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策略、場景與評價反饋機制

2024-12-31 00:00:00劉邦奇尹歡歡
現代教育技術 2024年7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

摘要: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既是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拓展深化,也是夯實教育數字轉型軟實力、推動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路徑。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必要性與關鍵特征;之后,文章提出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應遵循“需求導向、標準引領、場景落地、評價反饋”這一總體策略,并在此基礎上,對智能化教育環境、數字化培訓課程、多元化研修活動、生成式教學實踐等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典型場景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后,文章從數字畫像、微能力認證、大模型應用等角度,探討了人工智能助力數字素養評價反饋機制。文章的研究可為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并有助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

關鍵詞:教師數字素養;人工智能;數智驅動;素養提升;素養評價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24)07—0023—09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07.003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與落地應用,加快驅動教育變革與轉型[1]。人工智能賦能是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關鍵路徑,如何發揮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創新潛力,有效助力教師數字素養的全面提升,是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教師發展數字化轉型研究和實踐所需關注的重要問題。2022年,我國先后發布《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等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著力探索和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助力作用,大力提升教師的新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素質,促進教師的數字素養發展[2]。在此背景下,學界開始重視以智能技術助力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研究,如閆寒冰等[3]提出了面向數字素養提升的數字化實踐路徑,包括基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構建資源體系、開展在線扁平教研、嵌入智能測評與研訓工具、關聯數據治理等;朱龍等[4]依托“技術賦能、場景融合、過程伴隨”的理念,構建了智能技術支持的教師數字素養測評體系。但整體而言,目前研究大多聚焦于教師數字素養本身的演變發展、概念內涵、國際比較、框架體系構建等內容[5],而對于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尚顯不足。因此,基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訴求,探究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策略、場景與評價反饋機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背景

1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必要性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飛速發展,驅動教育教學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轉型升級,同步牽引著對教師的“技術性”素養訴求從教育技術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媒介素養、互聯網素養、信息素養向數字素養方向發展[6]。教育部部長懷進鵬[7]指出,下一步數字教育要致力于培養一大批具備數字素養的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全環節。蔡可[8]認為,面向未來的教師需適應教學方式和角色的轉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教學、提供學習資源、評估學生的學習等。綜合來看,數字素養已然成為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所需具備的新型素養,強調教師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的綜合能力[9]。尤其是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教師與技術之間會建立起一種更富有創造性、協同性的伙伴關系[10],更加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地加快適應人機協同的智能教學環境,樹立數字化教學意識,靈活利用大數據、大模型等數字技術開展大單元、跨學科主題教學創新實踐,賦能自身專業發展,最終促進高素質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教育高質量發展。

2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關鍵特征

教師數字素養被視為信息素養在數字化轉型時代的繼承與延續,是數字時代教師必備的元素養。同時,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推進,數字技術將深度滲透教育體系,推進全領域、全過程、全要素的創新轉型,教師將通過數智融合、人機協同、智慧生成等方式應對教育教學的創新變革,持續提升自身的數字素養。本研究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數字素養培養與提升需要在深入認識其元素養、數智融合、人機協同、智慧生成、持續發展等關鍵特征的基礎上開展。

①元素養。信息素養被認為是信息時代的元素養[11],而發展到人工智能時代,數字素養成為教師在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和生活生存中所必備的“元素養”。此素養是在媒介素養、計算機素養、網絡素養、信息素養等多元素養的基礎上發展而成[12],能帶動提升教師的智能教育素養、人機協同素養、數據素養等相關素養。

②數智融合。在以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為牽引的智能化時代,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將以數據要素和數據賦能為核心引擎[13],這就要求教師數字素養培養關注數據智能與教師教學智慧的有機融合。基于此,教師需要具備基于大數據開展有效教學決策的能力,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來收集、分析、解釋教學數據,并基于數據分析結果做出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決策。

③人機協同。隨著人工智能的加速創新與應用,人機協同的教育活動將成為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14],這就要求教師數字素養培養更多地關注人機協同能力。基于此,教師不僅要具備與機器人教師、虛擬數字人教師、智能導師系統、大模型教學系統等協同開展教育教學的能力;還要能認識到教師在人機協同中的主體地位,有效發揮在情感培育、道德和價值觀引導、高階思維訓練等方面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從容應對智能時代教育實踐需求和未來發展的動態變化。

