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當今教學改革的浪潮中,繪本以獨特的魅力和教育價值在教學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再只是學生娛樂閱讀的選擇,而是教育的有力工具。隨著教學趨勢向著更加互動、創新的方向發展,融合小學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成為一種備受矚目的教學方式。繪本包含生動的插圖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易懂,為學生打開了通往數學世界的一扇窗。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融合繪本與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意味著教學方式的創新,更是將情感與認知融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學習體驗。未來的教學趨勢強調學生參與和個性化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將小學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學生可以在故事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激發學習興趣。這種互動式教學不僅讓學生更加專注和投入,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批判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未來學習的堅實基礎。
一、小學數學繪本融入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
(一)情感連接與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繪本在教學中扮演著引人注目的角色,其中最顯著的積極影響之一是它們如何在情感上與學生建立聯系,進而激發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繪本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生動形象的角色,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這些故事不僅包含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涉及人物間的情感和思維的交流。通過主人公的經歷與情感共鳴,學生逐漸將數學概念融入故事中。這種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沉浸式參與學習。繪本呈現的角色形象也讓學生在情感上更容易建立聯系。當主人公遇到數學難題、克服挑戰時,學生能夠產生共情,渴望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情感上的投入不僅涉及單純地解決問題,更是對數學思維的深入探索和對解決問題方法的探求。小學數學繪本通過情感上的共鳴和角色形象的塑造,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具親和力和情感溫度的數學學習環境。它們不僅是傳達知識的載體,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自信心并享受學習過程的橋梁。這種情感上的投入和參與性的學習,為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成為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故事性質與概念傳達
小學數學繪本以故事性質為學生呈現抽象的數學概念,將數學融入情節中,讓這些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和貼近生活,進而更易于理解。
故事是學習的橋梁,數學繪本則將這座橋梁建立在豐富多彩的情節上。通過故事情節,學生能夠與主人公一同探索數學世界,體驗數學的應用和實際意義。抽象的數學概念在故事中被具象化,通過觀察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的實際運用。這種融合故事性質的數學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數學的趣味和實用性,更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與數學概念的更深層次的聯系。繪本中的情節和角色使得學生能夠在故事中體驗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輕松地掌握和理解這些概念。
(三)啟發思維與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繪本不僅是故事的講述工具,更是激發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引導載體。通過繪本中的情節,學生被鼓勵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角色面臨的挑戰,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繪本往往設定一系列難題或挑戰,需要角色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這種情節安排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探究欲望。學生在閱讀中不僅被動接受解決方案,更被鼓勵思考可能的解決途徑。這種主動性的思考過程,培養了他們在面對問題時勇于探索、勇于嘗試不同解決方案的能力。繪本情節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角色面臨難題時,學生被鼓勵思考和探索各種可能性,并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這種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不僅是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讓他們在解決問題時能夠尋求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二、小學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選擇繪本的策略
融合小學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需要精心挑選適合的繪本,如《數學來了!》《美麗的數學》。這些繪本不僅涵蓋課程內容,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數學來了!》這本書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講述了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書中的角色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各種數學技巧,如計數、幾何等,為學生展示了數學的實際應用場景。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討論這些場景,讓學生探索其中的數學原理,并與課程內容進行對接。例如,利用書中的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概念,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另一本《美麗的數學》則以精美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生動展示了數學的美妙和趣味。它通過圖像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直觀地展示了數學在自然界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課堂中,可以使用這樣的繪本作為啟發,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展開數學化的思考。例如,利用書中的案例和插圖,啟發學生觀察周圍的現象,并引導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釋這些現象。
教師可以融合小學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設計相應的活動。例如,組織角色扮演、數學游戲或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參與互動中探索數學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和深入實際,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質量。
(二)使用數學繪本進行課前引入和課堂設計
在課前,教師需要利用繪本引發學生對主題的興趣,激發其好奇心。我們以《數學幫幫忙》中的“小雞搬家”這個故事為例。湯姆、安和戈登想給小雞們尋找一處合適的家。但在搬遷過程中,他們發現一個問題:在一次次搬家的過程中,不斷改變的是雞籠的形狀,那么不變的又是什么呢——周長。具體的課程設計如下。
1.引發好奇心
在課前,讓學生觀察繪本封面和一些插圖,提出問題引發好奇心,如“你們覺得這本書會講什么故事?有誰能猜到小雞們遇到了什么問題?”激發學生對故事情節的猜測和期待。
2.故事啟發思考
在教室開始前播放故事視頻或朗讀繪本中的“小雞搬家”故事。隨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小雞如何確保每只小雞都能安全到達新家?”
