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3—6歲是語言發展和情感教育的關鍵期。繪本可以借助圖文結合的獨特方式和情感元素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激發幼兒語言表達欲望,有效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和情感能力提升。幼兒教師應充分重視繪本閱讀的作用,通過選擇多元繪本主題、注重繪本閱讀指導、幫助幼兒梳理邏輯以及鼓勵幼兒總結思想的方式,充分支持幼兒語言與情感發展。
繪本作為一種結合圖像與文字的閱讀材料,對于幼兒來說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不僅能夠激發其對閱讀的興趣,還可有效輔助語言技能的學習和情感的培養。它是一種高效的幼兒園啟蒙教育方式,可給幼兒語言與情感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柱作用。然而,在落實繪本閱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問題,如強調機械化閱讀導致幼兒喪失語言表達欲望,降低情感體驗,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繪本閱讀對促進幼兒語言和情感發展的重要作用,以此完成教育優化。
一、繪本閱讀對幼兒語言與情感發展的作用
隨著現代出版技術的不斷發展,誕生出了繪本這一獨特的閱讀形式。通過圖文結合的閱讀方法,能夠利用精彩的圖畫為幼兒呈現單調的文字內容,在強化語言能力以及促進情感發展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首先,繪本閱讀能夠激發幼兒的語言欲望,調動其表達情緒。繪本中充斥著豐富多彩的繪圖插畫,插畫內容中色彩鮮明、人物豐富,會自然而然為幼兒提供許多表達話題,激發幼兒語言表達欲望。如幼兒在瀏覽繪本插圖時會不自覺用手指出圖片中的人物,說出這是兔子、這是房屋、這是樹木、這是小草、這是小花等,打開語言開關,將看到的事物運用語言表達出來,為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其次,繪本豐富的閱讀內容可營造良好情感環境,強化幼兒情感教育。繪本故事素材包括的內容不只是生動的插圖,也有精彩的故事內容和充滿人生哲理的故事情節,其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情感色彩。如在講述團結互助主題的繪本中,幼兒會認識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性。在幼兒園實際生活中,幼兒也會從個體走向團體,注重與其他幼兒的交流合作。在講述尊重師長、敬愛父母的主題繪本中,幼兒會逐漸學會感恩父母的付出,在家庭生活中幫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既有效提高獨立性和感恩之心,也可認識到多種多樣的情感色彩,促進情感體驗,逐漸形成高級情感和思維能力,對日后更深層次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支柱作用。
最后,借助繪本也可有效優化幼兒園枯燥的語言教育和情感教育模式,給幼兒語言與情感能力提升過程帶來更多成長快樂。在傳統的語言與情感培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采用的教育方法較為單一,通常引導幼兒對故事內容進行復述和表達,無法真正調動幼兒語言表達興趣和欲望,語言培育和情感教育質量較低。利用繪本閱讀能夠充分開拓幼兒教師教育視野,使其采取更具科學性的閱讀模式來強化幼兒語言思維,傳遞情感元素,確保幼兒園語言教育和情感教育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幼兒園繪本閱讀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當今社會,繪本閱讀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繪本具有的語言和情感教育優勢未能切實體現出來,對幼兒未來語言發展和情感體驗能力提升產生負面影響。其中關于繪本閱讀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繪本的選擇過于單一,缺乏多元文化和主題,這使得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產生共鳴,無法滿足多樣化的認知需求。繪本閱讀之所以具備得天獨厚的教育功能作用,最根本的原因,除了繪本獨特的閱讀形式和圖文結合的表現方式,最重要的是繪本故事內容具有多元的文化內容和教育主題。利用溫馨的圖畫和生動的文字描寫,可以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強代入感和體驗感,以此激發語言表達欲望和提高情感體驗能力。但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的過程中未能充分這一影響因素,素材主題和內容較為單一,無法切實刺激幼兒語言表達以及強化情感體驗,導致繪本閱讀教育功效大打折扣。
其次,幼兒園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往往過于注重故事情節的講解,忽視了語言和情感的教育。繪本閱讀雖然具備突出的教育優勢,但在開展語言培育和情感教育過程中只能充當教育工具角色。一些教師完全用其取代正式教學,雖然更新了閱讀材料,但仍然沿用傳統教育路徑,如復述和轉述故事內容。這樣沒有真正強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體驗,使繪本閱讀受到限制,無法真正發揮教育功能。
三、以繪本閱讀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和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選擇多元繪本主題,融合語言情感元素
繪本作為幼兒教育的有力工具,其主題和內容的多樣性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和情感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選擇繪本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興趣和認知水平,保證繪本的吸引力和教育價值。其中多元化的主題可以開闊幼兒的視野,使其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促進心智成長。同時,繪本中的語言和情感元素是相輔相成的,好的繪本能夠將語言和情感自然地融合在故事中。作品中的角色和情節會引發幼兒的共鳴,促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喜怒哀樂。幼兒教師需要在眾多的繪本中選擇主題豐富、情感多元的材料,既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成長需求,又給幼兒帶來更多閱讀新鮮感,使其具備完成語言和情感教育的基礎,提高閱讀興趣,逐漸強化語言和情感體驗能力。
例如,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的小兔子就像一個普通的幼兒一般喜歡比較,和大兔子進行一場關于愛的比賽。在故事中,小兔子問大兔子:“猜猜我有多愛你?”接著它用各種動作比喻自己的愛有多大,隨后開啟了一場與愛有關的較量和比賽。每次小兔子表達完愛有多大后,大兔子都會用更強大的動作進行回應和反擊。最后,大兔子用了一個讓小兔子無法超越的姿勢來表達愛意——它張開雙臂,說:“我愛你從這里到那里,甚至更遠。”在這場比賽中,大兔子憑借其智慧和深沉的愛,贏得了比賽。天真爛漫的小兔子看似輸了比賽,實則獲取了最后真正的勝利,因為得到了大兔子更多的愛,所以兩只兔子都是這場比賽的贏家。這一繪本不僅利用豐富的圖畫和語言描述了生動精彩的故事內容,還融合了與幼兒年齡相符的情感元素,讓幼兒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無條件付出的愛,正確看待愛,逐漸學會感恩和回報。幼兒教師應挑選更多具有豐富情感元素和語言色彩的繪本,融合多元故事主題,在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同時培養幼兒情感認知。