④智慧生成。在人工智能環境中,教師數字素養培養強調教師具備從數據、信息、知識加工到智能輸出的智慧生成基本能力[15]。基于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教師等創建新型數字教學資源,利用低代碼平臺研發課堂互動應用、教學評價工具,并創造性地利用數字技術資源實現教學內容、資源、評價方式等的智能升級,助力教學智慧生成。

⑤持續發展。教師數字素養培養強調以人為本,指向教師持續的職業發展。基于此,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的意識,利用數字技術資源開展持續性學習、進行精準性研修與反思、參與網絡研修活動等,主動關注并積極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空間、擬人化機器人等新興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不斷積累和生成實踐性教學智慧。

二 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總體策略

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既是新時代推動教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教師數字素養培養與提升的重要路徑。近年來,研究者紛紛對智能技術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策略進行了總結分析,如任友群[16]提出聚焦教育數字化變革中教師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望科技賦能教師的新愿景,通過制度機制、資源、平臺、培訓、考核等全方位緊密聯動,來系統性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高欣峰等[17]總結了歐盟、美國與日本教育工作者數字素養提升的策略,包括以政策文件為宏觀指導、以標準框架為引領、以測評工具開發為支撐、以學習和網絡資源為基礎、以社會多方協同為機制,通過全方位聯動來促進教師數字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吳砥等[18]提出利用智能技術打造教師數字素養精準化培訓模式,以智能技術與學科融合為主題打造新型課程體系,并探索開展數據驅動的教師數字素養評價。總的來看,利用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一方面要堅持“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的原則,瞄準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實際需求,加強標準規范引領與落地,加快推動教師數字素養培養與提升的數字化應用場景落地;另一方面要以數據驅動評價為抓手,為了解教師數字素養發展的現狀、促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提供重要途徑。基于此,本研究認為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需在認識教師數字素養之多元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聚焦當前素養提升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按照“需求導向、標準引領、場景落地、評價反饋”的總體策略來統籌規劃和實施,系統化發揮智能技術賦能作用,從而加快實現教師數字素養的全面提升,如圖1所示。

1 需求導向

教師數字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是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應以教育數字化轉型需求為導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數字技術驅動、教育數據賦能當前的教育教學系統性創新變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公平,優化教育治理,助力實現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新時代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目標。

2 標準引領

2022年,教育部啟動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強調標準先行,研制并發布了《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依據此標準,教師數字素養框架下設5個一級維度、13個二級維度和33個三級維度,為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提供了前瞻引領和精準指導。其中,一級維度包括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專業發展5個方面。

3 場景落地

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關鍵是要落地到核心應用場景中,聚焦教師素養能力發展的實訓、培訓、教研、實踐等核心場景,應用大模型、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新型智能研修與實訓環境、開發優質多樣的教師素養培訓課程、創新教師智能化研修方式并開展生成式教學實踐,全方位賦能并升級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實踐場景,推動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實踐路徑的智能升級與創新轉型。

4 評價反饋

數智化數字素養評價是驅動形成“評價-反饋-提升”機制的關鍵一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數據挖掘、多模態學習分析等技術,探究和完善數據驅動的數智化數字素養評價,以發揮素養評價對于教育教學診改、培訓精準實施、資源智能推薦、研修同伴智能匹配等的反撥作用和導向價值,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以評促升。

三 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典型場景

在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實踐中,需要聚焦教師素養培養與發展的核心場景,面向教師教學實踐、研修、培訓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利用ChatGPT、星火大模型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構建智能、高效的研修與實訓環境,共建共享優質、多元的師訓數字資源,創新智能、精準的研修方式,重塑教師素養發展,提升實踐樣態,加快實現教師數字素養的全面提升。

