺乏科研條件,這些也影響了示范引領作用的發揮;三是部分已有設施建設標準較低,精細化程度不足,設施現代化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 貴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建議
3.1" 進一步優化完善體制機制
政策支持是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成功的重要保障。只有爭取多渠道、多途徑的政策支持,才能助推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一是建立健全投資機制,例如,在國家和省級生態環境政策和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統籌撥付專項經費用于支撐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從水土保持補償費中抽取資金支持示范創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二是完善激勵機制,注重典型打造,科學分類指導,加強因類施策,力爭創建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水土保持示范典型。三是探索生態治理產業化機制,積極拓寬生態產業化路徑,將示范創建提供的優質生態產品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四是完善民間資本參與示范創建機制,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綠色產業先行的思路,對民間資本參與的項目,應制定加快項目落地的支持政策。五是優化完善示范園區管理機制,為保障示范園區的健康運行和作用發揮,可考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對示范創建、開展科普教育等的財政補助,完善提升水土保持設施質量和科普宣傳效果,確保長期發揮典型引領和示范引導作用。
3.2" 激發民間資本參與積極性
民間資本是推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擴大就業渠道的重要力量,要持續將水土保持工作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結合,大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一是持續優化政策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3]。完善項目投融資機制,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加大對民間資本參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的支持力度,為打造示范創建提供更多的素材。二是創新示范創建理念,實現生態產業化,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良好生態環境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要讓其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通過促進民間資本參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形成地方特色產業,實現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共贏。在示范創建過程中,倡導綠色種植和綠色施工,發展種養有機結合的循環農業,培育發展休閑農業、特色林下經濟、特色生態旅游等,延伸生態產業鏈,打造有機農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探索建立綠色產業示范基地。通過一系列舉措,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讓投資企業和百姓充分享受水土流失治理“紅利”。
3.3" 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融合發展
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示范建設模式,需要統籌協調各行各業各部門和各領域的力量,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水土保持示范創建。一是加強綠色發展和生態優先的理念教育,推動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與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科技示范、試驗研究和技術交流的有機融合。深入挖掘不同治理區的民族文化、歷史內涵,采取設置水土保持文化和科普教育宣傳碑牌、數字展廳等形式,提高大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弘揚水土保持生態文化。以示范園、示范工程區為載體推動水土保持科普、宣傳活動蓬勃發展,進一步提高民眾的水土保持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人人有責的觀念。二是通過示范引領加強對企業的宣傳推廣,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助推企業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鼓勵和支持企業將節能降碳、擴綠增長的先進適用技術應用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中,確保綠色低碳生態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到實處,營造“企業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的氛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助力推動水土保持生態保護宣傳教育提質升級。
4" 結束語
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面廣、范圍大、任務重,需要國家統籌推進,省級系統謀劃,市(州)、縣(區)兩級落細落實工作任務。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是實現生態治理與綠色低碳發展統籌推進、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貴州建設的示范樣板,貴州省應積極穩步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示范項目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提升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增強群眾的綠色獲得感和生態幸福感,不斷厚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參考文獻]
[1] 羅松平,鄭志宇,李勇,等.新時代貴州省水土保持工作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23(9):53-56.
[2] 付銘浩.赤水市生態清潔小流域的建管經驗[J].中國水土保持,2017(3):14-16.
[3] 吳濃娣.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水利,2023(10):20-23.
收稿日期: 2024-07-23
基金項目: 貴州省水利科技經費項目(KT202426)
第一作者: 蔡敏(1987—),女,貴州玉屏人,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示范園建設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工作。
通信作者: 羅松平(1983—),女,貴州銅仁人,正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等工作。
E-mail: 82756191@qq.com
(責任編輯" 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