(二)注重繪本閱讀指導,激發幼兒語言欲望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幼兒教師的指導十分關鍵。教師需要運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走進故事世界,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語言的魅力,激發語言欲望。教師可以親切的態度和生動的語言進行閱讀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設置懸念、提問等方式,讓幼兒故事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和閱讀欲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幼兒探尋更多的細節,如人物形象、情節轉折等,在感受故事魅力的同時,激發對語言的興趣。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尊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科學選擇繪本故事,注重閱讀引導,使其逐漸感受到挑戰和成就感,不斷激發語言表達欲望,為語言能力的提升和情感體驗的強化打下堅實基礎。
以繪本故事《等一等再睡覺》為例,小熊巴尼在睡前總是找各種理由推遲睡覺時間,如要求喝麥片粥、洗泡泡澡和聽恐怖故事。即使這些愿望都得到滿足,巴尼還是不斷說“等一等”,直到和爺爺床上跳舞,甚至把床跳塌了。當爺爺修好床后,巴尼仍舊想要做“最后一件事”。在正式帶領幼兒閱讀前,教師可以用柔和的聲音說:“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晚上要睡覺?有的時候,是不是也會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呢?”展示封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問:“你們看,這只小熊看起來很困惑,它怎么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講述故事開頭的情節后,可向幼兒提問:“小熊為什么會睡不著呢?它希望爺爺給它做些什么來幫助它入睡?”以此激發幼兒對故事的好奇心,鼓勵其在接下來的故事情節中尋找答案。在講故事的整體過程中,需注重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如指出畫中的細節:“看看小熊的表情,它現在感覺怎么樣?爺爺在做什么來幫助小熊放松?”引導幼兒回答,并給幼兒更多的發揮空間,說出獨特的觀點和看法。總之,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繪本閱讀,感受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習語言的興趣和欲望。
(三)幫助幼兒梳理邏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雖然繪本故事在激發幼兒語言表達欲望和豐富幼兒情感體驗方面具有充足優勢,但在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上,需要弱化繪本的角色地位,突出幼兒的主體角色。幼兒教師需要利用幼兒對豐富色彩畫面的興趣和故事情節的關注來組織故事復述,讓幼兒看圖說話,或對某一情節進行轉述,基于圖片提示或情節引導有效強化語言思維得到,切實鍛煉語言表達和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幼兒語言邏輯和思維不夠完善,需要幫助幼兒梳理邏輯線條和故事脈絡,使其找尋到表述自身語言的方法和技巧,使組織的語言和說出的內容更加具有節奏和規律,讓語言能力得到切實提升與發展。幼兒教師應弱化幼兒對故事的依賴,引導其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內容輸出,有效促進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以繪本故事《媽媽發火了》為例,一位母親因為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煩惱而情緒失控,對幼兒發火。幼兒感到很害怕和困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隨著故事的發展,母親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幼兒造成了傷害,并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的態度。在展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插圖,引導幼兒描述圖片中的場景和人物。教師可以問:“這個圖片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媽媽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幼兒在做什么?”幫助幼兒觀察和描述細節,使語言表達更加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在引導幼兒思考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之間的關系時,可以問:“為什么媽媽會發火?孩子做了什么讓媽媽生氣的事情?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媽媽不生氣?”使幼兒更加理解故事情節的邏輯關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在幼兒結合插圖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注重語言引導,幫助幼兒進一步厘清思路,切實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四)鼓勵幼兒總結思想,促進幼兒情感發展
相較于語言能力培育,情感體驗難度較高。幼兒需要調動更多的情感元素來支撐對故事情感內核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領會繪本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教育意義,增強真實情感體驗。幼兒教師應鼓勵幼兒對故事內容做出總結,將閱讀積累的情感元素作為參考,充分促進情感發展。
例如,繪本故事《這是我的》講述三只青蛙對小島上的一花一草進行爭奪,呈現出幼兒普遍存在的占有欲,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豐富的情感色彩,可幫助幼兒認識到團結和分享的重要性。幼兒教師可鼓勵幼兒對故事思想做出總結,如在以后的幼兒園生活中要學會分享,做到友愛與互助。這樣既能有效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又可鍛煉幼兒共情能力,充分促進幼兒情感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給幼兒園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通過繪本中豐富的插圖、充沛的故事情節和情感元素,能充分調動幼兒語言表達欲望,有效強化其語言邏輯思維和情感體驗,提升其共情和理解能力。幼兒教師應充分發揮繪本閱讀在幼兒語言發展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功能優勢,提供內容精彩、主題豐富的書籍,科學指導幼兒展開閱讀,幫助幼兒梳理語言邏輯,使其逐漸掌握語言表達技巧,促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