1 以平臺為支撐的智能化教育環境

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智能化教育環境的支撐。因此,需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興技術,以教師數字化教學與研修平臺為支撐,打造適宜教師開展智能化研修與實訓的“土壤”環境,支持教師主動探索并適應智能化教育需要,從而能在常態化教學與培訓的過程中提高其數字化應用能力。以平臺為支撐的智能化教育環境建設,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①建設智能師訓教室。依托物聯網、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融合智能硬件設備、智能教學軟件系統、課堂教學AI分析系統、智能教師助手等于一體的智能師訓教室,以支持教師常態化實踐訓練。例如,基于課堂教學AI分析系統,對教學語言、肢體行為、板書設計等課堂教學行為予以全過程記錄和實時分析,生成課堂教學能力AI測診報告,為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評價提供數據依據;同時,基于認知大模型,融合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等智能能力研發智能教師助手,智能生成大單元教學的高質量課件和項目式學習活動的設計方案,提升數字化教學備課效率。②構建一體化虛擬教研平臺。以網絡環境為載體,深度融合智能語音、音視頻、大數據等智能技術,構建一體化虛擬教研平臺,以支持多元研修活動開展、教研成果自動匯聚與共享、教師研修數字檔案建立,為區域常態化組織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提供智能、高效的通道。③創設元宇宙師訓環境。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智能技術,創設元宇宙師訓環境,提供智能化的虛擬教研助手和不同類型的虛擬學習者,支持教師以角色扮演、事件模擬、即時交互等方式模擬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特定的教學事件,開展人機協同的教研活動,增強具身化的研訓體驗,提升面對復雜教育實踐的數字化教學能力[19]。

2 以資源為基礎的數字化培訓課程

師訓課程建設能為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提供充足的“養分供給”,因此需要發揮多主體協同創新的力量,以教師數字素養培養的實訓與課程資源為基礎,建設和開發多樣化、體系化、高質量的數字化培訓課程,具體可從以下方面推進:①建設數字素養實訓課程體系。該體系包含融合數字素養的教師教育課程、通用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等不同類型的課程,其中融合數字素養的教師教育課程是在體系化的教師教育課程中融合數字素養相關的課程內容和主題;通用性課程是依據教師數字素養框架,為教師開設包含數字化意識、數字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和數字專業發展全主題、全系列的通用性數字素養課程;拓展性課程是匯聚教師智能素養、數據素養、評價素養、信息素養等相關素養課程資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補充和拓展教師數字素養課程內容。②開發數字素養培訓課程。發揮專家學者、一線教師、人工智能教育企業等多主體的專長,共同開發實踐性、體驗性強的數字素養培訓課程。其中,專家學者在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論與政策、指導教師基本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提升等方面經驗豐富,可以充分萃取其理論觀點、研究成果等來指導教師培訓資源的開發;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可以匯聚整理學校教師的優秀教案、教學課例、教學經驗等作為實踐性資源;人工智能教育企業擁有先進算法、強大算力和海量數據基礎能力,可以利用其先進技術產品創新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形式,如自適應師訓資源推送、基于VR/AR的師訓等。

3 以教師為中心的多元化研修活動

研修活動是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與發展的“光合作用通道”。通過創新自主性研修、協同性研修、精準教研等面向教學實踐場景的多元化研修活動,來帶動教師研修常態化,促進數字化教學實踐與創新能力的生成轉化。以教師為中心的多元化研修活動主要包括:①基于平臺資源的自主性研修,即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小顆粒、語義化的標簽,并通過數據挖掘、學習分析等技術對每位教師的課程學習情況與素養水平進行分析建模,以精準匹配教師學習需求,為教師推送有針對性的優質研修資源,方便教師根據實踐中的即時問題自主選學[20]。②基于共同體的協同性研修,即依托教師數字化教學與研修平臺,打造名師工作室、虛擬教研室等數字化學習共同體,并通過對教師教學行為數據、以往培訓學習數據等的綜合分析,智能推薦相關專家和研究者加入共同體,使教師能夠與更多的專家、學者、同行教師進行對話,增強共同體活力,促進教師數字素養集群化發展[21]。③基于數據分析的精準教研,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教師課堂教學視頻數據進行采集、標記、統計,實現對教師數字化教學行為特征和教學能力水平的分析與可視化表征;同時,利用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表征學習過程并評估學生學習成效。基于對全場景學生學習數據的自動采集與建模分析,教師可以更快地發現師生互動規律、協作學習規律、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等。因此,基于數據分析的精準教研支持教師開展基于課堂觀察的教學行為分析和基于學生學習探究的課堂教學改進,促進教師在數字技術支持下快速識別并解決數字化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數字化教學實踐。