3.引出數學概念
將故事情節與數學概念“周長”聯系起來。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故事中小雞們如何測量行走的路程、如何利用周長概念確保安全,引出周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故事分享與討論
請學生分享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并引導他們討論如何在搬家的過程中發現周長的概念。
5.實踐應用
設計小組活動或游戲,模擬給小雞們搬家的場景,讓學生親自測量路徑的周長。例如,用彩帶或線條模擬路徑,測量不同形狀路徑的周長。
6.概念延伸
通過實踐應用,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周長的概念,并展開更多相關練習或挑戰,讓學生鞏固所學概念。
7.結合實際情境
引導學生思考周長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如圍繞花園、籬笆或其他日常生活場景,探索周長在實際中的意義和用途。
8.作業延伸
布置與周長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并進一步強化理解。
9.鼓勵探索
鼓勵學生在課后尋找周長的應用,如在家中、學校或社區中尋找并測量周長相關的物體或場所。
通過這樣的課前引入和課堂設計,學生可以在故事中獲得趣味與啟發,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并運用周長概念,為數學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三)激勵學生分享與創作
《老狼老狼幾點了?》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老狼是一個鐘表鋪的老板,白天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到了晚上十二點就會去抓小動物吃。通過這個故事,可以引入關于時間的數學概念,如鐘表讀數和時間單位的概念。以下是基于這個故事繪本進行時間概念學習與創作的教學設計。
在課前,展示故事中相關插圖或提出問題,如:“你們知道時間是如何度量的嗎?如何通過識別時間讓小動物們避免被老狼抓取當早餐?”引發學生對時間概念的探究和好奇心。通過講述故事《老狼老狼幾點了?》,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小狼詢問時間的過程,比較不同動物給出的答案之間的差異。通過故事,引出時間概念和鐘表讀數。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時鐘制作與觀察,讓學生學習鐘表上的刻度和指針讀數,理解時間的流逝和度量方式,分享時間經驗。同時,鼓勵學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對時間的感知,如每天做的事情、活動的時間安排等,從而了解時間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引出概念延伸與創作環節。教師分組讓學生討論和分享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根據生活經歷或想象創作自己的時間故事。此外,安排時間故事的分享會,讓他們展示創作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理解和經驗,激發更多創意和學習熱情,獲得啟發。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家中或日常生活中觀察時間的變化,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繼續創作關于時間的繪本,如結合《老狼老狼幾點了?》進行延伸創作,在下節課分享。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時間概念,并通過分享和創作激發更多的想象力和學習熱情。
(四)重視家校合作,為家長設計個性化的繪本學習指導手冊
家長參與數學繪本閱讀活動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為家長提供繪本教育的指導,如提供繪本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更好地支持學生的數學學習。
教師可以在手冊中列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閱讀的數學繪本,并對每本書的主題、內容和教學意義進行簡要介紹。例如,推薦《探索數學的奇妙世界》,說明它涵蓋的數學概念和適合的年齡層次,提供如何引導閱讀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思考的能力,如:“書中的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有何聯系?”“你認為主角是如何解決數學問題的?”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并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家庭活動的建議,當學生閱讀到繪本中的數學概念,可以引導學生從繪本世界轉入現實世界,利用廚房時間測量食材的重量和容量,或者在戶外測量花園的面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此外,家長可以通過數學繪本讓學生獲得一些創意啟發,鼓勵學生進行數學創作。教師可以建議親子制作數學游戲或謎題,并提供簡單的數學作業或任務,讓學生在家中進行練習。最重要的是,這個指導手冊應該靈活適應不同家庭和學生的需求,激發家長與學生一起探索數學的熱情,使數學學習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家校合作,能夠更好地支持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發展,共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三、結語
繪本不僅是娛樂閱讀工具,更是數學教學的潛在寶藏。它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生動。這種視覺化、故事化的表現方式能夠讓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數學繪本與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一方面,教師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將數學知識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創設更自由、更具創意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借助繪本與學生一同探索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習習慣。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取代傳統教學,而應為其增添一抹生動的色彩。它拓展了教學的可能性,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讓我們積極采用數學繪本打開一扇探索數學世界的大門,為數學學習旅程增添絢麗色彩,讓其變得更生動、更深入、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