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數學是小學階段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因學科自身特征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容易引發學生的畏難心理,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尤其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實現核心素養的最高培養目標,教師必須進一步探究數學教育的創新方法,打破傳統教學困境。繪本具有圖文并茂的資源優勢,將其與數學學科有效結合,能夠優化和完善數學知識的呈現效果,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本文將著重圍繞繪本教學的應用價值、應用原則展開分析,并從甄選繪本、利用繪本情境、增加繪本趣味、利用繪本反芻四維度,論述具體教學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一、繪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調動生活經驗
兒童的學習活動,需要建構在既有的認知經驗基礎上。尤其對于正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探索學習中,更要有效利用以往的認知經驗,讓數學知識內容更為具象化,才有利于加深學習體驗,克服學習的畏難心理。教師單純依靠教材內容展開傳統數學教學活動,很容易引發學生學習抵觸心理。尤其面對一些復雜的數學知識內容時,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不強,難以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究其根本,課堂教學未能有效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經驗。繪本內容往往更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特征,借助豐富的圖畫、簡潔的文字將貼近生活的抽象知識生動展現出來,活化數學課堂,提升教學活力。此外,借助數學繪本有利于打破模棱兩可的教學困境,打造更為真實的教學案例,讓學生不再憑空想象各種抽象知識,而是形成較強的知識代入感,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和精髓,自然而然提升整體學習效果。
(二)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除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外,引入繪本教學內容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不足,缺乏自主探索學習的欲望,加上數學思維還不完善,面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任務,抵觸意識多于學習興趣。正因如此,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最大的難點,也是一直以來探索的關鍵。傳統數學教學方法不僅單一而且較為刻板,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此以往,將打消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完成培養核心素養的最高目標。繪本教學內容與數學教材有明顯不同,色彩鮮艷靚麗,情節幽默風趣,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呈現出來。同時,合理利用小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案例圖片編織易于理解趣味十足的生活故事,將復雜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融合,給學生煥然一新的學習體驗,為后續深層次的學習活動奠定了基礎。這對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動性極為關鍵,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
(三)有利于提高感性認知
在此基礎上,數學學科強調學生的邏輯思維。尤其面對各種數學問題,學生要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然而,以往教師單純依靠數學教材開展教學工作,啟發效果較為有限,尤其很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觀察分析能力不足。利用繪本內容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豐富的圖片和簡潔的語言,感受作品傳達的含義,并將其與數學知識進行關聯。相較于傳統教學,這種直觀形象、簡潔易懂的教學方法啟發效果極為理想。它與教學情境的建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能讓學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下探索學習,逐步深化數學思維和邏輯意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知,有利于后續的遷移與運用。
二、繪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啟發性原則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盡可能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同時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則,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教學質量。繪本是一種教學的創新思路和創新路徑,在將其融入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堅持啟發性原則,引導學生逐漸建構數學思維,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絕不能采用喂養式的教育方法,直接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這樣很難達到深層次的教學培養目標。即使多數繪本圖文并茂、簡單易懂,教師也必須盡量在教學期間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讓學生能夠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科學有效地提問,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空間,并適時給予點撥啟發。
(二)適切性原則
繪本教學方法以其獨有的教育優勢,逐漸獲得諸多教師的青睞。正因如此,數學繪本的數量日漸增多,可選擇的范圍明顯擴大,這就增加了教師教學應用的難度。如果繪本選擇不當,極有可能影響整體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要想切實將數學繪本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適切性原則。教師要認真篩選數學繪本,確保與課上教學內容相適配,避免生搬硬套。在此基礎上,故事內容也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特征,避免過于復雜或過于簡單。在課堂教學的關鍵節點,將繪本引入其中,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生活性原則