4 以大模型為驅動的生成式教學實踐

在以大模型為驅動的生成式教學實踐中,教師數字素養將在人機全流程對話與雙向賦能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反饋和提升。基于大模型的啟發性內容生成、對話情境理解、序列任務執行和程序語言解析等核心能力[22],教師和AI教師助手通過自然對話方式協同開展課程設計、資源制作、課堂教學、學習評價與輔導等教學活動。同時,教師在與AI教師助手進行思想碰撞、批判反思和智慧融合的過程中將不斷對教學實踐進行改進和優化,潛移默化地實現教師人機協同能力和數字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當前,以大模型為驅動的生成式教學實踐主要包括:①大模型賦能教師開展生成式大單元教學設計。利用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多模態內容生成能力,依托豐富的的學科大單元教學設計語料庫和資源庫,訓練生成基于大模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助手,不僅可以智能生成科學系統的大單元教學規劃和創新引領的教學設計方案,還能生成貼合情境的教學課件、思維導圖等內容,在對話與生成的過程中實現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設計能力提升。②大模型賦能教師開展類人對話式教學。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聚合各類數據源構建龐大的知識圖譜,并通過情境式邏輯推理和開放性知識問答等,智能模擬人與人的主動性、啟發性對話互動[23],實現個性化、智慧化、靈活化的對話式教學[24],提高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③大模型賦能教師開展數字化“五育”育人。教師數字素養培養的的實踐目標是推動數字化協同育人[25],大模型能夠為教師開展數字化“五育”育人提供創新實踐方案,賦能教師創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心理健康輔導場景,教師可以利用大模型的尋因式提問、多模態情感識別、共情表達、個性化心理指導等功能,實現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全面預防、精準預警和分層干預,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四 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評價反饋機制

評價是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牛鼻子”。通過人工智能賦能的數智化評價反撥,才能促成教師數字素養“測-評-培”一體化閉環,助力教師數字素養的高效發展和持續提升。目前,教師數字素養評價工具與方式的研發還處于探索階段,缺乏科學有效的測評工具,也缺少測評結果的有效應用,難以支持全面精準的素養評價、研訓決策、資源推送[26]。因此,需要綜合利用大數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探索數字畫像、微能力認證、大模型應用等角度的評價,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反撥效應[27],促進形成“評價-反饋-提升”的動態發展機制,實現以評促培、以評促升。

1 基于數字畫像的伴隨式評價

在人工智能、多模態學習分析等技術的支持下,數字畫像系統能夠伴隨式地采集教師在數字化教學環境中的行為數據、交互數據、生理心理數據等,再結合問卷、知識測試等評價方式,實現對教師數字素養更全面、精準、真實的刻畫和評價應用。基于數字畫像的伴隨式評價具體包括以下步驟:①畫像指標設計。依托《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領域專家、產品專家和一線教研專家多方協同確定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框架,設計教師數字素養各維度的體系化、精細化、可量化畫像指標集合。②多端數據采集與治理。以評價框架作為輸入,通過教師大數據中臺匯聚并動態采集來自多個端應用、全域教學場景的相關原始數據,經數據清洗、歸一化處理等操作,形成基礎數據倉庫。之后,采用人機協同治理方式進行指標的篩選與優化,專家對評價數據指標進行初始分類標注,再訓練指標分類器自動標注新評估指標,直至指標解釋度達標后將優化后的指標匯入指標庫,形成有效可用的指標數據庫。③評價模型構建與呈現。按照畫像指標的計算規則對預處理后的數據進行建模與分析,得出每一個子維度的量化指標數值;通過強化學習算法構建各級維度與綜合分數的計算關系,協同高校專家、學校管理者、一線教師等據此調整指標及其相關權重,在此基礎上構建評價模型;通過一站式可視化平臺,配置評價模型與指標結構,輸出針對教師個體、群體、學校、區域的教師數字素養畫像,可視化呈現評價模型及結果。④精準決策與干預。基于教師數字素養畫像結果,系統能夠為教師推薦所需的培訓資源和數字化教學案例,匹配教師成長導師和伙伴,賦能教師自我精準評估與發展提升;學校管理者也能基于評價結果,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富有層次性的能力提升培訓。

