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彩云之南的畫卷,一條彩帶由西北向東南將云南從中部一分為二,那就是壯麗的紅河與哀牢山。發(fā)源于大理州巍山縣的紅河,全長1200多公里,在云南境內(nèi)長692公里,由越南海防注入南海。與紅河相依相伴的就是著名的哀牢山,哀牢山是滇東高原和橫斷山地兩大地貌區(qū)的分界線。哀牢山與紅河仿佛一對生死相依的戀人,從源頭一直到入海口,都沒有分開,世界上再沒有哪條河有這樣不離不棄的伴侶。由紅河與哀牢山構(gòu)成的紅河谷,沒有滇西北的峽谷那樣深切壯觀,但她流經(jīng)溫暖濕潤的熱帶亞熱帶,寬闊的河谷,豐饒的物產(chǎn),為這條亞洲大河增添了幾分溫婉與柔情。適宜的氣候和土壤,使紅河谷成為云南文化的源泉,古滇文化、哀牢文化和南詔文化都與她有著不解的淵源,多民族聚居在紅河兩岸、哀牢山地,形成了民族文化的長廊。
哀牢山是云南東西兩大類的地貌分界線,同時在氣候上又是亞熱帶南部和亞熱帶北部的過渡區(qū)。氣候垂直分布明顯,植被亦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哀牢山的常綠闊葉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區(qū)。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區(qū)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動植物資源復雜多樣的特點,保存了不少珍貴稀有植被類型、植物和動物。
溪瀑是哀牢山的血脈,“山有多高,水有多長”,無論是北段還是南段,哀牢山的每一座山巒、每條溝壑,一年四季都流淌著涓涓清泉。聲勢浩大的新平南恩河瀑布就象一條白練從山澗間飛瀉而下,疊出萬千姿態(tài),錯落有致,水花四濺,走得越近,越發(fā)感覺水勢磅礴。隱匿幽靜的石門峽溪水幽藍又似碧玉,輕風吹過,綠水參差,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從彌渡太極頂?shù)摹靶『犹仕薄⒕皷|杜鵑湖的千頃碧波、鎮(zhèn)沅千家寨的飛瀑流泉,到金平馬鞍底的拉燈瀑布群,無不是哀牢山水世界的寫照。
紅河流到元江那諾,河面又被哀牢山收束起來。從這里開始,哀牢山是哈尼族生活的地方,哈尼梯田早已名聞天下。那種人與自然完美結(jié)合的壯闊景象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人,一山山梯田灌滿了水,陽光灑在水面,層層梯田像一面面鏡子鑲嵌在大山上,放射出粼粼波光。由近及遠順河谷看去,兩面山坡的波光就像兩壁一望無際的立體海洋,撐起渾厚凝重的一線藍天。而云霧是哀牢的霓裳,陰雨蒙蒙的時節(jié),整個哀牢山蒙罩在濃濃夢靄中,把巍峨的身姿深深藏起,使哀牢更顯神秘莫測;晴空萬里的時候,山下云海茫茫,哀牢山在飄渺無際的云海中高高聳立,燦爛的云海上漂浮著哈尼山寨。
哀牢山不僅神秘,而且美麗。在云南的名山中,似乎不如梅里、玉龍雪山高聳入云,但她帶來的是一種凡塵間的魅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