除了以上關鍵原則外,小學數學教學繪本的運用必須切實遵循生活性原則。學生的學習活動需建構在已有的認知經驗上,才能切實保證學習成效。然而,數學教材篇幅有限,加上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很難切實貼合學生群體的日常生活,這也是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教師應重視打破教學工作脫離日常生活的困境,將繪本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適當關聯,讓學生調用生活經驗思考和探索數學問題。久而久之,必然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要注意的是,在遵循生活性原則的同時,也要確保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進一步實現學以致用的理想目標,切實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四)趣味性原則
數學繪本極高的應用價值與趣味性優勢密不可分。小學生天性愛玩,喜好新奇,對模式化、單一化的知識內容容易產生抵觸心理。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明顯的復雜性、抽象性和枯燥性,如果不能合理優化,很難貼合學生的認知需求,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要遵循趣味性原則,保證繪本題材引人入勝、圖畫色彩鮮艷、情節幽默風趣,契合小學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發展特征,才能吸引學生閱讀繪本,學有所得。在此基礎上,應盡量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繪本篩選的科學性、有效性和豐富性,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和閱讀的機會。
三、繪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甄選數學繪本,增加教學層次
基于以上分析,數學教師應立足教學內容,篩選具有更好適切性的繪本,為課堂教學提供基礎素材,增加繪本教學的層次。近年來,市面上涌現出了諸多繪本,教師要以專業的教育思維進行甄別,篩選具有教育價值的素材,建構數學繪本資源庫。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高教學層次感,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找規律》這節課程中,為發揮繪本教學的優勢,教師進一步從數學繪本資源庫中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這一繪本,結合故事設計分層次的教學內容。首先,設計四個闖關環節,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繪本找到魔女之城的鑰匙,并在魔女之城走彩色的路、修橋、整理物品等。其次,按照感知規律、發現規律、應用規律的流程,將繪本內容有效穿插其中,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掌握效果。通過巧妙甄選數學繪本增加教學層次,能夠逐步提升學生對數學抽象規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
(二)巧用繪本情境,拓展數學思維
除了篩選合適的繪本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外,教師應嘗試巧用繪本情境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教學尤其需要重視數學思維培養,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可嘗試挖掘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元素,將繪本營造的情境氛圍梳理出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正方形和長方形》這節課程時,教師引入了《意大利面條和肉丸子盛宴》這一繪本,利用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開展“面積和周長秘密探索”的實踐活動。故事中,主人公正在準備家庭聚會,做了最拿手的意大利面和肉丸子,但發愁如何擺放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桌椅,才能讓每一名客人都落座到滿意的位置用餐。基于這一情境,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節所學的面積和周長理論知識,從繪本中提取相關數學模型,進行思維拓展和分析思考,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巧用繪本情境,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關聯,有效拓展數學思維。
(三)提高繪本趣味,適應發展需求
要想切實發揮教學繪本的應用價值,教師應不斷提高繪本的趣味性,滿足小學生數學各項關鍵能力的發展需求。數學繪本包含豐富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必須思考如何有效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適應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需求,提供更為優質的學習平臺。
例如,在學習完“圓柱”“圓錐”基礎知識內容后,教師為學生安排了一次趣味繪本的探索學習活動。選取《誰偷走了西瓜》這一繪本素材,將圓錐、三棱錐、四棱錐、圓柱、三棱柱、四棱柱等立體圖形擬人化,編排一定的故事情節,快速喚醒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在前期預設的故事情節下,教師設計了若干探究活動,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在某活動中,西瓜地出現了盜賊,竊取了農民伯伯辛苦種下的西瓜。但小賊留下了正方形的腳印,現在需要學生根據這一腳印,判斷嫌疑人是誰。在了解活動要求后,學生興趣十足地在小組內動手實踐操作,利用折一折、印一印的形式,最終得出了結論。在其他探究活動中,學生也需要不斷動手實踐,才能完成活動任務,不僅提高了數學思維水平,還進一步強化了動手實踐能力。
(四)利用繪本反芻,鞏固數學知識
在數學教學期間,教師要注意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及時反思,提高知識的掌握效果。以往以傳統復習形式為主,達成的效果較為有限,不利于強化學生的記憶水平。適當利用繪本進行反芻,有利于簡化抽象的數學問題,深化學生的思維認知,鞏固學生知識掌握水平。
例如,“多邊形的面積”知識的二次復習中,教師為學生選取了《公主殿下來的那天》繪本,作為活動的切入點。首先,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問題,通過故事情節代入思考,回顧學過的知識。其次,結合學生的掌握水平剝離難點,設置任務,要求學生為公主殿下設計一個花園,花園的面積為12平方米。在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再次領悟了“形狀不同的圖形面積有可能相同”這一難點。通過巧用繪本反芻,能夠達到鞏固教學成效的理想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應巧用繪本內容,對教學工作進行優化完善,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