2 基于微能力認證的發展性評價

教師數字素養的微能力認證主要是依托數字檔案技術,通過記錄、采集教師在教學和培訓過程中產生的教學設計、課件、教學成果、學生作品等實踐行為或成果證據,對教師數字素養能力水平進行認證評估[28],促使教師在認證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實現素養導向的發展性評價。基于微能力認證的發展性評價具體包括以下環節:①數字素養微能力框架構建。微能力認證需要對數字素養微能力框架進行定義和描述,明確期望測量的知識、技能和能力。②證據模型設計。微能力認證需要明確哪些實踐行為或成果能作為教師數字素養微能力認證的證據,設計每項微能力對應的證據模型。③場景化任務模型設計。微能力認證需要設計能為教師理解、實踐或創設作品等提供證據的任務模型,并為采集教師實踐證據設計真實場景和任務載體。例如,以大單元、跨學科主題教學的設計、實施、評價等作為典型場景化教學任務,引發教師數字化教學設計的實踐表現及行為結果,最終以輸出的教學設計方案、材料等作為認證數字化教學設計的任務成果。④微能力認證與反饋。教師通過微認證系統提交不同任務情境下積累的任務證據,微認證系統則依據相應的能力認證評分指南,結合這些證據對教師的微能力進行考核、認證,并提供診斷性反饋與建議。

3 基于大模型應用的診斷性評價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復雜語義理解、情境對話多模態識別等功能,大模型教育應用能捕捉、分析和評估人機協同和交互過程中產生的能展現教師數字化意識、知識與技能、應用能力、價值觀等的多模態數據,這為基于情境對話的教師數字素養診斷性評價帶來了新的契機[29]。基于大模型應用的診斷性評價具體包括以下方面:①基于大模型應用的教學成果評價與反饋。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對教師輸入的教學活動設計方案、教學評價設計方案、教研作品等教學成果材料進行快速分析,依據評價規則和標準進行內容編碼與評分,生成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并反饋給教師,助力教師不斷進步。②基于大模型應用的情境認知評價。基于大模型應用,通過角色設定、目標任務、需求說明、風格設定等結構化指令,創建教師數字素養評價助手,并通過關聯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與評價的相關知識庫、情境任務庫、訪談問題庫等數據庫,來訓練、強化評價助手的評價能力。同時,應用虛擬數字人創建教研員虛擬角色,通過情境呈現、問答對話等引導教師回答一系列針對數字素養能力提升的任務情境和問題,分析教師在對話中體現的背景知識、觀點看法、事件認知、態度傾向等,診斷出教師在數字素養各個方面的真實表現,還可通過啟發式對話來引導教師進行歸因分析和自我反思,促進教師數字素養的持續提升。

五 結語

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是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拓展深化,也是推進和落實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了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總體策略、典型場景和評價反饋機制,可為教師數字素養的高質量培養與精準提升提供理論參考。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是一項系統性、漸進式、持續性的工程,需要正確、全面地認識教師數字素養培養與提升所面臨的標準框架落地、環境升級、優質資源建設、智能評價反饋等現實困境。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為解決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此,政產學研相關主體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工具和新方法,加強深度協同聯動,圍繞環境、課程、資源、研訓、評價等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推動教師數字技術水平智能升級,加快教師數字素養的全面提升,促進數字時代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

參考文獻

[1]劉邦奇,聶小林,王士進,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形態重塑:技術框架、能力特征及應用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24,(1):13-20.

[2]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深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全面提升教師隊伍信息化素養和現代化治理水平——2022年教師隊伍數字化建設情況報告[J].中國電化教育,2023,(4):1-6.

[3][29]閆寒冰,余淑珍.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以研訓專業化為底色的數字化實踐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23,(8):115-121.

[4]朱龍,張潔,吳欣熙,等.數字轉型視野下教師數字素養測評:發展動向、場景建構與實踐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24,(2):113-120.

[5]杜巖巖,黃慶雙.何以提升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基于X省和Y省中小學教師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1,(4):62-69.

[6]王佑鎂,楊曉蘭,胡瑋,等.從數字素養到數字能力:概念流變、構成要素與整合模型[J].遠程教育雜志,2013,(3):24-29.

[7]教育部新聞辦.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答問全記錄[OL].

lt;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3/t20240309_2111164931.htmlgt;

[8]中國教育新聞網.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OL].

lt; http://www.jyb.cn/rmtsy1240/zt/jyyzpzt/jyyzpgj/202403/t20240306_2111163226.htmlgt;

[9]教育部.關于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的通知[OL].

lt;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gt;

[10]楊欣.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轉型圖景——ChatGPT究竟對教育意味著什么[J].中國電化教育,2023,(5):1-8、14.

[11]王春生.元素養:信息素養的新定位[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17-21.

[12]但武剛,李玉婷,王海福.高校教師數字素養框架構建與展望[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9):41-53.

[13]劉三女牙,彭晛,沈筱譞,等.數據新要素視域下的智能教育:模型、路徑和挑戰[J].電化教育研究,2021,(9):5-11、19.

[14]戴嶺,祝智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邏輯起點目標指向和行動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3,(7):14-20.

[15]劉邦奇.人工智能賦能課堂變革的核心價值:智慧生成與模式創新[J].開放教育研究,2022,(4):42-49.

[16]李樹培.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教師有哪些發展機遇?[OL].

lt;https://mp.weixin.qq.com/s/-N2lwKtu3TCZ4BBehft6qQgt;

[17]高欣峰,朱慧敏,龐丹書.教育者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策略的國際鏡鑒[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3,(7):38-45.

[18]吳砥,陳敏.教師數字素養: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教師發展重點[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3,(5):4-7.

[19]鐘正,王俊,吳砥,等.教育元宇宙的應用潛力與典型場景探析[J].開放教育研究,2022,(1):17-23.

[20]郝建江,郭炯.技術演進驅動教師素養發展的過程、路徑及內容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2,(7):22-30.

[21]劉洋.AI賦能教師培訓:教育意蘊及實踐向度[J].電化教育研究,2021,(1):64-71.

[22]盧宇,余京蕾,陳鵬鶴,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與展望——以ChatGPT系統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23,(4):24-31、51.

[23]李云曉,李紅,陳選超.人工智能生成式預訓練模型輔助的對話式學習審視[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3,(7):116-124.

[24]宋萑,林敏.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下教師的工作變革:機遇、挑戰與應對[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7):78-90.

[25]荊鵬,呂立杰.基礎教育教師數字素養的理論探索與推進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23,(12):147-152.

[26]胡小勇,李婉怡,周妍妮.教師數字素養培養研究:國際政策、焦點問題與發展策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3,(4):47-56.

[27]楊磊,吳欣歆.教育測評變革的實踐探索:指向問題解決過程的測試工具開發[J].中國教育學刊,2023,(1):52-57.

[28]魏非,祝智庭.面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教師信息化能力建設方略[J].中國教育學刊,2022,(9):13-20.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ies, Scenarios and Evalu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LIU Bang-Qi1,2""" YIN Huan-Huan2

(1. 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China 730000;

2. iFlytek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efei, Anhui, China 230000)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boos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ut also a key path to consolidate the soft power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Under this context, the paper firstly combed the necessary an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ing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cond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hould follow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demand-oriented, standard-leading, scene-landing and evaluation feedback”. Based on this, the typical scenario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re expounded in detail, which included intelligent education environment, digital training courses, diversified research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generative teaching practices. Finally, the evalu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ing digital literacy was discussed from the angles of digital portrait, micro-ability certification and large model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elp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cation.

Keywords: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riven by data intelligence; literacy improvement; literacy evaluation

————————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23年度教育學重大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VGA230012)、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2023年度智能教育開放課題“面向區校的教育信息化治理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iED2023-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邦奇,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西北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區域智慧教育規劃,郵箱為lbq-nj@163.com。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4日

編輯:小米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用“小AI”解決人工智能的“大”煩惱
汽車零部件(2020年3期)2020-03-27 05:30:20
當人工智能遇見再制造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AI人工智能解疑答問
人工智能與就業
IT經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基于人工智能的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
人工智能,來了
數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人工智能來了
學與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99视频全部免费|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成年人国产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91偷拍一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亚洲视频a|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91国语视频|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欧美午夜精品|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69综合网| 国产人人射|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国产青榴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 天堂亚洲网| 国产天天射| 青青久久91|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第一页亚洲|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综合色在线|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日本| 欧美在线三级|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免费在线视频a|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日韩久草视频|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尤物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导航|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亚洲区欧美区| 日韩在线影院|